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9:24:07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範仲淹 《漁家傲秋思》

在中國古代至今,“勒石燕然”一直是遠征戰士收複故土、保家衛國的理想寄托,也是中華民族奉行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力證。

其實,“勒石燕然”是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大将軍窦憲,率軍征戰漠北,出塞三千餘裡,追擊北匈奴,與北單于戰于稽落山,大破之,斬殺名王以下将士一萬三千多人,俘獲馬、牛、羊、駝百餘萬頭,來降者八十一部,前後二十多萬人。于是窦憲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彰顯赫赫戰功。經後世文人的演繹,“勒石燕然”一詞,代表着朝廷大軍征服敵國,安定邊疆的煊赫武功。

雖然此次征戰北匈奴戰役,彰顯了大漢國威。但是當初窦憲發動對北匈奴戰争的初衷,并不在此。

“勒石燕然”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和帝時期。漢和帝登基的時候隻有10歲,由母親窦太後輔政。(相信看過電視劇林心如版《美人心計》都知道這個 “窦漪房”太後了)。當然,曆史上一般女人執政,基本都會依靠兄弟叔侄等外戚鞏固地位,而這個時候,作為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窦憲(窦太後之兄)就出現了。

當時,窦憲與都鄉侯--劉暢争奪權位;可是沒想到窦憲居然派人将劉暢刺殺了,還嫁禍給其他人。可更悲哀的是:事情居然敗露了。窦憲被太後禁閉宮中。為從這場内部政治鬥争中脫身,更為了立功贖罪,窦憲主動請求領兵出擊北匈奴。當然,窦憲請求北擊匈奴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此時曾經強悍一時,威脅漢朝數百年的匈奴人,經過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等艱苦卓絕的征戰,匈奴早已經分崩離析,分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部分。南匈奴早在西漢就已經歸附漢朝,遷入内地與漢人和睦共處;北匈奴也遠離漢疆,很少與漢朝接觸沖突了。面對如此虛弱的對手,窦憲集合精銳之師,自然沒有不勝的道理。此時攻擊北匈奴,其作用誰也說不清有沒有必要;當然,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我覺得作用就不是很大了;但是對于世界史來說,那個意義就影響巨大了。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1

匈奴西遷圖(一)

因為北匈奴大敗以後,全族向西遷徙,可以說是直接改變了歐洲的民族構成,導緻歐洲民族大遷徙,并且創造出了至少3個新民族;即匈牙利人、斯拉夫人和俄羅斯人。強悍的匈奴向西遷徙,首先征服了“阿蘭國”地區(相當于今天的烏茲别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區域);然後擴張到俄羅斯地區,和北歐人融合成了俄羅斯人;随後,繼續向西,進入了中東地區,匈牙利人就是這個時候形成的;然後一路西征,占領了日耳曼人的居住地,把日耳曼人驅趕進入羅馬地盤,日耳曼人汪達爾部被迫進入西班牙,然後又進入北非。日耳曼人又進一步壓縮凱爾特人地盤,最終把凱爾特人驅趕到英倫島。日耳曼人大批湧入羅馬,擠壓着羅馬人的生存空間,最終甚至導緻了存在一千多年的西羅馬帝國滅亡。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2

匈奴西遷圖(二)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3

匈奴遷徙路線

匈奴西遷,也使如今的阿拉伯人迅速崛起。匈奴對東西羅馬帝國、西亞波斯的沖擊使得亞洲出現權力真空,導緻阿拉伯人崛起。歐洲的文明曆程,正是北匈奴的西遷,一步一步壓迫着歐洲土著民族一層壓一層地向西推進。歐洲的文明曆程也正因為有了來自東方的這支強悍而野蠻的民族,使得歐洲文明列車呈現出不一樣的方向。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4

抗擊匈奴騎兵

所以說,無論是中國的曆史,還是世界史,很大程度上也因為窦憲的這個僅僅是為了立功贖罪、趁機擴大窦家在軍隊勢力的輕狂舉動而發生了一系列改變,甚至間接導緻一個曾經赫赫威名的西羅馬帝國,頃刻間覆亡。

就這樣,窦憲“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集漢朝精銳之師,征讨羸弱之軍,大獲全勝,得意間,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成就了被收錄于《後漢書》和《昭明文選》之中,被曆代文人推崇和書寫,刻于外蒙古共和國杭愛山上的《燕然山銘》。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5

“燕然山”——今蒙古共和國-杭愛山(入口)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6

“燕然山”——今蒙古共和國-杭愛山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7

大名鼎鼎的《燕然山銘》

曆史上最意難平的古詩(從一首古詩漫說)8

時至今日,《燕然山銘》依然隐約可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