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官方媒體報道,1999--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從16.2萬人降至6萬人,年均下降4.8%;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占比從45.4%降至21.3%,這說明殺人、搶劫、重傷害等暴力犯罪已不再是刑事犯罪的主流。與此同時,新類型犯罪增多,“醉駕”取代盜竊成為刑事追訴第一犯罪。
本文讨論的問題是:為什麼罪駕能代替盜竊等傳統的犯罪行為,成為我國數量最多的犯罪呢?
第一,我們先來看醉駕的标準是什麼呢?根據我國《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阈值與檢驗标準》及《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的通知》規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即屬于醉酒駕車。
這是國家的統一的标準,事實上,在執法過程中,各地掌握的标準不盡相同,而且,測量的儀器及測量的情形不同,也會有偏差,對有些人來說,可能飲用1-2瓶啤酒,或1-2小杯杯酒,就會達到或超過上述數據。正因為如此,一些專家、學者也在呼籲,提高罪駕的入刑标準,更加嚴格的限定犯罪情形,在保證道路公共秩序安全和民衆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入刑人數。
第二,從我國機動車及汽車數量高,非常龐大。根據公安部的統計,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同比增加114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
試想,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下,一些駕駛人員,明知道酒後駕駛是違法犯罪行為,但心存僥幸,依然酒後駕駛,導緻酒駕入罪人員的數量增加的比較快。
第三,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尤其是移動支付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微信、支付寶、銀聯等各種支付手段,應用十分廣泛,從繁華的城市到偏僻的鄉村,甚至鄉村集市上的人員,都在使用移動互聯網支付,這就導緻人們攜帶現金的數量大大減少。在這種情況下,過去的“盜竊錢财”的行為大大減少,或者說,過去偷盜錢财的行為,已經難以事實。
與此同時,各種的網絡監控手段日益加強。無論是道路、酒店、小區還是住宅,各種的網上監控嚴密,任何人進入這些區域,要麼有自動記錄,要麼進行報警,在這種情況下,過去一些盜賊的行為,得到更大的遏制,甚至是無法進行。
從上述幾個角度講,盜竊罪等急劇下降,而罪駕則急劇上升。這看似偶然的背後,有其必然的問題。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發表你的精彩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