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14:17

三國是我國古代史當中一段十分受關注的時期,得益于許多文藝作品的"二次創作",不少當時的人物和故事直到如今依然被人們所熟知和津津樂道。在影響力極大的名著《三國演義》中,名将關羽幾乎被作者神化,從曆史上的一員猛将變為了小說中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完美人物。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為何都說關羽失荊州)1

因為小說裡的刻意美化,關羽因大意丢失自己負責鎮守的荊州并兵敗身亡的事件一直讓崇拜他的人們感到遺憾和惋惜。實際上,關羽失荊州一事造成的惡劣影響遠遠不僅是讓蜀漢政權失去了一員猛将,還直接導緻了其原本宏圖大志的破滅。那麼,關羽失荊州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建安十三年(208),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上擊敗了遭受瘟疫襲擾的曹操大軍,逼得後者被迫撤軍。解除了眼前的危機後,原本合作無間的聯軍開始各自為戰,當時還沒有立足之地的劉備選擇了加快行軍拿下荊南,而已經背靠江東的孫權則希望向西、北兩個方向擴張。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為何都說關羽失荊州)2

為了防止和孫權撕破臉皮,劉備一度向孫權承諾拿下益州後就放棄荊州,但成功奪取了益州後,他又堅持不将荊州歸還。另一方面,受命鎮守荊州的名将關羽為人心高氣傲,和孫吳的關系搞得很僵。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方悍然撕毀盟約發動了偷襲,将關羽擒獲并殺死,奪回了劉備手中那部分荊州。

直觀來說,被奪取一州之地對于劉備的損失自然就是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口、資源等了。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率領荊州兵馬北上讨伐曹操,僅僅靠着自己轄下的部隊就一路勢如破竹,打得曹操準備遷都以避鋒芒,被史書稱作是"威震華夏"。由此可見,劉備所占有的盡管隻是荊州的一部分,但卻同樣實力不容小觑。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為何都說關羽失荊州)3

另一方面,荊州是三國時期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三國陣營當中許多傑出人才都是出身于此,占據荊州,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招攬到轄地内部的人才,而失去荊州,自然也就意味着嚴重的人才流失。失去了荊州這一優良兵源地、人才搖籃、經濟發達地區、礦産資源所在地,蜀漢蒙受的損失不言而喻。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為何都說關羽失荊州)4

從戰略角度來說,蜀漢失去荊州就意味着"隆中對"的破産。當年,還在寄人籬下的劉備拜訪隐居隆中的諸葛亮,在草廬當中被告知了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方向,即所謂的"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通俗點來說,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發展方向就是先占據荊州、益州二地,随後等到時機成熟便兩地同時出兵,讨伐占據中原的曹魏。

客觀來說,曹操所占據的北方作為開發更早的地區,其經濟水平、人口數量都是遠遠大于荊州、益州總和的。不過,從關羽僅率荊州兵馬就震動中原來看,如果蜀漢果真能夠做到荊、益兩個方向同時出兵,那麼确實是有機會破開當時不利于蜀漢的局面的。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為何都說關羽失荊州)5

然而,諸葛亮的構想是建立在蜀漢同時占據荊、益的基礎之上,當劉備隻擁有部分荊州之時,完成原定計劃的把握就已經減少了。等到關羽失荊州後,可以說隆中對更是完全破産,畢竟僅靠一個偏僻的益州,要防範曹魏、孫吳的進攻已經尚且困難,更不要說反攻出去,完成克複漢室、統一天下的願望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荊州的失去對于蜀漢的士氣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在亂世當中,願意追随劉備者其實不少都懷揣着複興漢室的理想,而他們之所以團結在劉備身邊,一是因為他身為皇室宗親,且以仁德之名廣受贊譽,二便是因為蜀漢政權四處颠沛流離,但始終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和不算灰暗的前景。如今,蜀漢政權所依仗的荊州慘遭剝奪,這無疑對于政權内部的凝聚力、信心是一次嚴重的打擊。

關羽失荊州對于蜀國的影響(為何都說關羽失荊州)6

最後,荊州被奪後蜀漢的外交環境一時間變得十分危險。一方面,曹魏一直以來都被蜀漢作為複興漢室的最大阻礙,雙方關系幾乎不死不休;另一方面,東吳剛剛做出了撕毀盟約對蜀開戰的行為,雙方之間很難回到最初的樣子,共同為打倒曹魏而奮鬥。鑒于這種情況,蜀漢甚至有可能被曹魏、孫吳聯手消滅掉,這樣的威脅不可謂不大。

綜上可見,荊州的失去對于蜀漢政權而言不僅僅是實力上遭到了直截了當的削弱,還意味着一直以來奮鬥的目标變得更加遙不可及、好不容易凝聚的人心面臨渙散的風險,以及可能受到曹魏、孫吳的圍攻。這樣看來,關羽失荊州的背後确實暗流湧動、意義重大,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