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解鎖手機?◎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指紋和虹膜掃描這樣的生物認證過去總是會出現在影片中但這些技術的使用範圍早已擴大,指紋驗證和面部識别已在智能手機上司空見慣現在,生物識别安全工具包又增添了新的選項:呼吸據《化學通訊》雜志22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日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嗅覺傳感器,能夠通過分析呼吸中的化合物來識别個體,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解鎖手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指紋和虹膜掃描這樣的生物認證過去總是會出現在影片中。但這些技術的使用範圍早已擴大,指紋驗證和面部識别已在智能手機上司空見慣。現在,生物識别安全工具包又增添了新的選項:呼吸。據《化學通訊》雜志22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日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嗅覺傳感器,能夠通過分析呼吸中的化合物來識别個體。
與機器學習相結合,這種由16通道傳感器陣列構建的“人造鼻”能夠對多達20個人進行身份驗證,平均準确率超過97%。
在這個信息和技術的時代,生物識别認證是保護寶貴資産的重要方式。從常見的指紋、掌紋、聲音和面部識别,到不太常見的耳朵和手指靜脈,機器可使用各種生物識别方法來識别一個人。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些技術依賴于每個人的身體獨特性,但它們并不是萬無一失的。身體特征可能會被複制,甚至會因受傷而受損。人類氣味則成為一種新的生物識别技術,使用個人獨特的化學成分來确認“你是誰”。
其中一個目标是經皮氣體——從皮膚産生的化合物。然而,這些方法有其局限性,因為皮膚産生的揮發性化合物濃度不足以讓機器檢測到。因此,研究小組轉而研究是否可用人類的呼吸來代替。皮膚中揮發性化合物的濃度可能低至萬億分之幾,而呼出的化合物濃度可高達百萬分之幾。
研究小組從分析受試者的呼吸開始,觀察哪些化合物可用于生物識别認證。研究人員發現共有28種化合物是可行的選擇。在此基礎上,他們開發了一個有16個通道的嗅覺傳感器陣列,每個通道都可識别特定範圍的化合物。傳感器數據随後被傳遞到機器學習系統中,以分析每個人的呼吸組成,并開發用于區分個人的特征。
研究人員用6個人的呼吸樣本對該系統進行了測試,發現它可識别個人,平均準确率為97.8%。即使樣本量增加到20人,這種高水平的準确性仍然保持不變。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項技術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之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此次研究中,他們要求受試者在測試前6小時禁食。下一步,他們将改進該技術,使之不受飲食的影響。目前的研究表明,增加更多傳感器和收集更多數據可克服這一障礙。
也許在不久的将來
就能見到滿大街對着手機“吹氣”的景象了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