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微聚廬江”可訂閱哦!
薤 白
春回大地,草葉茂長,蔥綠的小野蒜兒也蹿出土層,與百草競榮。它們或是成片地簇擁在坡地河畔,或是成叢地散落在田間地頭,在春風中搖曳一抹綠意。
野蒜不似荠菜、馬蘭頭等野菜兒難覓,修長苗條的身影極易被童年的目光發現,往往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可挖回滿滿的一籃。回家,母親将蒜苗間的枯葉草枝揀去,在塘中洗盡泥土,再用井水一浸,一把把小野蒜兒葉綠根白,煞是水靈。
野蒜鹽在壇中,是做小菜吃的。吃稀飯時,從壇中掏一把,起胃口兒。特愛吃母親在飯鍋裡蒸的鹽野蒜兒,淋上幾滴麻油,特别的香。
後來偶讀白居易的詩句:“望黍作冬酒,留薤為春菜。荒村百物無,待此養衰瘵。”才知,古人稱野蒜為薤。查資料,野蒜又名薤白、小根蒜、山蒜、蕌頭、菜芝等。我最喜愛的稱呼,當是“薤白”,似乎與那白白嫩嫩、晶瑩圓潤的野蒜頭兒十分的契合。
“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詩中得知,原來古人也是就野蒜喝稀飯呢。
幼時挖野菜,經常是鄰家一位稍大兩歲的姐姐領着我們幾個伢子挖。在我眼裡,野蒜,像極鄉下人家的女娃兒,清清秀秀的,穿着洗白了的碎花衣衫,行走在壟上。薤白薤白,讀着這樣的稱呼,那童年的回憶便有點詩意的味道。
“盈筐承露薤,不待緻書求。束比青刍色,圓齊玉箸頭。”杜甫的詩中不但對小野蒜兒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述,說它的莖葉翠如青草,根莖仿佛玉筷頭般的圓潤潔白。還說那帶露的薤白在他隐居的茅舍邊随手可得,不必緻書向人求。
記得十幾年前,我居住的樓房對面有一條河流和一片養魚塘,春暖花開的日子,一家三口散步時,曾在河邊及糖埂上發現叢叢簇簇的野蒜。那是我記憶中最後一次挖野蒜。之後,城市的快速發展,那片河塘地早被開發成了市場和小區,想在這蔥茏的春天裡吃到那土生土長的野蒜兒,還真的要“緻書求”呢。
那天在超市裡轉悠,偶然發現架上的玻璃瓶裡裝着玉粒般的小蒜子兒,拿起一看,瓶上标着“野薤”字樣。天啦,這不就是我喜愛的薤白嗎?買回家,急急地打開一嘗,甜不啦叽酸不溜秋的,沒一點“野”味兒,真是失望之至。後來知道,這小野蒜兒也有大棚養植了,怪不得失了風吹日曬雨打露潤的鄉野氣息呢。
“衰年關鬲冷,味暖并無憂。” 野蒜,性味辛辣,具有行氣導滞、通陽散結的功效。在這個春天裡,早早緻書鄉下,渴盼着鄉人給我送來一壇小野蒜兒,解一解腹中的“相思”,暖一暖鄉情的“關鬲”,順一順久居都市的“滞結”。
還有這些美文值得欣賞
覺得不錯,文後賞個ZAN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