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筆記本廠商,都會在發布會上擺出很多漂亮的數據,比如性能提升百分之多少,銷量達到多少萬台等等。其中很多硬性參數是消費者可以進行基本判斷的,比如根據處理器的型号就可以大緻判斷性能強弱。但有一項數據一直模棱兩可,消費者把廠商宣傳當作吹噓,但也不知道準确的數據是多少,這項數據就是續航。
宣傳都有誇大的成分
筆記本廠商在發布産品的時候,總會對外宣傳自家産品續航達到10小時以上,有些甚至達到20多個小時,如果底氣足一點的廠商還會說出續航成績是用什麼軟件測出來的,或者哪種使用環境可以達到這個成績。那麼廠商宣傳的續航成績真實嗎?對于消費者有無參考意義。
廠商并沒有公布續航測試細節
筆者也對這款産品進行了續航測試,同樣也是播放1080P視頻,設定的測試環境貼近實際:室溫20°、電源模式為标準、屏幕200nits亮度(150nits偏暗)、視頻碼率為8Mbps(100分鐘視頻體積約為6GB)、播放軟件Potplayer默認設置 硬解、音量為75%并使用耳機、連接WiFi、後台挂微信和QQ,最終這款産品續航時間為8小時20分鐘。
廠商宣傳的續航成績确實是實測出來的,是真實的,但測試環境并沒有對外公布,與正常使用狀況下的續航成績有比較大的出入,對比之後猜測可能在某些方面進行了特殊設置。所以說雖然廠商公布的成績是真實的,但參考意義并不大,并不能直觀反映筆記本的真實續航能力。
如何判斷輕薄本的續航能力如果廠商宣傳的續航成績沒有參考價值,那麼現如今輕薄本的續航能力到底該怎麼判斷,大部分産品的續航時間是多少呢?影響輕薄本續航的因素有很多,但決定輕薄本續航能力的大緻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電池容量,這個起到決定性作用;另一個是廠商設定的控制機制,這個起到輔助性作用。
一款輕薄本的電池容量,基本決定了這款産品的實際續航能力,電池容量越大,續航能力越佳,這個觀點符合絕大多數産品。在第七代酷睿時代,電池容量與續航能力呈現一定的正比例關系。我們用來測試續航的軟件為PCMark 8,模式為Work Accelerated(以Office辦公、網頁浏覽、視頻聊天為主要測試内容)。其比例關系大緻為:10Wh電池容量可以維持1小時使用。
電池容量決定續航能力
專門提到第七代酷睿,是因為數據庫中搭載第八代酷睿的輕薄本的續航成績偏少,所以是否符合以上比例關系還需要更多的數據。不過以目前已有的數據來看,正比例關系依舊存在,隻不過每10Wh能夠維持的時間可能稍有變化。
所以在無法判斷一款産品續航能力時,查看電池容量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多數輕薄本電池容量在50Wh-60Wh之間,這些輕薄本都能夠提供超過5小時的續航時間(PCMark 8測試數據,下同),50Wh的輕薄本續航大約在5小時以上,接近60Wh的輕薄本續航能力在6.5小時以上。電池容量在40Wh以下的輕薄本,續航能力大約在4.5小時以下。
不過,随着筆記本廠商越來越重視續航,再加上第八代酷睿的普及,也出現了低電池容量有着高續航成績的例子。除了工藝制程的進步,廠商的優化也起到一定作用。
于其說優化,不如說取舍,這一點做的比較明顯的品牌是ThinkPad。ThinkPad産品在控制機制方面非常嚴格,由于是商務筆記本,所以性能方面并沒有放的太開。無論是拷機測試還是理論性能測試,ThinkPad産品總是表現出“為了溫度和續航放棄性能”的架勢。這種取舍在商務筆記本上是合情合理的。
ThinkPad産品拷機時出現階段性降頻現象
所以判斷輕薄本續航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查看電池容量和PCMark 8成績,再配合PCMark 8成績對于廠商的控制機制傾向進行一定了解。這樣雖然無法得到準确的答案,但能夠做到橫向對比,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探究測試續航的合理方式筆者曾經認為目前使用PCMark 8測試續航存在着一個漏洞,那就是亮度。在以往的測試中,我們經常将亮度設置為75%,但考慮到不同産品的最高亮度不同,75%對應的亮度值也不同。所以這樣測試下來對于亮度比較高的輕薄本不利。我們需要規定測試亮度。
但遇到一個問題,目前操作系統中并沒有提供精确到nits的亮度調節方式。比如Windows 10系統,其僅提供了間隔為25%的調節檔,想要進行1%的調節,需要進入控制面闆的電源選項或調出Windows移動中心,操作稍顯麻煩。而且筆者發現,Windows 10的亮度調節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對等關系,即亮度300nits的屏幕,其75%亮度并非是225nits。也就是說,屏幕亮度與Windows 10的亮度百分比的對應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特殊算法進行轉換。
PCMark 8成績對于更适合進行橫向對比
我們可以通過專業儀器對亮度進行調整,精确至nits,但對于多數用戶而言,或許隻有0%、25%、50%、75%和100%五檔亮度可選。所以,對于橫向對比,規定測試亮度有意義,但對于用戶而言,規定亮度幾乎沒有意義。
如果再聯系到實際使用情況的話,我們會發現PCMark 8的測試方法為連續測試,雖然測試過程中涉及的項目比較全面,但很少有用戶會進行不間斷的連續使用,更多的情況下,在整個使用過程中,用戶會經常停下來,輕薄本在整個過程中有很多“喘息機會”。所以PCMark 8成績可以視為橫向對比數據,但很難為實際應用提供參考。
筆者的想法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加權關系。而且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在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後電量剩餘多少,而不是一款輕薄本續航能達到多少小時。因為每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時間是可以提前預知的,所以單一場景下所耗電量是可以預判的,将所有場景耗電量相加就可以得出總耗電量。相反,續航達到多少小時隻是對單一場景的支持,多場景下意義不大。
在這個關系中,我們需要一個基準數據,這個基準數據就是PCMark 8成績。基準數據與不同場景之間有對應關系,由這個關系可以得出某一場景下單位小時的耗電量。
舉個例子,假如PCMark 8成績與開會、高鐵出行、Office辦公的對應關系分别為2倍、1.25倍和1.5倍。那麼如果小明明天有這樣的安排:2小時開會,3小時高鐵,2小時Office辦公。那麼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時間安排,大緻推算出一台輕薄本在經過這一系列操作之後的剩餘電量。假如這台輕薄本PCMark 8成績為4小時,那麼其開會耗電25%,高鐵耗電60%,Office辦公耗電33.4%,綜合耗電118.4%,也就是說,PCMark 8成績為4小時的輕薄本無法滿足小明的需求。
耗電量計算方法
但如果換作PCMark 8成績為6小時的輕薄本,那麼小明開會耗電16.6%,高鐵耗電39.9%,Office辦公耗電22.2%,綜合耗電78.4%,剩餘21.6%電量。那麼小明應該選擇PCMark 8成績為6小時的輕薄本。
以上隻是一個例子,其中PCMark 8成績與各場景的對應關系還需要更多的數據進行模拟。隻要其中的對應關系能夠以公式進行換算,那麼僅僅需要PCMark 8成績,通過這樣一個數學模型,用戶結合自己的時間安排,就可以計算出一款輕薄本是否滿足自己對于續航的需求。或許這樣對于用戶而言才最具有現實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