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以果實皮紅象一團火在燃燒,得名火龍果,也有人稱之仙人果、吉祥果。
火龍果不僅是水果,也是一種觀賞型的花卉,可以盤栽在陽台。
白肉與紅肉的火龍果
火龍果的花朵尾梢有點長,足有30厘米以上,可以用為蜜源供蜜蜂采蜜授粉,也可以曬幹了煲湯喝,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火龍果花可以曬幹煲湯。
大家知道,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還能抑制癡呆症的發生,在葡萄皮、紅甜菜等有顔色的果蔬中都含有,但以火龍果紅果肉中含量最高。
因為這麼多好處,最近十年來,廣西的火龍果從無到有,面積從小到大,品質從劣到優,成了全國火龍果生産第一大省區。
2017年,廣西火龍果種植面積22.9萬畝,産量23.2萬噸,2013年以來5年時間裡,面積、産量均增加了2倍多,成為全國最大的火龍果産區。
廣西都安:瑤鄉火龍果金秋豐收上市
廣西都安:瑤鄉火龍果金秋豐收上市
近年來,廣西出産的火龍果單果重超過1斤的一級标準果,平均平均地頭收購價在4-5元1斤,最高時每斤收購價超過了每斤10元以上。桂農通認為,廣西的火龍果第一大省區,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原因之一:氣候環境不是最适宜,但一定是很适宜。火龍果是熱帶水果,其對土質要求不高,不論平地、山坡、砂石地等均可種植,但耐旱、耐高溫、喜光,一般為大田露地種植,離不開太陽。
火龍果最适宜的生長溫度為25-35°C,溫度太低或太高都無法正常生長。
廣西山區農民種植火龍果助脫貧
當溫度低于10°C或高于38°C時,火龍果的植株就會停止生長,自我保護進入休眠狀态。
火龍果在25-28°C的環境下,從開花至果實成熟隻需30天左右,而15-25°C則需要40天,當低于15°C将需要更長時間,甚至無法成熟。
如果溫度低至5°C以下,火龍果的幼芽、嫩枝就有可能出現凍害、凍傷,低到0°C以下植株會基本被凍死。
田野挂滿“山果果” 金秋采摘樂豐收
這樣的要求條件下,我國的火龍果最适宜區應該是海南省。廣西約有一半的地區适宜種植火龍果,主要集中在桂南、桂中的南甯、崇左、欽州、玉米、貴港一帶。這些地方種出的火龍果,才會有比較理想的産量。
原因之二:世界在變換,廣西火龍果品種也在不斷優化調整。大家知道,火龍果品種共有三個,一是紅皮白肉,二是紅皮紅肉,三是黃皮白肉。目前以紅皮紅肉種得最多,也最好賣!
火龍果新品種層次不窮
最初引進廣西種植的火龍果,其實大多是紅皮白肉的品種。随着市場的變化,紅肉品種無論從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或賣價方面,都要比白肉品種要好得多。
因此,廣西規模果園中80%以上都種植的是紅皮紅肉且自花授粉品種。而最近兩三年擴大新種的果園,都是大果的紅皮紅肉新品種了。據說,也有果農開始少量引種黃皮白肉的品種了。
在市場上火龍果
據了解,廣西培育并經過審定的火龍果品種越來越多,比較有名的如桂紅龍1号、美龍1号、美龍2号、金都1号、桂熱1号和嫦娥1号等。
這些桂字号特色的火龍果,都屬于紅皮紅肉并且能自授粉的品種,對比之前需要人工授粉的品種,品質、産量、等級及成本對比又更勝一疇。
原因之三:不斷探索創新,廣西的火龍果栽培技術基本成熟
傳統的柱式種植
火龍果,是一種大投入大産出的水果品種。種植火龍果,是一種藤狀植株的水果,需要攀爬才能更好生長結果。想種好火龍果,投資最大的主要是設施!
火龍果種植投資雖大,但種起來相當算是簡單的,而且植株生長旺盛,免耕作,管理修剪容易,果實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去了套袋的麻煩與成本。
火龍果當年種植可以當年就有收成,一般種後7-8個月就可開花結果,到了第三年就進入了盛産期,一次投入就可以多年有受益。
火龍果花開
在廣西南甯,這裡的氣候溫度,決定了火龍果在每年的6月~12月都可以開花結果,比别的地方稍遲一點,每年約有7-8批果采收。
大約十年前,廣西果農剛引進火龍果時,采取的是傳統的柱式栽培,即是水泥單柱加舊輪胎,在柱的周圍種下火龍果苗,讓其沿着柱向上生長,再通過柱頂的輪胎向外發散開花結果。
按每畝100個柱、每柱3-4株計算,柱式栽培每畝可種300-400株左右,畝産量約為2000-3000斤。
南甯市隆安縣那桐鎮金穗公司火龍果基地
經過不斷探索,外出取經學習,廣西的果農探索出了水泥柱拉鐵絲的聯排式高度密植高産栽培技術。
後來又從單聯排發展到了雙聯排模式,種植密度更大,空間利用率更高,産量當然也更高了。
采取雙聯排種植模式,每畝可種火龍果多達1700-2000株,按每株年産5-8個果、每個果300-600克計,每畝年産量可望達10000斤以上!
目前,廣西火龍果采取聯排方式種植的果園估計已有近一半,而老果園的泥柱加舊輪胎的種植模式已經逐步改造過來。
還有火龍果的夜間補光增産技術,在廣西一些大果園得到應用。通過挂設在果枝頭頂的LED燈,到了夜間便開燈補光,可以讓火龍果提前及延期上市。
黃皮白肉火龍果
廣西南甯火龍果基地夜間催花補光豔驚世人
原因之四:龍頭企業帶動有力,産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近年來,廣西火龍果快速發展,除了氣候環境、品種與技術優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資本的加速進入,規模化标準化果園的帶動。
據廣西水果總站、特色水果(火龍果)創新團隊初步統計,到2017年底,廣西共有火龍果100畝以上的果園167個,其中含超過1000畝的大果園16個。
從當前的種植趨向來看,2018年估計全廣西的百畝級火龍果規模果園将突破200大關。
廣西南甯火龍果基地夜間催花補光豔驚世人
據調查,這些标準化的規模果園裡中,水電路以及水肥一體化設施比較齊全,火龍果種植水平比較高,投資普遍每畝都在3萬元左右。如此看來,火龍果算是一個大投入大産出的産業了。
在這批100畝以上的火龍果規模果園中,以南甯占最多,達48個,其次是百色市38個,崇左市、玉林市各有20個。而南甯市中,又以隆安縣的發展更有代表性。
據統計,南甯市隆安縣種植面積500畝以上的火龍果生産基地約30個,其中龍穗、金福、金穗等龍頭企業基地種植規模超過了4000畝。
廣西南甯是全國最大火龍果基地
2015年起,隆安縣的金福、龍穗等7家火龍果龍頭企業采取聯盟方式,組建廣西桂族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專打隆安“那之鄉”火龍果品牌。
目前,隆安火龍果産量約占南甯市産量的三分之一,約有70%銷往北上廣及港澳地區。
在規模帶動下,南甯市成為了廣西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基地,2017年全市種植面積11.2萬畝,年産量幾乎占全廣西總量的一半,約占全國總産量的1/5。
更多特色水果資訊分析,請關注頭條号“桂農通”,歡迎留言交流,歡迎收藏、轉發!,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