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10歲以上在家玩的親子遊戲?後面有每個月的親子遊戲推薦搭“拱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适合10歲以上在家玩的親子遊戲?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後面有每個月的親子遊戲推薦。
搭“拱橋”
目的:讓孩子嘗試以人的身體來搭“拱橋”,探索和體驗身體的功用。 玩法一:單人“拱橋” 1、一人雙手和雙腳着地,腰彎曲,頭低下。這樣,他的手、頭、背和腳面形成一座彎曲的“拱橋”。 2、一人坐在地上,雙腳并攏着地,膝蓋彎曲朝上。這樣,彎曲的腿面形成一座“拱橋”。 玩法二:雙人“拱橋” 1、兩人相對而站,間隔一定距離,上身前傾,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頭碰頭低下。這樣,兩人的身體形成一座大的“拱橋”。 2、兩人間隔一定距離,相對而坐,上身向後仰,用肘部支撐着地,雙腳并攏前伸,與對方的雙腳合攏。這樣,兩人的下肢形成一座低矮的“拱橋”。 提示:在玩這個遊戲時,爸爸媽媽應在旁邊加以指導和保護,也可播放活潑歡快的樂曲,以增添遊戲的氣氛和趣味。
默契大考驗
準備: 形狀、大小不等的積木若幹。 玩法: 1、将積木分為兩組(兩組中各有相同大小及形狀的積木),您和孩子各擁有一組。 2、孩子和您都閉上眼睛各自選取一塊積木,握在手心。 3、由孩子發号施令:"一、二、三,張開眼睛!"然後打開手心,看看彼此所拿的積木是否相同。若是,則拿出來放在一旁;若不是,再重複進行遊戲。
拿蘋果
目标:練習雙手雙膝着地向前、向一定目标自如地爬行;認識紅色。 準備:新鮮的紅蘋果、籃子。 玩法: 1、在房間一端放上洗幹淨的紅蘋果一籃,孩子坐在另一端(中間相隔3~4米),讓孩子看清籃子裡有許多紅蘋果,告訴他可以爬過去拿紅蘋果。 2、讓他雙手雙膝着地爬過去從籃中拿取一個紅蘋果。孩子拿到蘋果後,成人鼓掌表示鼓勵,并把蘋果獎給孩子。
用碗倒米
目标:練習手眼協調,雙手協調。先學習倒大米,以後可練習端碗倒水而不撒出。 準備:報紙、兩個小碗,一個裝上1/3碗大米。 玩法: 1、把報紙鋪在桌面上,讓寶寶把碗中的大米慢慢倒進另一個碗内。寶寶端碗時胳臂可以支撐在桌上,先使兩個碗靠近,盛米的碗擡高一些,小心不讓米撒在桌上。 2、寶寶要反複練習,逐漸可以做到胳臂完全不必支撐,單手将碗端平,左手扶持空碗,直到米完全倒完而不撒出。
找五官
目标:培養孩子學會傾聽,并熟悉五官的位置。 玩法: 1、媽媽和孩子一起邊拍手邊說:“眼睛,眼睛在哪裡?” 2、孩子邊拍手邊說:“眼睛,眼睛在這裡。”(在最後一拍時,用手指着自己的眼睛) 3、指鼻子、指嘴巴等的方法同上。
手指碰碰
目标:鍛煉手指的靈活性,熟悉各手指的名稱、特征。 玩法: 1、媽媽先伸出一根手指,說:“伸出手指頭,快來碰碰頭。”孩子則伸出與媽媽相同的手指頭。 2、看孩子伸出手指是否對(也可由孩子自己來判斷對否),對了則兩手指頭碰一碰,“手指碰頭了”,媽媽與孩子一起說。若手指伸錯了,則必須糾正後,手指才能碰頭。 3、當孩子熟悉後,可适當加快速度。
拉大鋸
目标:發展孩子手臂動作。 玩法: 1、媽媽與孩子兩兩相對而坐。 2、兩人雙手相握,随兒歌有節奏地做手臂伸屈運動,身體自然擺動。附兒歌《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門口唱大戲, 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戲。
打電話
目标: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及反應能力。 玩法:右手半握拳,同時伸出大拇指和小指當電話筒,湊到耳邊打電話。媽媽或爸爸先問寶寶:“喂,你是誰?”“你家住在哪裡?”“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他在哪兒上班?”……孩子按家長所提的問題一一回答。
小馬運糧
目标:鍛煉孩子的耐力、鑽及爬的能力。 玩法:寶寶手膝着地當“小馬”,爸爸俯在地毯上,兩臂伸直撐住身體當“山洞”,讓“小馬”鑽過去。爸爸再躺着當“山嶺”,讓“小馬”爬過去。爸爸将一本書放在“小馬”背上當“糧食”,再拿兩張報紙當障礙物,讓“小馬”繞過去,“糧食”不能掉下來。
吹球進筐
目标:訓練孩子的耐力,增強肺活量,增添家庭的歡樂氣氛。 玩法:桌沿下放隻塑料筐,桌上放幾隻乒乓球。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吹球進筐。看誰進球多。
青蛙過河
目标:培養孩子的跳躍能力。 玩法:爸爸、媽媽面對面坐在地闆上,兩腳分開,腳心相對,組成“小河”。寶寶雙腳跳入“小河”裡再跳出來。爸爸或媽媽也可跳,寶寶與媽媽或爸爸組成“小河”,以增加趣味性。
拿筆
目的:1、提高孩子小肌肉活動的靈活性。 2、加強孩子的想象力,為孩子學習繪畫奠定基礎。 玩法:1、教孩子用筆。可以選用各種筆,讓孩子對筆産生興趣。如:蠟筆、油畫棒、彩色水筆、鉛筆等。 2、1歲半之前,可讓孩子随意握筆在紙上戳戳點點,訓練孩子手的靈活性,提高手對筆的控制能力。 3、2歲左右,可訓練孩子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筆,筆尖向下畫出筆畫。
端杯
目的:1、訓練孩子手眼協調的準确性。 2、培養孩子形成自理的好習慣。 玩法:可選擇色彩鮮豔、不易摔碎的、有把的杯子,讓孩子訓練端杯喝水。不用擔心水灑出來,隻要他自己喝就行了。 具體步驟:先練雙手端杯,再練單手端杯。
找東西
目的: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并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玩法:準備一些孩子平時常用的東西,如:積木、小動物玩具、小畫書等,要求孩子:“寶寶注意看,媽媽把小熊藏起來了,寶寶能幫媽媽找到小熊嗎?”,可先讓孩子看見東西藏在哪兒,逐漸過渡到不讓孩子看見東西藏在哪兒,讓他尋找。藏的東西,可逐漸增多。
想象與模仿
目的:訓練孩子的想象力,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玩法:1、指導孩子做模仿日常生活情節的遊戲,開始可由媽媽提醒孩子:“娃娃該睡覺了。”讓孩子幫娃娃脫衣服,蓋好被子,然後再提示:“娃娃該起床了。”讓孩子給娃娃穿好衣服,帶她出去玩。或讓孩子模仿成人牽狗散步的生活情節牽着玩具狗出去散步。 2、讓孩子多觀察生活,豐富他想象的内容。如,看四季的變化,觀察自然現象,觀察小動物走路的姿勢等。
倒過來
目的:發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玩法:把一塊糖或一個小玩具當着小孩的面放進一個細淨的透明瓶子裡(如:礦泉水瓶),讓孩子把瓶子裡的東西拿出來,觀察孩子用各種方法嘗試,如果偶然倒出來了,馬上誇獎:“真棒!倒過來就能拿出來了。”給孩子示範一次,再讓孩子重複一次,如果孩子不能馬上用“倒”的動作,可用語言提醒:“倒過來,把瓶子倒過來。”
“灌籃高手”玩法:父母把大球放在地上畫的圓圈中,在距圈子2-3米的地方挂起一個比寶寶稍高的籃子,讓 寶寶走到圓圈旁邊蹲下,寶寶雙手拿起大球,走到籃子前面将球舉過頭頂,扔進籃子裡。
父母可限時間,計算寶寶出生的次數,給予獎勵。 提示:此遊戲可訓練寶寶手、眼協調一緻的能力,父母可多準備兩隻球以便寶寶交換“灌籃“,并逐漸增高籃子的高度。
拿玩具
适合年齡:7-11個月 遊戲目的:鍛煉孩子的運動能力 遊戲方法: 讓孩子俯卧在軟墊上,兩肘展開撐住身體上半身,爸爸把玩具放在孩子前面吸引他的注意,使他産生想要的願望。然後,媽媽扶着孩子雙臂,讓他的身體向前行,快拿到玩具時,再向後拉孩子的雙腿,使他的身體成平趴式後退。重複進行。
認識身體
适合年齡:1-1.5歲 遊戲目的:增強幼兒認知能力 遊戲方法: 父母當老鷹,老鷹要咬孩子的身體部分,孩子必須将該部位遮起來。例如:媽媽說“老鷹咬耳朵”,孩子就要用手将耳朵遮住。
搖搖船
适合年齡:1-2.5歲 遊戲目的:強化孩子的平衡能力 遊戲方法: 孩子躺在薄被中,爸爸媽媽各抓住被子的兩角,左右搖晃,每次20下或用薄被橫卷孩子身體,媽媽推孩子身體來回滾動10下,再拉被子一頭讓孩子側滾出來,反複進行。
雙人滾翻
适合年齡:1-2.5歲 遊戲目的:促進幼兒觸覺神經發展 遊戲方法: 父母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并抱在一起滾動,或父母趴在床上雙腳伸直當障礙物,孩子自行側滾到父母身邊,并翻滾過父母的身體。可将角色互換,父母滾過孩子的身體。
打鬥
适合年齡:1-3歲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身體的敏捷性及協調性 遊戲方法: 利用模仿各種動物角色的行為和孩子産生互動,如螃蟹剪刀夾肚臍、鬥牛刺屁股 、鴨子咬小腳等。
打電話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數的概念 遊戲方法: 電話是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用它來玩遊戲,不僅僅是能幫助孩子學習語言。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每隻動物的“電話号碼”,叫他給小動物們“打電話”。然後媽媽假扮各種動物,跟孩子在電話上聊天。剛開始先讓孩子撥1位數或2位數的“電話号碼”,以後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強,再逐漸增強電話号碼的位數。
撕紙
活動名稱:撕紙 活動目标:1、鍛煉孩子手部小肌肉; 2、讓孩子體驗紙的質地、性質; 3、學習“撕”的動作。 活動準備:薄厚不等的白紙若幹張。 活動過程: 1、将寶寶抱在懷裡,拿出一張最薄的紙,抖動發出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 2、輕輕的将紙撕開,示範撕紙的動作2-3次; 3、當寶寶有想要紙的意願時,将紙遞給寶寶; 4、鼓勵寶寶不斷地重複撕紙動作。 5、可以逐漸增加的厚度,對于寶寶撕不開的紙,家長可以把紙撕開一個小口子,再讓寶寶撕。 注意事項:注意不能用報紙。因為報紙含鉛量比較大,對嬰兒身體不利。
捶捶背
遊戲目的: 發展幼兒滑和爬的能力,增進親子感情。 遊戲材料: 兩隻靠背椅或凳子。 遊戲方法: 1.爸爸媽媽面對面端坐在椅子上,雙腿并攏伸直呈斜坡狀。 2.媽媽抱住寶寶,寶寶面對爸爸,爸爸逗引,讓寶寶從母親胸部下滑直到腳背,爸爸趁勢拉住寶寶的手,寶寶再從爸爸的腳背——腿——胸一步步向上爬(爬的位置可根據寶寶年齡,逐漸增加至肩上)。 3.寶寶摟着爸爸的頭頸,爸爸親親寶寶,寶寶親親爸爸;寶寶捶捶爸爸肩,爸爸拍拍寶寶的背 。 4.接着孩子可從爸爸身上滑下再爬到媽媽身上,以此循環。
玩圓珠珠遊戲
大一點可以玩學數算盤,對這段時期的嬰兒來說也是一種訓練手指的好玩具。讓他把珠子從左邊推到右邊,再從右邊推到左邊。
親子遊戲(2-3歲寶寶)
25-26個月寶寶适用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一:走繩子比賽(大運動)
方法:家長可以把兩根繩子用同樣的長度、形态擺在地面上,與寶寶比賽沿着繩子走路,看誰走的又快又準。随着遊戲的不斷重複,家長可以調整繩子的形态,增加遊戲的挑戰性,激發寶寶不斷參與遊戲的興趣。
訓練遊戲二:裝豆豆(精細動作)
方法:媽媽找一個礦泉水瓶子、一把小勺與一些黃豆、綠豆,與寶寶玩裝豆豆的遊戲,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媽媽可以把礦泉水瓶子進行簡單的裝飾,如貼上小熊、小猴子的頭像,以喂他們吃飯的情境引入遊戲。随着遊戲的不斷深人,媽媽可以增加豆豆的數量,延長遊戲時間,培養寶寶注意力的持久性,為入園及其後續學習做好準備。
訓練遊戲三:吃蛋糕(社會情感)
方法:
(1)拿出“切切看”玩具蛋糕,也可以用實物演示拿力的正确方法。将蛋糕均分。
(2)引導寶寶用手數一數,蛋糕切成了幾塊。
(3)引導寶寶說一說,每塊蛋糕應該分給誰吃。
(4)請寶寶将蛋糕端給每一個人,讓他學習邀請大家吃蛋糕
(5)重複玩,請寶寶練習切的技能。
27-28個月寶寶适用的親子遊戲訓練遊戲一:蹦蹦床(大動作)
家長可以帶寶寶去遊戲中心玩蹦蹦床,也可以在自己家用折疊床。席夢思床代替蹦蹦床,借助蹦蹦床的彈力,讓寶寶體驗自己蹦的有多高,以這種“虛高”吸引寶寶的興趣,讓寶寶在遊戲中鍛煉下肢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訓練遊戲二:過家家(認知,社會情感)
方法: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廚房類玩具、毛絨玩具、醫院類玩具,并在這些玩具中投放豆子、勺子、瓶子等輔助生活材料,給寶寶玩過家家遊戲做足材料準備。然後,與寶寶一起玩過家家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媽媽盡量選擇演娃娃、病人等弱勢角色,讓寶寶飾演醫生、老師、媽媽等角色,這樣的遊戲有利于寶寶舒緩現實生活中因為被呵護、被治療、被管理造成的心理壓力,更有利于寶寶的心理健康。
訓練遊戲三:看繪本講故事(語言)
方法:媽媽選擇寶寶喜歡的繪本進行親子閱讀。在媽媽講的基礎上,鼓勵寶寶給媽媽講故事,借助圖畫提示寶寶故事的情節,幫助寶寶完成獨自講述,通過這樣的形式提高寶寶的獨白能力。
29-30個月寶寶适用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一:爬山破(大運動)
方法:家長在帶孩子進行戶外遊戲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走坡路,鍛煉他的平衡能力。其實,家長需要做的隻是不拒絕孩子,很多孩子面對新異的路面會本能的想挑戰,常常被家長以淘氣與危險為由拒絕了。這樣的遊戲還可以在家裡通過營造環境進行,如媽媽可以在床上用被褥、枕頭、沙發靠墊等制作各種不同的“地形”,藏些玩具讓寶寶尋寶,這種光腳的遊戲對于發展寶寶的觸覺敏感.
訓練遊戲二:漂亮的彩豆瓶子(社會情感)
方法:
(1)準備紅豆、黃豆、綠豆、黑豆等,請寶寶将相同顔色的豆子放在一起,嘗試分類。
(2)拿出透明瓶子,對寶寶說:“這麼多顔色的豆子裝進瓶子裡,肯定特漂亮。你願意做一個漂亮的瓶子嗎?”請寶寶将豆子一個個裝進瓶子。
(3)可以幫寶寶計數裝入的豆子個數,當寶寶裝入一定數量後,要表揚、鼓勵他繼續完成。
(4)可以用彩豆瓶子打着節奏,全家開個小小演唱會。
訓練遊戲三:講述遊戲(語言)
方法:此階段,寶寶喜歡獨自的、自言自語的遊戲、閱讀、塗鴉,媽媽可以在不遠處陪伴,等寶寶自主活動結束之後,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自己說一說,如“剛才看的什麼書?”“書裡有什麼?”“發生了什麼故事?”等,讓寶寶複述獨自遊戲的内容和情境,鍛煉寶寶的獨白能力。在寶寶複述有困難時侯,媽媽給予提醒和引導,幫其完成複述的内容。
31-32個月寶寶适用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一:開火車(運動)
方法:組織寶寶和其他小夥伴(或家人)四五個人玩開火車的遊戲,第一個人為火車頭,其他人依次拉住前面人衣服的後襟或者扶着肩膀,有節奏地慢跑。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家長可以用拟聲的方式模仿火車運行的聲音,營造遊戲氣氛,吸引寶寶參與遊戲的興趣。
訓練遊戲二:認識自己(認知)
方法:跟寶寶做遊戲,說到哪個部位,就指到哪兒。比如,“大風呼呼吹,大風呼呼吹,吹到寶寶臉,請你摸一摸。”也可以是鼻子、眼、腿、腳……甚至腳趾、膝蓋等。
和寶寶做各種表情的小臉譜,每天下班回來,跟寶寶聊聊今天過得怎樣,讓寶寶選取代表自己的情緒的小臉譜。
訓練遊戲三:複述簡短的繪本故事(語言)
方法:家長先給寶寶講一個繪本的圖畫故事,事先提出要求:“等會兒你講給媽媽聽。”結合圖畫,家長先重複一些重點的語言、動作描述,重複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跟着複述。然後,讓寶寶借助圖給家長講故事,在他有困難的地方适當提醒一下。如果他講得與圖書不一緻,家長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如果他講得不合理,導緻故事無法繼續,家長可以适當幫他“拐個彎”接續。此處之所以強調的是繪本故事,是因為圖片對于寶寶再現故事内容有很強的提示作用,降低了寶寶再現故事情節的難度。
33-34個月寶寶适用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一:釣魚(精細動作發展)
方法:媽媽可以給寶寶買一個電動的釣魚玩具,這樣的文具要滿足一個特點:打開開關後,浴池中的魚是不斷變換位置、張合嘴巴的,這樣,寶寶要時時關注小魚的運動和嘴巴,并進行簡單的預估,才能釣到魚。為激發寶寶的遊戲興趣,媽媽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玩釣魚比賽的遊戲,要讓寶寶有輸有赢,用赢激發寶寶的興趣,用輸讓寶寶體會失敗的感覺,進行初步的挫折教育。
訓練遊戲二:我給娃娃當媽媽。(社會情感)
方法:維果斯基曾經說過,孩子在遊戲中總是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能力,因為遊戲可以為孩子營造輕松自由的氛圍,家長可以借助這一點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比如,給孩子買一個洋娃娃,然後一起給洋娃娃穿脫衣服、洗澡甚至做衣服等,讓孩子時時照顧娃娃,從中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遊戲三:每日小總結(語言)
方法:每天晚上睡前,媽媽可以和寶寶談心,問問寶寶這一天中和哪些小朋友一起玩過,玩過什麼遊戲,是否午睡,中午吃的什麼飯,看過哪本書等。讓寶寶在一次次的回答中口述最近的生活經驗,并形成每日總結與反思的習慣,學會抓取生活中的重點環節與重點事件,這對于寶寶長大以後記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經曆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5-36個月寶寶适用的親子遊戲
訓練遊戲一:家庭廣播台(語言)
方法:把家庭每個成員視為一個廣播電台,如奶奶廣播電台、爸爸廣播電台,寶寶廣播電台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位家長打電話做遭請,當撥到寶寶廣播電台時,寶寶廣播電台就播放兒歌、古詩等節目。這樣每天遊戲。可促使孩子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并且,這種全家共同參與、每個成員隆重廣播的遊戲方式對于培養孩子口齒清楚、态度大方很有幫助,還能培養幼兒在交往中的自信心。
訓練遊戲二:紅燈停,綠燈行(社會情感)
方法一:準備紅、黃、綠三個圓紙闆,請寶寶扮演司機,駕駛玩具汽車。提醒他注意紅綠燈的變化。當爸爸舉起“綠燈”時,寶寶開車跑:當爸爸舉起“紅燈”和“黃燈”時,寶寶“刹車”。
方法二:擲骰子。将方形的盒子,六面分别畫2個紅圓、1個黃圓、3個綠四。抛起來“擲吸子”,如果綠圓朝上,寶寶要做原地跑的動作;紅圓或黃圓朝上,寶寶要原地站住。全家都可參與,看誰一次都不錯。
訓練遊戲三:木頭人(大運動)
方法:媽媽和寶寶一起約定,比賽賽跑,但是隻要一喊“木頭人”就停止跑步動作,看誰的停止動作最快。大家可以輪流做木頭人。需要提醒的是,喊“木頭人”的時間、地點一定要随機,這樣才能達到控制動作的能力。
訓練遊戲四:我的身體(認知)
方法:
(1)準備一張大紙,把寶寶的身體輪廓用水彩筆畫出來,請他指認一下
各個部位的名稱。
(2)畫出眼、耳、鼻、舌、手、腳、頭發等,剪下來,在輪廓圖上故意
放錯位置,請寶寶來調整。
(3)請寶寶為“自己”畫出漂亮的衣服,讓他在輪廓圖内盡情塗鴉。
(4)拿出寶寶的衣服,放在輪廓圖适當的位置,寶寶看看這樣一身衣
服漂亮嗎?更換衣、褲組合,給“自己”搭配美麗的衣服。
19月齡
【遊戲一】
名稱:行進中踢石
目的:鍛煉寶寶行進中下肢的靈敏
方法:與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随時發現路邊的小物品,與寶寶邊踢邊走,增加寶寶行進的挑戰性,這樣的物品很多,家長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從較大的松塔、山杏到路邊的小石子逐漸過渡
有兩個問題需要提醒:第一,在最初,小寶寶踢石子是有難度的,因石子太小不好操作,如果沒有适宜的材料,家長可以準備足球小、網球等
第二,對絕大多數寶寶來說,這一行為的出現是自發的,家長不必認為這是
寶寶淘氣而阻止,相反,要觀察寶寶對物品的操作是否适宜,如果不适宜調整物品以促進寶寶發展。當然,此遊戲應選擇在無車輛、行人較少的場地,必須在保證寶寶安全的情況下進行。
【遊戲二】
名稱:做親子
目的:借助寶寶愛模仿的天性,媽媽選擇适宜的動作與寶寶一起做親
操,促進其平衡能力的發展。
方法:媽媽可以選幾個适宜鍛煉平衡能力的動作,與寶寶感興趣的動作編在一起,借助寶寶愛模仿的特點,與寶寶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遊戲。比如,媽媽用走平衡木的動作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讓寶寶跟随媽媽的腳印走同樣的路
【遊戲三】
名稱:給布娃娃理發
目的:在遊戲中緩解寶寶對理發師的緊張情緒,并舒緩其心理壓力,幫助寶寶把自己對理發師的認識表達清晰,也促進寶寶思維能力的發展。
方法:這個年齡的寶寶大部分對理發持對抗态度,恐懼理發。為了緩解寶寶對理發的緊張情緒,給寶寶理發之後,家長可以拿出一個布娃娃(或其他毛絨玩具),一起與寶寶給它理發,讓寶寶做一次理發師,把寶寶内心的力釋放出來,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同樣,還可以與寶寶一起玩看病的遊戲,讓寶寶在當醫生的過程中調節壓抑的心理。
20月齡
【遊戲一】
名稱:往返踢
目的:在往返中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敏性
方法:媽媽和寶寶在比較開闊的地方玩往返踢球的遊戲,在往返的過程中引發寶寶行進中踢球,鍛煉其行進過程中的平衡能力,并且,這樣的遊戲要求寶寶對球的方向、速度有一定的判斷,對于提高其思維能力、動作的靈敏性都有促進作用
【遊戲二】
名稱:滑滑梯
目的:通過滑滑梯促進寶寶的身體平衡性的發展
方法:家長可以帶着寶寶去肯德基、麥當勞及其他有室内小型滑梯的地方,讓寶寶在滑滑梯的過程中,自發地引發其自身的平衡調節,促進寶寶平衡能力的發展。當然,如果條件不允許,家長也可借助日常生活實現滑滑梯的想法,比如有些亭子樓梯的側面是斜坡大理石,可以當作滑梯;家長也可以用廢舊硬紙盒等物品在家給寶寶自制滑梯
【遊戲三】
名稱:給布娃娃當媽媽
目的:讓寶寶在遊戲中表達他理解的父母照顧寶寶的方式,這種角色轉換也能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方法:家長可以經常與寶寶玩一種遊戲,讓他給布娃娃當媽媽,給布娃洗澡、喂飯、讀書,與布娃娃一起做遊戲等。這樣的遊戲不但能激發寶寶思考父母角色的表達,家長還可以從觀察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得當,以便做出調整
【遊戲四】
名稱:土豆豆
目的: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方法:家長可以把枸杞、玉米、黃豆、爆米花等放入水中,它們有的漂浮有的沉落,家長與寶寶一起玩晉豆豆的遊戲,給寶寶一把小勺,與寶寶比賽看看誰能舀得更快、更多。随着寶寶能力的不斷發展,家長還可以通過攪動等方式,讓寶寶把運動的豆豆舀出來,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21月齡
【遊戲一】
名稱:移動的毽子
目的:增加寶寶下肢動作的難度,促進其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的發展
方法:媽媽可以自制一個鍵子,然後拴在一根繩子上,讓寶寶在不斷地踢追逐中踢腱子,這比前面的遊戲對寶寶靈敏、協調、平衡有更高的要求,隻是需要提醒媽媽,在與寶寶的互動過程中,要把握好移動腱子的節奏,讓寶寶在有挑戰性的情況下有所發展,不可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遊戲二】
名稱:爬坡
目的:以身邊的實際情境促進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發展,并鍛煉其下肢的力量
方法:大部分公園都是起起伏伏的,戶外活動時家長要把這一環境納入寶寶的鍛煉範疇,鼓勵寶寶自發地爬上爬下、登高爬低。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帶寶寶去高低不平的草地、沙坑等處,促進寶寶自身的協調能力發展
【遊戲三】
名稱:我給媽媽做手鍊
目的:促進幼兒精細動作能力向更高水平發展。
方法:給寶寶準備一些珠子和繩子,引導寶寶串手鍊送給媽媽,在寶寶
做手鍊的過程中,因為其此階段的注意力和專注力發展不足,也不能堅持
此時家長要多鼓勵,或者與其共同遊戲,以體驗成就的方式激發寶寶不斷重複遊戲。
22月齡
【遊戲一】
名稱:追泡
目的:在奔跑追逐中,鍛煉寶寶跑步的耐力與下肢力量
方法:媽媽可以帶寶寶去公園比較開闊的地方玩吹泡泡、追泡泡的遊戲,媽媽到不同的方向吹泡泡,引發寶寶四處追趕,在追趕中鍛煉寶寶的下肢力量,以及對奔跑動作的控制、調節能力。為增加寶寶的遊戲興趣,家長還可以在公園等場所組織多個同齡寶寶共同遊戲,有競争的氛圍會更進一步刺激寶寶的遊戲興趣,并且多個夥伴共同遊戲會訓練寶寶對動作的控制和調節
【遊戲二】
名稱:走台階拿玩具
目的:與寶寶一起熟悉上下樓梯的動作,促進其平衡與協調能力進一步發展
方法: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距離寶寶有五六級的台階上(或下),引導寶寶自己扶着欄杆取回玩具玩耍,反複遊戲,促進寶寶在遊戲中提高其平衡能力與協調能力。在家中,家長還可以用舊紙箱、小闆凳等材料為寶寶搭建一個三四級的台階,把寶寶的玩具櫃放在上面,寶寶每次收放、拿取玩具都必須通過台階。在這種日常生活中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與協調能力
【遊戲三】
名稱:浴室裡的塗鴉
目的:用可擦除的方式給寶寶建立塗鴉區角,滿足寶寶的塗鴉需要,促進
進其手部小肌肉群發展。
方法:選擇一塊厚的玻璃闆放在浴室裡,并準備多種顔色的畫筆,有塗鴉需要時引導其去塗鴉區自由塗寫,結束後與寶寶一起清洗玻璃闆,這樣既滿足了寶寶的塗鴉需要,也滿足了寶寶的玩水需要,還很節約資源。
23月齡
【遊戲一】
名稱:摸高跳
目的:鍛煉寶寶的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強下肢的爆發力
方法: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提得高一些,讓寶寶在跳躍中碰到,并時不時地給寶寶玩耍,在與玩具互動中強化跳躍碰觸的動作,如果寶寶比較喜歡,家長可以在家中頂棚上垂吊多個玩具,以豐富的環境引發寶寶的自發性的行為。
【遊戲二】
名稱:騎三輪
目的:通過騎行三輪車,培養寶寶的平衡與協調能力。
方法;此時家長應該給寶寶準備三輪車了,騎三輪車能夠鍛煉寶寶的平衡協調能力。隻是此階段寶寶的下肢力量也許達不到,因此為寶寶選擇三輪車最好是兩個腳踏闆垂直距離稍大的三輪車,便于寶寶騎行中用力,市面上有賣後面帶推把的三輪車,不建議家長選擇此類三輪車,因為無法達到鍛煉寶寶平衡能力的目的。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騎不動,因此覺得推把十分必要,其實,家長可以采取拉繩的方式給寶寶一定的力量支撐,讓寶寶在自己掌握平衡的基礎上騎行三輪
【遊戲三】
名稱:大自然中的塗鴉
目的:讓寶寶去大自然适宜的場景中塗鴉,感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帶來
的安全感
方法:在雨後的泥地上、雪後的雪地上,在沙灘上,家長都可以選擇大自然中的物品與寶寶一起塗鴉,這種塗鴉除了滿足寶寶的塗寫需要外,還能室寶親近自然的機會,促進寶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感受到回歸自然帶來的安全感
24月齡
【遊戲一】
名稱:登山
目的:鍛煉寶寶的肌肉力量和運動的耐力
方法:節假日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寶寶去爬高度适宜、相對安全的小山,以因為增高而開闊的視野激發寶寶登山的興趣,在運動中鍛煉寶寶肌肉的力量,并培養其運動的耐力。
【遊戲二】
名稱:推獨輪
目的:鍛煉寶寶行進中人與物的平衡能力。
方法:為寶寶選擇輪子較大的獨輪手推車,最好在行進中可以根據行進的快慢有節奏不同的聲音,激發寶寶嘗試推車跑,在遊戲過程中鍛煉寶寶行進中與物體保持整體平衡的能力。等寶寶再大一些,家長可以根據發展情況,為寶寶準備小型的“滾鐵環”,激發寶寶在攜物奔跑中保持平衡
【遊戲三】
名稱:生活用品塗鴉
目的:擴展塗鴉概念,激發寶寶仔細觀察、展開想象,促進認知能力綜合發展
方法:此階段,寶寶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并能精練地表達出來,家長把塗鴉從用手畫拓展開來,引發寶寶的多種塗鴉及命名。比如,家長可在寶寶吃餅幹的時候,引導他吃出花樣來,用餅幹咬出小汽車、大煙囪,食品進行塗鴉;還可以讓寶寶用糖果擺造型,進行造型塗鴉;隻要父母留心發現利用日常生活開展的塗鴉可以更加豐富。
【遊戲四】
名稱:交通信号燈
目的:使寶寶了解社會規則,懂得按規則行動
方法一:帶寶寶去馬路上,體驗紅、黃、綠信号燈的變化與車量行停止的關系
方法二:用紙闆做成紅圓圈、綠圓圈,在地上畫出馬路。舉起綠圓圈,寶寶開玩具汽車,迅速通過;舉起紅圓圈,玩具汽車立即停駛。
方法三:“動和定”遊戲。可以全家人一起玩。一人說“動”,全家人做運動狀;說“定”,全家人都一動不動。全家輪流做發指令的人。
親子遊戲(13-18)
13月齡親子遊戲【遊戲一】
名稱:摸摸猜猜
目的:引導寶寶通過觸覺進行思考,提高其思維水平。
方法:把塑料玩具或毛絨玩具,如小青蛙、小鴨子、小雞、小狗、小貓、小牛、小老虎等,分别放在不同開口的袋子或盒子裡,讓寶寶去摸一摸,然後讓寶寶模仿該種動物的叫聲,說出袋子裡面放的是什麼。
【}遊戲二】
認識“兩個” 媽媽伸出左手的中指和食指,一邊說“兩個”,一邊給寶寶兩塊餅幹。寶寶吃完後如果再要,問要幾個,看寶寶是否能伸出食指和中指要兩個。玩耍時如果寶寶在搭積木,媽媽在一旁問“要幾個”,寶寶如果伸出食指就給一個,食指和中指一起伸就給兩個。取其他東西時也可以反複地問寶寶要幾個。通過這個遊戲,讓寶寶知道兩個的概念,并溫習一個的概念。
14月齡親子遊戲
【遊戲一】
貼餅餅。這是比較傳統的獨站遊戲,也是比前面扶靠站更加獨立的站立遊戲,在上一個遊戲比較熟練的基礎上,可以進行該遊戲。媽媽把寶寶抱到牆根或櫃子旁邊,臉朝外,讓寶寶站立,此時寶寶隻能借力于牆面對其背部的支撐,對其平衡性的要求更高。寶寶熟悉這個遊戲之後,家長可以逗引寶寶向前走幾步。
【遊戲二】
1毛毛蟲媽媽帶着寶寶去找吃的,寶寶面對媽媽跨在媽媽腿上坐。媽媽坐在地闆上向前移動。
2.在媽媽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有節奏地念一些寶寶喜歡的兒歌.
3.還可以讓爸爸一起玩這個遊戲,因為在親子遊戲中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遊戲三】
名稱:小小裝卸工
方法一:運積木。給寶寶準備一個小卡車、若幹小積木,和寶寶玩運積木的遊戲。在裝卸的過程中鍛煉其手眼協調能力。
方法二:運豆豆。把礦泉水瓶改裝成小貨車,和寶寶一起玩運豆豆的遊戲,登豆可以根據寶寶手眼協調能力逐漸變小。比如,從玉米粒、黃豆向大米、小米過渡。
15月齡親子遊戲
【遊戲一】
媽媽做鴨媽媽,寶寶當小鴨,鴨媽媽領着小鴨邊找食物邊走,并發出“呷呷呷……”的叫聲,頭一搖一擺,讓寶寶跟着模仿,随口念兒歌:“呷呷呷,我是小小鴨。”玩過幾遍後,可以讓寶寶嘗試扮演鴨媽媽遊戲。 也可更換遊戲扮演的對象,發展寶寶學說簡單句的能力和練習發音。
【遊戲二】
名稱:摳洞洞
目的。滿足寶寶喜歡抵孔洞的需要,發展其手指精細動作的準确性。
方法一:盡量滿足寶寶玩耍孔洞的随機需要。比如,寶寶看見垃圾桶用小手指杵一杵下方的小洞洞,家長不要因為髒而制止,而是遊戲後及時幫寶寶洗手;又如,在公園看見長椅,寶寶也許會把手掌放進去看哪個空隙大、哪個空隙小,甚至遇到兩棵離得很近的樹,他一定要從中間擠過去;再如寶寶看見父母開門與鎖門,也要拿着鑰匙去捅門鎖……類似這樣的情況家長都不要制止,而是任由寶寶去探索和發現。
16月齡親子遊戲
【遊戲一】
準備一個布娃娃、小床、小被子等,和寶寶一起給布娃娃喂飯、穿衣等,讓寶寶學說短語。可以以時間為序設置情境,媽媽念兒歌“喔喔喔,公雞叫,娃娃要起床”。家長和寶寶一起照顧娃娃,給娃娃穿衣服,邊穿邊念:“乖娃娃,起床來,太陽公公把他誇。”然後,家長又念兒歌:“乖娃娃、娃娃乖,不哭也不鬧,來反飯兒吃。”教寶寶吃娃娃飯、邊喂邊說:“娃娃吃飯。”以及“娃娃洗澡”、“娃娃睡覺”等。
遊戲可極力渲染情境性,如“哎呀!娃娃怎麼哭了呢?”啟發寶寶想問題,然後說:“噢,原來是娃娃餓了,我們來給娃娃喂飯吧。
【遊戲二】
名稱:後踏步反應遊戲
目的:讓寶寶練習因為刺激後仰而出現後踏步反應,防止仰倒造成的以外傷害。
方法:家長可以與寶寶玩投河、拉大據等遊戲,當寶寶用力後拉時,成人适度的放松,引發寶寶的身體後傾。出現後踏步反應,需要提醒的是。成人的放松在力度、時間、空間上一定都是适度的,不能無限制地放松,避免引發意外傷害
17月齡親子遊戲
【遊戲一】
名稱:請你走進我的生活
的:感受親子交社的樂趣,提開寶室的社會化,發展其語言能力。
方法:這可以成為家長常态的育兒行為,即家長在做什麼事情時,向寶寶描述自己的動作。比如,家長在擦桌子時,就可以邊做邊說:“打開小毛巾,攤在手掌心,擦擦桌子面,擦擦桌子腿。”這不但能讓孩子将語言符号和動作建立聯系,促進語言發展;同時,也讓他參與到真正的生活中。他要是想協助家長做點事情,那正是培養他自理能力的好時機。
【遊戲二】
名稱:蕩秋千
目的:促進寶寶随着身體的變化建立方向感,增強平衡能力。
方法:建議家長常常帶着寶寶去蕩秋千,因為當寶寶蕩秋千的時候,随着速度的加快,大腦不僅需要對腿、身體的一起一伏、位置變化進行調整,還要有方向感,知道自己在哪裡、地面在哪裡、哪裡是高處,這對于寶室中衡感的訓練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8月齡親子遊戲
【遊戲一】
名稱:帶路回家
目的: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增進自信心,增加運動樂趣。
方法:寶寶還不認識路。家長帶他出門時,可以有意識地向他指點家門口的标志物,讓孩子學認識自己住的小區、樓、單元門,直到家門。請他為家長帶路回家。帶錯不要緊,應馬上更正。如果寶寶經常外出的話,很快就能認得回家的路了。
【遊戲二】
名稱:旋轉木馬
目的:促進寶寶随着旋轉與高低變化增強身體調節能力,提高平衡能力。
方法:建議家長常常帶着寶寶去坐旋轉木馬,木馬旋轉及高低變化都會調動寶寶自身的調節能力。在比較熟悉之後,建議寶寶眯着眼睛坐旋轉木馬,避免視覺收集信息,訓練寶寶靠身體知覺自身的變化并進行調節。如果沒有坐旋轉木馬的便利條件,普通的公共汽車也有同樣的功能。
親子遊戲
10月齡
【遊戲一】
名稱:玩套環
目的:訓練手眼協調能力,進行數學啟蒙。
方法:
(1)爸爸媽媽與寶寶面對面坐好,在寶寶面前出示套環的玩具,示範将環套在軸上。邊把套環套上邊數:“1個,2個,3個…”全部套完後,再一個個邊數邊取出來。引導寶寶自己學着操作,爸爸媽媽在旁邊配合。
(2)也可以用倒扣的套杯來做,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如同搭積木一樣逐漸堆高。
【遊戲二】
名稱:都是“燈”
目的:運用詞的概括作用發展思維,提高對言語的理解力。
(1)教寶寶認識各種各樣的燈。它們的大小、形狀、顔色、所在位置都是不同的,如台燈、吊燈、壁燈、紅色燈、綠色燈、日光燈等。爸爸媽媽不論指哪盞燈,都應該說:“這是燈。”并将燈打開再關上,使他了解燈的共同特點。訓練一段時間後,問寶寶:“燈呢?”啟發他指出所有的燈。
(2)以此類推,教寶寶理解“球”“鞋子”等詞的意義。
【遊戲三】我會翻書啦
給孩子不易撕壞的硬皮書、塑料書或布書,讓孩子練習翻書頁。通過擺弄玩具,判斷物體的形态,發展手指的觸覺和動作,促進手眼協調和準确性。每次練習5分鐘左右,每天1次。
11月齡
【遊戲一】
名稱:常見物品的認知
目的:增加認知量
方法:爸爸媽媽和寶寶在家裡可以經常學習認識家裡常見的物品,如電視機、皮球、水杯、椅子、桌子、鞋子、電腦、蘋果、香蕉、波蘿等,随時随地告訴寶寶他所接觸的是什麼東西,逐漸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
【遊戲二】 移紙取物
做這個遊戲時,媽媽抱着寶寶坐在桌邊,桌上放一個色彩鮮豔的玩具,讓寶寶先玩一會兒。然後,媽媽用一張透明的紙或塑料袋,放在玩具上面将玩具擋住,使寶寶看得見但拿不到。寶寶伸出去的手隻能碰到紙。這時媽媽開始教寶寶将紙向左或右移開,然後拿到玩具。
【遊戲三】
指着燈或門讓孩子看,同時說“燈”或“門”,每天練習至少5~6次。當孩子聽到“燈”會看着燈時,握住孩子的手教他用手指,如燈在哪?電視在哪?可将燈打開、再關閉或更換電視頻道,引起孩子的興趣。要一個一個地學,不要同時認識幾個,以免造成混淆。目的是引起孩子對認識、了解周圍物品的興趣及學習用動作回答。
12月齡
【遊戲一】
名稱:蓋子配對
目的:模仿蓋蓋子的動作,掌握物體之間以及物體特性之間的最簡單的聯系,發展最初的思維活動。
準備:選擇大小不同的3~4個帶蓋子的塑料杯,每個杯子裡,有不同的小玩具,如木珠、小積木等。
方法:在寶寶學會蓋蓋子的前提下,爸爸媽媽将蓋子反着放,讓寶寶去蓋上,引導寶寶将蓋子反過來蓋在杯子上,也可以同時出示2~3個杯子,讓寶寶把大小不同的杯子蓋上相應的蓋子。寶寶在反複蓋上、取下後,最終選中合适的那個時候,爸爸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
【遊戲二】
名稱:學習指認五官和手、腳、胳膊、腿等身體主要部位
目的:培養積極探索的能力,豐富認知。
方法:此階段大部分寶寶會認鼻子、嘴巴、耳朵,此時要繼續教他認識其他部位。在教每個部位的同時,要注意語速要慢,讓寶寶看到爸爸媽媽說話的嘴形,逐漸引導寶寶學習用簡單的字來表達。
【遊戲三】我知道
與孩子一起玩小動物、交通工具等形象玩具,讓孩子認識玩具的名稱。玩玩具時成人邊示範表演簡單的動作,邊說出玩具的名稱,經反複訓練,使孩子能根據問話指出相應的玩具。也可用手擋住他的眼睛,将玩具換個地方,放開手再讓孩子去拿這個玩具,如果孩子能拿對這些玩具,說明他理解玩具的名稱并記住了這些玩具特征。每次5分鐘,每周1~2次。
親子遊戲
6月齡
【遊戲一】
寶寶最喜歡玩藏貓貓遊戲,媽媽可以當着寶寶的面,用大毛巾或床單把自己蒙上(全身罩住),讓寶寶尋找藏起來的媽媽。媽媽不時地探出頭來,并不斷地喊寶寶的名字“寶寶-寶寶-”。讓寶寶意識到媽媽的聲音,直到他向你爬過來。當寶寶發現媽媽時會感到很興奮,而且這樣做也會讓他把媽媽的聲音和形象聯系起來。
遊戲目的:幫助寶寶對客體永存的理解,培養寶寶的分析判斷能力,增進親子之情。
【遊戲二】
可以放節奏感強的音樂讓寶寶聽,再給寶寶拿一個帶柄的塑料玩具,讓寶寶在桌子上敲擊;同樣,還可以在寶寶手裡放兩塊積木,随着音樂節奏不斷的敲打兩塊積木。
遊戲目的:發展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節奏感。
7月齡
【遊戲一】寶寶這個時期特别喜歡用手指摳洞洞,如果家中的地墊是泡沫塑料鑲嵌的,大人可以把鑲嵌的花紋壓下,讓寶寶伸食指到洞裡摳花紋。寶寶最喜歡玩電視機的遙控器,平時沒開電視的時候,可以讓寶寶用食指壓按按鍵,偶爾開電視的時候也可以讓寶寶去按一下,當他看見電視屏幕變亮他會很驚訝。
遊戲目的:可以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幫助寶寶理解因果關系。
【遊戲二】媽媽将幾個小玩具或小物品放在一個小口袋裡,像變魔術一樣,故作神秘的将東西取出,并上下左右的看一看,然後拿給寶寶看,媽媽說:“哦,這是小汽車,一輛紅色的小汽車,它有四個輪子。”媽媽一邊說一邊指給寶寶看她說話的部位。随後,媽媽再拿出另一個玩具引起他的興趣,引導寶寶将玩具翻過來、翻過去的仔細觀察,媽媽給寶寶簡單介紹玩具。
遊戲目的:能提高寶寶的觀察力,激發他對小物品的興趣,滿足寶寶的探求欲望。
8月齡
【遊戲一】
媽媽把一個娃娃和一個盒子放在寶寶面前。然後,媽媽當着寶寶的面把娃娃放在盒子裡,蓋上盒蓋,問寶寶:“娃娃哪兒去了?你來找找看。”寶寶如果能将娃娃找出來,媽媽要及時誇獎他。如果寶寶找不出娃娃,媽媽可以一邊移動盒子,一邊對寶寶說:“娃娃不見了,盒子裡有什麼呢?”引導寶寶将娃娃找出來。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觀察力,進一步幫助他理解物體永存的概念。
【遊戲二】
媽媽拿一張白紙放在桌子中間,讓寶寶一隻手扶着白紙,另一隻手握筆(開始的時候允許寶寶用手掌握筆,媽媽不需過多幹涉,以後逐漸過渡到讓他用手指握筆。)媽媽先做示範,在紙上畫線條,然後讓寶寶自己随意去畫。寶寶能在紙上劃出一條長線,哪怕隻有一個小點,寶寶都會很高興。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可以引導寶寶在紙上留下痕迹,為以後畫畫、寫作做準備。
9月齡
【遊戲一】媽媽将兩隻帶繩的小環,挂在略高于寶寶的地方,讓寶寶扶着物體踮起腳尖抓夠小環。媽媽還可以将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櫃子上逗引寶寶去拿,鼓勵他踮起腳尖抓夠他想要的玩具。
遊戲目的:增強寶寶小腿的力量,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遊戲二】媽媽拿一輛寶寶喜歡的小汽車,給他演示推拉小汽車。然後,媽媽和寶寶一起用積木搭建一個大的“山洞”,在一定的距離外,媽媽先推動小汽車,讓小汽車從“山洞”穿過。幾次示範後,讓寶寶自己練習推汽車過“山洞”。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可以提高寶寶動作的目的性和準确性,增強空間感。
四月齡
名稱:翻身打滾
目的:鍛煉身體的協調性,提升平衡能力,學習翻身技能。
方法:從仰卧到側卧到俯卧,再從俯卧到仰卧,俗稱“打滾”。打滾是最初的主動性位移,也是最低重心的位置移動。它不僅能促進頭、頸、軀體、四肢肌肉活動的協調,鍛煉大肌肉的靈活性,還能增加感官與動作的配合,使視聽探索通過運動定向變得更有效。可邊做動作邊說兒歌:“翻餅烙餅,寶寶吃餡餅。翻過來,掉過去,寶寶笑。”最後“笑笑”的時候可以在寶寶的腋窩、脖子或肚皮上搔搔癢。
音樂指揮家
4個月的寶寶能夠區分音高,6-7個月的寶寶能夠區分簡單的曲調,建議家長多給寶寶聽一些優美、歡快、舒緩的曲子。
名稱:奔赴四方
目的:刺激前庭器官,促進平衡能力和空間知覺發展。
方法:媽媽抱起寶寶,一手托住他的臀部,一手摟着他的腋下,讓他向外可以看到整個環境,然後媽媽開始像馬一樣跑來跑去。在遊戲過程中,寶寶會因為看到“畫面”不斷在改變,而感覺到很新鮮。起先不要太快,甚至可以隻在一個小地方做,慢慢地将活動的範圍擴大。
▲四個月寶寶适合的玩具:
可捏響的塑料玩具
撥浪鼓、嘩鈴棒、小鬧鐘、八音盒等發聲玩具
顔色鮮豔的小襪子,小絲巾和圖畫卡片
彩圈、軟布球
兒童安全活動鏡
地闆健身器
五月齡
【遊戲一】
名稱:照鏡子
目的:培養愉快的情緒。
方法:媽媽面對鏡子抱寶寶,讓寶寶認識鏡子中的自己:“這是寶寶,給寶寶親親,恩!真棒!再親親,好!再親親吧!”隻要寶寶高興,每天都可以進行這個活動,等寶寶看到鏡子就知道親鏡子中的自己,再讓寶寶和鏡子中的自己頂頂頭。
【遊戲二】
名稱:肢體語言表達
目的:初步掌握手語并理解其含義。
方法:
(1)“次迎歡迎”。家裡來了朋友,爸爸媽媽可以邊做拍手的動作邊
說:“歡迎歡迎!”同時也對寶寶說:“寶寶,叔叔阿姨來咱們家做客,我們歡迎歡迎他們吧!”說完可以協助寶寶的雙手,使寶寶逐漸學會并理解“歡迎”的禮貌用語。
(2)“再見”。爸爸媽媽帶寶寶在戶外準備回家時,可以告訴寶寶:“我們該回家了,跟小朋友們說再見吧!”此時,可扶着寶寶的手,向其他小朋友搖手說“再見”。除此之外,爸爸上班時,也可以讓寶寶跟爸爸搖手再見。時間長了,寶寶就能夠自己搖手表示再見了。
【遊戲三】
名稱:注視活動的物體
目的:訓練視覺跟蹤能力和運動視力。
方法:
(1)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抱寶寶到室外觀察行人或行駛的汽車或小貓、小狗以及嬉鬧中的小朋友。在觀察的同時,要及時給寶寶做出語言解答,更好地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
(2)每天玩一玩帶響的或者會動的玩具(皮球、電動小車、發條小玩具等),或者觀看正在飛的鳥和昆蟲,均能激起寶寶“追視”的興趣。這不僅能鍛煉寶寶視焦距的調焦能力和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範圍。
【遊戲四】
名稱:一定要抓住它
目的:發展獨立意識,培養獨立自主的個性品質,提升手眼協調能力。
準備:乒乓球、小玩具、圖片、小飾物等小東西。
方法:
(1)在家裡找些小巧玲珑的東西,如香包、小絨球、小皮包、湯匙等,形狀和顔色盡量多樣化,以吸引寶寶的注意。玩的時候,将這些東西在寶寶眼前晃動,等寶寶抓到時,就要誇張地贊賞他一番:(2)展現的方位也要常變換:有時遠一點,有時近一點;有時高,有時低;有時左,有時右。這樣可提高寶寶的興趣,也有利于用手智能的均衡發展。
提示:在一開始,寶寶伸手抓取的方位,可能會和物體的位置産生一些偏差,在他的大腦功能還不足以勝任這項工作以前,是需要不斷學習和耐心等待的,一般情況下,寶寶到6~7個月大時就會準确起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