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海”逐漸成為熱詞,不僅有美國帶隊下多國軍艦闖入南海造勢效應,也剛好碰上中美南海撞機20周年紀念日的到來。曆史總是值得回味,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擊事件,足以令海空軍憋屈多年,我們必須記住兩組數據“81192”和“34567.89”。當時美國海軍一架EP-3電子偵察機抵近海南周邊偵察,海軍航空兵起飛兩架殲-8II戰鬥機執行攔截驅離,驅離過程美機突然轉向撞擊殲-8戰鬥機,導緻一架殲-8(編号81192)失去控制造成機毀人亡的悲劇。
更可氣的是,美軍EP-3電子偵察機未經允許,直接侵入中國領空降落在海南島陵水軍用機場。事後美國态度傲慢拒絕道歉,對此雙方六易其稿,最終以美國含糊其辭的“道歉信”,再加上羞辱性的34567.89賠償費暫告結束。EP-3電子偵察機被拆解空運回美國,24名機組成員回到美國後受到隆重歡迎,美國在機組回國後沒幾天就恢複對中國偵察飛行,對這種明目張膽欺淩行為卻無力反擊顯得特别無奈。
南海撞機
美飛行員回國
往事不堪回首,實力不行隻能被人欺負,時隔20年美軍偵察手段基本照舊,但解放軍實力卻在大幅提升——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少年。叢林法則以實力說法同樣适用于空中攔截,這20年來海空軍裝備早就鳥槍換炮,從當年殲-8充當主力二代機飙升到殲-20隐形四代機,讓我們回顧這些年走過的艱辛曆程看中美實力大逆轉。
二代機時期,殲-7、殲-8隻能勉強攔截
2001年,雖然已經有了蘇-27以及組織的殲-11戰鬥機,但數量還是相當有限。以美國蘭德公司分析為例,2003年擁有158架三代機,包括100架蘇-27/殲-11,以及58架蘇-30戰鬥機。對于龐大的中國海空軍來說,這點數量完全不夠用,當家主力還是二代殲-7及殲-8戰鬥機。
中方防空力量
殲-7、殲-8機群
美國經常在中國周邊使用的偵察機種類不少,包括EP-3電子偵察機、P-3反潛巡邏機、U-2高空大航程偵察機等,這些機型都屬于低速機。這就對攔截機的中低空機動性要求很高,前面提到的南海撞機殲-8II就屬于高空高速截擊機,定位目位是蘇聯時代圖-22M這樣的戰略轟炸機。用高空高速截擊機伴飛驅離EP-3本身風險就較大,由于速度太快往往需要不斷轉彎折返,滞空能力直線下降,而且機動性随着速度減小而大幅下降。
美國EP-3電子偵察機,最大飛行速度780公裡/小時,巡航速度333公裡/小時,續航時間超過12小時,航程超過5400公裡。相對應殲-8II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最大航程1900公裡,作戰半徑約800公裡。腿短加上高速性能兩機速度差得太大,對于EP-3這種低速機攔截起來很困難,畢竟不是直接擊落而是需要伴飛驅離,所以在近距被别機之後殲-8II很快就失去控制。
EP-3電子情報偵察機
殲-8II戰鬥機
殲-8II戰鬥機
殲-7雖然老了點但存量大,而且機型小更加靈活,除了航程小腿短點外其實用于近海攔截勉強夠用。就在南海撞機發生後的第二年,同樣發生一起近距攔截對峙事件,美軍一架P-3反潛巡邏機抵近沿海偵察。兩架殲-7戰鬥機前出進行攔截驅離,雙方最近時距離隻有46米,而且時間保持長達2分鐘。美軍對此點評是“危險而專業”的行為,其實時隔才一年海空軍戰機并沒有大幅提升,這次動用的是機動性較強的雙三角翼殲-7E,可能吸引了之前事件經驗所以處置更加得當。
殲-7E屬于大改型号,是殲-7系列中機動性最強的選手,采用雙三角翼布局性能大幅提升,重點提升了亞音速期間的機動性能,并兼顧水平加速度、爬升率、續航性能等。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最大飛行速度1200公裡/小時,最大飛行速度24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2000公裡。用這樣的機型早在1996年就能與F-14“雄貓”周旋,對付起機動性較差的EP-3這種慢速機不在話下,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滞空時間太短得接力攔截。
殲-7攔截
殲-7攔截F-14
三代機階段,殲-10、殲-11已經有能力戲弄美軍偵察機
其實從撞機事件發生後,我軍就加強了戰鬥機低空飛行訓練,以應對美軍偵察機無孔不入的襲擾。以上述蘭德2015年分析數據為例,殲-10已經達到294架,蘇-27/殲-11達到340架,蘇-30和殲-15合計也超過100架,更何況連空警2000和空警200也已上線多架。這樣的實力令再來襲擾的美軍偵察機備感壓力,2014年,海空航空兵一架殲-11B戰鬥機執行攔截任務,在美軍P-8偵察機面前玩了一把“桶滾機動”。
從美機拍攝照片可見,殲-11B攜帶了PL-12雷達制導中距彈,以及PL-8紅外制導格鬥彈。殲-11B安裝了國産FWS-10A“太行”發動機,采用國産脈沖多普勒雷達,性能比原型蘇-27強上不少。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當年蘇聯飛行員正是用蘇-27給挪威P-3開了個大口子,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産生,蘇-27基本沒有大損傷這就是機型優勢。
殲-11B攔截P-8
同樣基于蘇-27改型的殲-11B戰鬥機,機動性和航電系統更強勁,根據美方描述可見我軍飛行員技術精湛。這架殲-11B戰機從P-8A左側翻滾到右側,從最遠的15米距離接近到6米,然後再翻滾到右邊保持平行伴飛。可以想象這種激烈機動下一架20多米長的戰鬥機,從頭頂僅6米高度翻轉,飛行員還頭朝下盯着自己,對于美軍飛行員來說心裡壓力山大。
殲-11B攔截P-8
殲-11B攔截P-8
等到了2017年,在東海上空國産殲-10戰鬥機迎來高光時刻,對一架美國海軍EP-3偵察機實施攔截。按照美軍的說法這次攔截是“危險而不專業的”,臉皮厚永遠都這樣自己處于劣勢時就噴别人,下圖還原了當時空中攔截場景。殲-10從EP-3下方突然加速沖到EP-3正前方,兩機距離最近時僅91米,以精湛的技術外加戰機先進的性能,迫使美機改變航向開溜。
當時用的還是殲-10A戰鬥機,性能上和現在殲-10C型有所差異,但這并不影響中國海空軍的急速發展。相對應美軍标準三件套基本沒變,偵察機型還是EP-3、P-8、U-2、RC-135等,航電偵察系列可能有所升級,但硬件對抗在中國航空工業強勢反擊下已經處于下風。也許不遠的将來殲-20都有可能出現在攔截機型中,可以無視對方雷達搜索又能秀機動,神出鬼沒才能讓美國人更長記性——中國人不好欺負。
殲-10A戰鬥機
殲-10逼迫EP-3改變航向
未來攔截場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