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脾胃學說”的創始人,其所創立的許多經典方劑,流傳至今,仍倍受歡迎,比如十大名方之一的補中益氣湯,是東垣老人耗費不少心血琢磨出來的,此方看似簡單平和,卻是配伍精當、獨具特色、屢起沉疴。東垣老人的這個名方,背後其實還蘊藏着不少秘密,今且聽聽國醫大師李士懋的解析!
李東垣創立此方時,是用于治療疫病流行的。李東垣所處的年代,正值宋金元戰亂,饑荒連年,疫病流行,李東垣于《内外傷辨》中雲:“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而不絕。都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兩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且大梁、東平、太原、鳳翔病傷而死,無不然也。可見疫病流行,夭枉之慘烈。惜醫者不識,誤作傷寒表實之證治之,醫殺之耳。李東垣指出,此“皆由中氣不足,乃能發生耳”,創補中益氣湯治之。
1、嬗變
後世關于補中益氣湯的應用發生了嬗變,已非治疫,而是多用于以下3種情況。
(1)治虛人外感,扶正祛邪;
(2)用于因氣虛而定期反複發熱者,用甘溫以除熱;
(3)用于脾虛中氣不足的内傷雜證,如倦怠、乏力、頭沉、胸悶氣短、脘腹脹滿、食谷不馨、自汗畏風、易緻外感、九竅不利、便溏白帶、脈弱舌淡等。
2、組成
黃芪,病甚勞役、熱甚者一錢;甘草炙以上各五分;人參去蘆,三分,有嗽去之。以上三味,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當歸身二分、酒焙幹或日幹,以和血脈。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導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乃可,若獨用為瀉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氣上騰而複其本位,便是行春生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白術三分,除胃中熱利腰脊間血。
上藥 口父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後一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渣,食遠稍熱服。如傷之重者,不過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權主加減法治之。
3、方義
氣虛發熱的病機,關鍵在于脾虛不能制下焦之火,導緻陰火上沖。所以治此陰火,法當健脾升清。方以黃芪、人參、白術、甘草健脾益氣,補肺固表,升陽舉陷,培土以制陰火。當歸和血,陳皮理氣防滞。脾以升為健,用升麻、柴胡者,升舉脾之清陽,脾氣複而陰火自斂。
4、氣虛發熱的臨床特點和使用指征
氣虛發熱具有以下特點。
(1)發熱病程可長可短,長者可數月、數年。
(2)間斷發熱,每隔數日或數月發作一次,每次發作可持續三五日或七八日。體溫一般在38℃以下,亦有高達39℃以上者;亦有僅是自覺發熱症狀,體溫不高者。
(3)每次發作,一般都有明顯誘因,或煩勞,或外感。經雲:“陽氣者,煩勞則張。”勞,包括勞心、勞力、房勞;煩,指情緒波動,或休息不好,易于發作。至于外感因素,另論。
(4)一日之中,多于晨起日升至午前為著,因陽氣虛,不能固于其位而易升浮,上午正當陽升之時,故陽易升浮而熱著。
(5)伴有氣虛的症狀,如倦怠肢困,精神不振,心慌氣短,自汗畏風等。所畏之風,非室外曠野之風,乃畏戶牖縫隙之風。
(6)脈虛,這是判斷氣虛發熱的關鍵指征。所謂脈虛則正虛,然正虛又有陰陽氣血之分。一般而言,陰虛脈細數,且伴虛熱之征;陽虛者脈微細,伴寒象;血虛者,一般都兼有氣虛、陽虛,伴不華、不榮之象,脈多細無力;氣虛者脈虛,伴氣虛之見症。氣虛之脈,主要特征是脈沉取無力。其無力的程度,有輕重之别,輕者吾稱之為脈減或遜,明顯者稱沉取無力。其脈位可沉可浮,因氣虛無力鼓蕩氣血,故脈可沉,虛的程度較輕者,脈亦可不沉。若脈浮而按之無力者,乃氣虛而浮動之象,此時于益氣升陽方中加收斂之品,防其脫越,常于方中加白芍,重者加山茱萸、五味子。至于脈見弦、滑、數者,隻要沉取無力,皆以虛看。脈的分部,若寸部無力,乃清氣不升;關脈無力,乃肝脾虛;尺部無力,屬腎氣虛,或腎陽虛,再結合其他三診來斷。脾虛則百病由生,而補中益氣湯乃健脾益氣之代表方,故應用甚廣。此處所言,僅限于甘溫除大熱者。
5、關于氣虛發熱與外感發熱的讨論
李東垣将内傷發熱與外感表證發熱截然分開,并著《内外傷辨惑論》詳辨之。
若典型的外感發熱,屬實證;典型的内傷發熱屬虛證,當然不能混淆。但虛人外感而熱,與純為氣虛發熱者,就難以區分。我們常見體虛而外感發熱者,予補中益氣湯加紫蘇葉或荊芥、生姜治之,其效頗彰。正虛或占八九,表邪或占一二,這種虛人外感發熱能與氣虛發熱截然區分嗎?
表證的特點之一是惡風寒,但氣虛發熱者亦惡風寒,所以李東垣于《内外傷辨·辨外感八風之邪》中曰:“或有飲食勞役所傷之重者,三二日間特與外傷者相似。”僅從症狀而言,李東垣用了一個“特”字,強調二者特别相似。既然特相似,就難以截然區分。
從發病時間上,外感發熱與内傷發熱有别。内傷發熱可反複發作或十天半月,或一二月發熱一次;而外感發熱,則感邪即熱,無反複發作史。但是正虛之人易于外感,或一二月感冒發熱一次,這與氣虛的反複發熱也難區分。
李東垣描述的氣虛發熱證象白虎,見“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而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李東垣所治者為疫病,現在臨床像這樣典型的少,而以長期反複低熱者多。
氣虛發熱的臨床表現,雖與外感發熱多有相似之處,但鑒别的關鍵在脈,脈可數,亦可浮大洪數,但按之無力者,必屬正虛。正如李東垣于《内外傷辨·暑傷胃氣論》中所雲:“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為辨耳,誤服白虎湯必死。”但是氣虛外感發熱者,亦可見浮大數虛之脈。所以從臨床症狀、發熱時間及脈象三個方面,都難于将二者截然區分,治法方藥上也無根本差異。李東垣所創的補中益氣湯,是純為脾虛而陰火上沖者,并無外邪。方中主要由兩部分藥物組成,一組是人參、黃芪、白術、甘草,健脾益氣;一組是升麻、柴胡,升發脾之清陽,因脾以清陽為健,故用之。一組是當歸,以和血,橘皮以防滞。然升麻、柴胡皆辛味升浮之品,既可升發脾之清陽,又兼有疏達外邪之功,純為脾虛者可用,若氣虛兼有外邪者亦可用。若外邪比重多點,則在升麻、柴胡的基礎上,量加荊芥、紫蘇葉、防風、羌活、生姜一二味即可。通過以上論述,可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純虛的脾虛陰火上沖與虛人外感,在有無外邪的問題上,是難以像《内外傷辨》那樣截然區分的。這樣,也就擴大了補中益氣湯的應用範圍,純虛者可用,正虛外感者亦可用。
關于脈大浮數者,已有氣浮于外的表現,要防其脫越,此時再單純用補中益氣湯就非所宜。當在補中益氣的基礎上加收斂之品,如白芍、五味子、山茱萸等,或加龍骨、牡蛎以潛鎮,防止正氣之脫越。
本文選自《全國中醫學派臨床筆談》(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四平,周計春,楊陽主編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除了止痛藥,這個方子緩解痛風很有效,一定要試試!
便秘怎麼治?各方對各證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