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新時期美術教育與‘館校共建’交流活動”在莞城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該活動由教育部國家美術課程标準研制組、中國美術教育雜志社、廣東教育學會美術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美術教育界、美術館界的專家,全國各地的美術教師代表400餘人參加。
東莞市教育局副局長何炳基、莞城街道黨委副書記張彤飚、莞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浩榮等出席活動。
此次交流活動将持續兩天,與會專家和教師們将圍繞新時期美術教育發展,通過主題發言、經驗交流、美術課堂現場展示、參觀美術教育成果展等形式,集中探讨基礎美術教育“館校共建”的創新模式和方法,對東莞美術教育的創新成果進行論證。
創新實施“兩館一廳”美育特色實踐課程項目
據了解,近年來,莞城深抓教育事業和文化建設的融合發展,通過整合利用轄區及周邊豐富的公共文化資源,深入開展創新美育教學形式的實踐與研究,在制度創新、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區域發展經驗,将美術打造成了莞城教育最具品牌價值的學科之一。
在此次交流活動中,莞城的一些創新做法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和肯定。比如2018年,莞城在對多個“館校合作”項目進行整合升級的基礎上,創新實施了“兩館一廳”美育特色實踐課程項目,由所有學校與轄區及周邊文化場館、文化團隊合作,定制開發綜合性、序列性、實踐性的美育特色實踐課程體系,讓莞城1.4萬小學生“在美術館上美術課、在博物館上文博課、在音樂廳上音樂課”,創新理念與實踐被評價為全國首例。
同時,在“美育優先”“内涵發展”的教育背景下,莞城緻力推行“校校有特色,師師有品牌,生生展特長”的美術教育理念。各學校通過課題研究,夯實美術教育的理論基礎,基于本校辦學理念,搭建美術特色課程體系,創編美術教育校本教材,使得美術教育在各個學校實現了特色發展,打造出了相對成熟的美育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轄區各學校既有兒童水墨、版畫藏書票、莞草公益等傳統美術門類,也有繪本創作、創意浮雕、彩泥藝術、立體紙雕等創意美術項目,美術教育呈現出百花齊放、争奇鬥豔、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
莞城美術教育成果展同時舉行
活動期間,“2018莞城美術教育成果展”也同時在莞城美術館開展,該成果展集聚了莞城八所小學、兩所幼兒園共同展出的學生美術作品。
去年,首屆莞城美術教育成果展在莞城美術館開展,由學校師生自己布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大美之境。展覽期間,成為了很多市民的打卡聖地,吸引觀展群衆兩萬多人次,打破了莞城美術館的觀展記錄,成就了一場特殊的文化事件。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展覽增加了兩所幼兒園的美術特色成果,展出作品更多,藝術形式更豐富,師生們的布展更加精緻。莞城美術館館長謝鈞介紹,師生們的創造力強大,本次成果展既是去年的還原,又是創建創造,大手筆,大制作,還有新面孔。
【見習記者】劉遠忠
【作者】 劉遠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号~東莞市~教育莞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