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與朋友探讨命運的“變”與“不變”總要費很多口舌,其實關于這樣的争論從古到今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易”思想建立起來的儒家強調人的努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這種思想的體現。“修身”即對自我約束、發揮潛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體現價值,達到目标。隻有注重人的自身修養,才會創造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這種思想一直延續着,這種東西不僅是哲學,更是一種精神,鼓舞我們前進,偶讀楊绛先生的《命與天命》的短文,僅用簡單的幾筆,給我們一個領悟“命”的機緣:
人的命如一粒種子,會有自己的基因特點,一樣的種子,也許成為一棵參天大樹,也許從沒有發過芽,為什麼?你考慮過環境、人和、個人的努力嗎?對于“命”的诠釋,常常是界定君子與小人的标志,同時又是決定君子之為君子的本質特征,我們常常發現古人的君子是在敬畏天命的前提下,從不放棄自己的努力。
從命來看,主要是從先天的禀賦到後天的際遇一直到生命的終結。從天命來看,實際上是将人作為能夠自我選擇、自我定向的精神實體來對待的。
易之天、地、人三才,把人作為宇宙的中心。先哲研究“易”目的就是——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的産生是為人服務的,同樣易學探究應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我們抱什麼心态、以怎樣的思維方式來度人生,就決定了我們是否與自然和諧,也就決定了我們人生的結果。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均體現對自然的認識,然後是在利用規律,并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在儒者心裡,規律可以認知,同樣可以改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