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長安陷入叛軍之手,杜甫不得不帶着一家老小加入了流亡的難民隊伍。當時太子李亨已經在靈武即位,即唐肅宗。杜甫将妻兒安置在廊州羌村(今屬陝西富縣)之後,随即前往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解到長安。詩人失去了自由,又目睹叛軍燒殺搶掠的暴行,悲憤之際,寫下《哀江頭》《春望》等一系列詩篇。在長安期間,杜甫日夜思念着遠在廊州的妻兒,《月夜》就是這種情思的寫照。
詩的開頭說:“今夜廊州月,閨中隻獨看。”在明月高懸的夜晚,詩人在長安舉頭望月,想象着遠在廊州的妻子應該也能看到這輪明月。南朝詩人江淹在《别賦》中說:“閨中風暖,陌上草薰。”“閨中”就是女子的閨房,這裡特指夫人楊氏。詩人特意強調夫人今夜“獨看”,可以想象。在以往歲月中詩人很可能常常與夫人在月圓之夜一起望月。
三、四句說:“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很愛自己的家,在他的詩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他的妻子、兒女。杜甫的長子叫杜宗文,次子叫杜宗武。在教子詩中,他特别提到,宗文不大喜歡讀書,所以他重點教導宗文怎麼管家;宗武喜歡讀書,所以他經常督促宗武讀《文選》。(《宗武生日》)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他寫道:“入門聞号眺,幼子饑已卒。”可見在災荒年間,他還有一個兒子因饑餓而夭折。在《北征》中,他又寫道:“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這說明杜甫至少應該有兩個女兒。《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的寫作時間與《月夜》大體同時,相距不遠,所以這裡說“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指的就是他膝下的這四個子女。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我遠在長安,遙想我的兒子、女兒,他們還都太小,怎麼能夠理解自己母親在閨中獨看月亮,心中思念長安、思會丈夫的情感呢?這是詩人想象子女們在遙遠的廊州,看着他們的母親獨自望月,對着月亮陷入思念,卻不能明白母親為何這麼傷心。杜甫争然把家小安頓在廊州,但隻有妻子獨自撫養着四個孩子,那是多麼艱難多麼不易。她不知道丈夫此時此刻到底是死是活,隻能忍受着孤獨、痛苦、貧寒,暗暗把思念藏在心裡。
詩的五、六句接着說:“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雲鬟”是說子的頭發像雲一樣濃密。月光下本無香霧,但妻子的雲鬟散發出的香氣在月光照耀下,好似形成了香霧一樣。“香霧雲鬟濕”,是指夫人站在月下獨自望月,一直到夜已深,露水打濕了她的頭發,也打濕了頭發裡散發出的香氣。“清輝”指月亮的光輝,“玉臂”是形容夫人的美貌、聖潔。
月光照耀在妻子身上,夜色寒涼。這兩句寫得非常唯美,讓我們想象到一位美麗的女子,站在月光下思念她的丈夫,她的雲鬓高高绾起,被深夜的露水打濕,散發出陣陣的香霧;她在月下久久伫立,光潔的玉臂也漸漸生寒。
杜甫很少寫他的夫人如何美麗,更多是稱呼夫人“老妻”“瘦妻”。比如:“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客夜》)給老妻寫去幾紙書信讓她知曉我難以歸家的苦情吧。“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進艇》)白天帶着老妻去劃小船,看着孩子在江水裡遊泳、洗澡。“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将老妻安頓在鄰縣,一家老小難以團圓。“瘦妻面複光,癡女頭自栉。”(《北征》)瘦妻化妝過後容光煥發,小女則模仿母親自己梳頭打扮。
然而,在《月夜》中,月光下的妻子卻如此美麗,散發着迷人的光彩。要知道,詩人此時此刻被安史叛軍關押在長安,既孤獨又憤懑。而他的妻子兒女遠在北方的廊州,也不知道過得怎麼樣,詩人的心情既迫切又無奈。在這樣一種孤獨、無奈、思念的情境中,“老妻”和“瘦妻”也變得美麗,這是杜甫對親情,對妻子、兒女無比想念的真情流露。
詩人接着說:“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虛幌”指透明的床簾床帏。什麼時候我們兩個人才能坐在一起,看着月光透過窗簾,照在我們的面龐上,照在臉頰的淚痕上?“雙照淚痕幹”與前面的“閨中隻獨看”是遙相呼應的,意思是說什麼時候我們一家人才能團聚,一起舉頭望月?
由于安史之亂,杜甫和家人相隔兩地,音信隔絕而無法團聚。在這首詩裡,詩人表達的不僅是對親人的思念,從深層次來講,也是借一家人的分離,隐喻千萬個家庭的背井離鄉,妻離子散。《月夜》不僅為我們展示了親情的力量,也展示了一代詩聖在那樣一段黑暗的歲月裡,以親情為支撐,渴望平安團聚的信念。杜甫的詩之所以被人們稱為“詩史”,就在于他不僅僅能夠書寫大曆史,也善于書寫一個家庭的“小曆史”,而這樣的“小曆史”正是大曆史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細節與道德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