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奧萊廣場,是一個房地産品牌投資興建的。從中州大道沿鄭開大道,瓦到他家的停車場,29公裡。看碩大的藍色路牌顯示,距離開封還隻剩下了20公裡,餘心裡暗道:擦哦,咋鎮球遠乎。
不知道他家的房子,能賣多少錢一平方。這段鄭州的房價瘋了,原本賣不動的熬糟爛樓盤,也總能被一搶而空。身邊朋友見面都說,瓦哥瓦哥,怼套兩室一廳當投資吧?
炒韭菜啊炒韭菜----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他變化快。原本均價剛一萬,瞬間就往兩萬竄。你有閑錢你就買,還貸壓力靠邊站。指望明年翻一番,誰幹實體誰傻蛋。
奧特萊斯(Outlets)最早誕生于美國,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曆史。Outlets最早就是"工廠直銷店"專門處理工廠尾貨。後來逐漸彙集,慢慢形成類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購物中心,并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零售業态。雖然Factory Outlet這種業态在美國已有100年的曆史,但真正有規模的發展是從1970年左右開始的。
上面是百度。本人有點兒老閘,歐美木有去過。最早逛奧萊,是逛北京的燕莎奧萊。記得那時候一雙原價1399塊錢的愛步休閑鞋,折後賣599塊。原價2000多的金利來休閑外套,800多可豆買住了。
木錯,就是金利來。當年穿上也覺住些牙些排場。
鄭州以前引進過奧萊的概念店,在東區的寶龍廣場。但坐實開業後的終端,像個亂七八糟的大地攤兒,沒有啥楞正品牌進駐,很快就黃了。
今天來逛,覺得真正的大牌也就是古奇、阿瑪尼、範思哲、麥絲瑪拉(還木開門哩),還有MK、ecco、UGG、GANT、PORTS、ONLY、JORYA 、Marisfrolg、EP、施華洛世奇、精工、順美、威克多、金利來、鄂爾多斯......
品牌沒有順序,這叫亂寫一氣。奧萊注定不是一個有錢人來消費的地方,抱着打折心态來購物的人,大多數是如你我般的工薪階層。油唧唧的鞋,有五折的。甘特的衣服,六折的可多。這應該就是奧萊存在的重要意義吧。
二樓有飯店,生意都不錯。土大力、魚樂、丸龜制面、宋城開封名小吃。有餐飲圈朋友給我說,15号開業當天,丸龜制面的單日營業額,達到了驚人的七萬元。這實在是把我驚了一嘯,幸虧開業當天沒有來瞎逛,要不非傻眼不中。
吃了一碗丸龜制面的咖喱烏冬,大碗的28一碗。來自日本的這種照着熱幹面浴一嘯的做法,注定了烏冬面口感的溫吞平庸。這讓吃滾燙燴面長大的我們,覺得也就是偶爾來嘗試一下去火。哪怕他家湯體的适宜溫度,對食道健康是有益處的。
二樓的精工表,我連他家的門都沒有進,因為我知道,内中不可能有我喜歡的GS表款。
奧萊在東西向的鄭開大道和那個南北向的房地産項目交彙處的東北角。出廣場南大門就是個綠化環島,向右往西,然後左拐往南走到南北路上,再向西右拐回鄭州。
看着前車停住,我突然迷瞪過來,卧槽!這是逆行道啊。眼見鄭開大道路南向北的車輛在等變燈。我趕快左轉,又沿奧萊綠化環島回到了他家的大門,繼續向前,走到路口右轉,想着前方應該有掉頭向南的路口。
又一個卧槽擋在面前---往北竟然是個斷頭路。
我隻好回到老地方,我隻好逆行橫穿馬路來到南北路的西側,走最西車道,右轉進入鄭開大道。
逛完奧萊出來回鄭州,隻能逆行違章才能走到鄭開大道上?這種線路,是哪個暈孫設計的?請您站出來,回答一嘯我們的困惑吧。
這正是:
蛋孫年年有,今年份外多。
不是老閘皮,咋會醬設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