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頭粿,即是蘿蔔糕。潮汕人對蘿蔔的喜歡,體現在二樣食物上:菜脯與菜頭粿。菜脯入菜是潮味代表,菜脯一落,潮味就來,講得極是。
潮汕人很厲害的,尤其在食吃方面。通常是省份或大的地區,才有菜系,如八大菜系的魯、川、粵、淮揚、閩、浙、湘、徽。潮州菜雖歸粵菜系列,但潮汕人可不太服氣,不時有:食在廣州,食好在潮汕的言語。總有想獨辟潮州菜系的瘾頭。唐振常先生著的《甕飧集》中寫道:“八大菜系中無潮州菜,大約以為潮州菜可入粵菜一系。此又不然,通行粵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點,凡食客皆知,試看香港市上,潮州菜館林立,何以不标粵菜館而皆樹潮州菜之名?”潮汕人聽來,喜在心頭,誰不愛家鄉菜系獨樹一幟、遐迩聞名。說來真是的,君不聞,什麼形式的糕呀,包啊,點心的,一進入潮汕人境地,統統叫做“粿”:甜粿、鼠殼粿、乒乓粿、紅桃粿,無米之炊時還能搞個無米粿出來,更有“時節做時粿”的習俗:清明節做樸籽粿,端午就做栀粿,過年當然做寓意美好的年糕——甜粿,還有好彩頭的菜頭粿。
潮汕菜頭粿做法有别粵式蘿蔔糕,蘿蔔刨皮擦絲, 蘿蔔絲比例很大,才可突顯出蘿蔔糕的清甜味。蘿蔔絲和米粉的比例高達5∶1。加入少量配料:冬菇絲、少許切粒臘腸、豬肉丁、芹菜粒、蒜蓉、花生仁、胡椒粉,以适量梗米粉、生粉調勻,置炊籠中,大火蒸四、五十分鐘,以筷插入粿中心,筷不粘粉即成。成品攤冷,切片,僅煎一邊至微焦即可食用,潮諺有“菜頭粿熱單畔”,既傳神介紹煎菜頭粿的操作方法,也一語雙關,嘲諷着單向戀一方。這沒什麼的,愛一個人無罪。單單下也可成雙,總要有一個人走出第一步。
首次到女朋友家時就吃了菜頭粿。晚餐時候仍無起身回家之意,人家客氣問句,一齊食飯吧?我面皮厚,好哩!女友奶奶即刻張羅,一碟煎香的菜頭粿,蘸點辣椒絲香醋,入口焦中帶嫩,蘿蔔絲清甜柔韌,臘腸粒的醇香,更帶出蘿蔔風味;半煎煮沙尖魚, 白白實實,姜蔥去腥,芫茜提香,奶白色醬汁拌飯。第一次的面皮厚,換來的是二次熟了,之後,便多時蹭飯。
奶奶三十多歲便守寡,毅力驚人,拉扯大七、八個孩子,自己經濟獨立,在毛巾廠工作至退休。健談,識字,喜看書讀報,人情味很濃。我喜聊天、吹牛,老人家總喜有人同她說說笑笑,幾回後,很投緣。老人家喜人食飽飽,我食得快,以談掩蓋吃多,她總埋怨我食太少。食着她弄的飯菜,品味、欣賞老人家開朗樂觀、豁達大度、惜愛仔孫,操持、指揮大家庭的風範。奶奶看書讀報興趣很廣,當年還與孫女們争着搶讀瓊瑤的《青青河邊草》呢,一時笑為美談。
來澳洲後,有次想制作菜頭粿,第一個念頭就是打電話請教奶奶。九十出頭的她,思路十分清晰,同我說蒸菜頭粿,有炒熟蘿蔔絲和生蘿蔔絲兩種不同制法,交代要用擠出的蘿蔔汁來和着粳米粉和生粉……接着她就開始聊起家常、說着以往、詢來近況、呵寒問暖、千訂萬囑。
有次,一邊同她講電話,邊斷續服務着顧客。她問我:“你總說着‘三克油喂你馬食’(Thank you very much!)是什麼意思?”我笑得差點噎住:“奶奶那是非常感謝的意思。”她又問起:“多時聽你說着‘豉油塗魚露’(See you tomorrow!)是啥啊?”我邊笑邊同她解釋來。她聽完,意氣昂揚對我說:“這英文也不難的,我如果年輕幾歲,一定試試學,應該很快學會掌握!”。又問起“聽你以教訓口氣對小孩說着‘圖樣圖森破’又是什麼?”我對奶奶說“這個複雜些,要學習中央文件才明白一二的。”九十多歲的老人家,對自已不熟悉的新事物,饒有興緻了解,還信心百倍想學習。對比起來,自己有時碰着難事便灰心,是不是應該想想、學習奶奶這種心态呢?
奶奶走時已達一百零三歲,期頤之年, 五代同堂, 安祥無悔。奶奶留給後輩緬懷、學習的事情很多很多……
特産特說
1、同樣是年糕,相對于甜粿,菜頭粿的受歡迎程度要更高一些,但甜粿的祭祀象征意義更強一些。2、煎菜頭粿的時候,放油不能太多,鍋底見油即可。油太多,菜頭粿的清甜清爽就被破壞了。
圖片來自網絡
文/周伯沃
------------------
關注 yishiyisi 遇見你更多未知的特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