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一公式總結圓

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一公式總結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1:30:20

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一公式總結圓?選擇性必修1穩态與調節基礎知識填空默寫(每天打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一公式總結圓?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一公式總結圓(選擇性必修1穩态與調節基礎知識填空默寫)1

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一公式總結圓

選擇性必修1穩态與調節基礎知識填空默寫(每天打卡)

第1章 人體的内環境與穩态

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

第 天 時間:    

1.體液包括      (約占   )和     ,其中      構成的液體環境即内環境,主要包括            

2.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     

3.血漿中約90%為水;其餘10%分别是:    (7%~9%),無機鹽(約1%),以及血液運送的其他物質,包括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激素、各種代謝廢物等。(P5)

4.内環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滲透壓、         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

6.滲透壓是指溶液中      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                :溶質微粒越多,即滲透壓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

7.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    =細胞  液滲透壓,其大小主要決定于        兩種溶質的含量,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        

8.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    左右。

9.下列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

①劇烈運動産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質合成(     

②H2O2分解(    

③食物中澱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      

④抗原與抗體結合(     

⑤乳酸與NaHCO3反應 (    

第2節 内環境的穩态

時間:    

1.人體内環境中也有很多緩沖對,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還有HPO4(2-)/H2PO4(-)等。當一定量的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後,内環境的pH仍能維持在一定範圍内。(P9)

2.當            ,或                時,内環境的穩态就會遭到破壞。(P10)

3.内環境穩态的實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内環境穩态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1)

5.目前普遍認為,          是機體維持穩态的主要調節機制。(P10)

6.在分子水平上,存在      的穩态、激素分泌的穩态、酶活性的穩态等。(P11)

7.在細胞水平上,存在        的穩态等;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髒活動的穩态(血壓、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穩态等;在群體水平上,      的變化存在穩态,            也存在穩态。可見,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穩态。穩态已經成為生命科學的一大基本概念。(P11)

自我校對

第1節

1.細胞内液 2/3 細胞外液 細胞外液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2.蛋白質 3.蛋白質 4.細胞通過内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5.酸堿度 溫度 6.溶質微粒 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 7.770 kPa 内 無機鹽 蛋白質 Na+ Cl-

8.37 ℃ 9.①細胞内 ②細胞内 ③消化道 ④内環境 ⑤内環境

第2節

2.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劇烈 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 3.内環境的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保持動态平衡 4.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5.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6.基因表達 7.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種群數量 生态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第2章 神經調節

第1節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

第23天 時間:    

1.人的神經系統就包括    神經系統和    神經系統兩部分。(P16)

2.中樞神經系統包括  (大腦、腦幹和小腦等,位于顱腔内)和    (位于椎管内)。在中樞神經系統内,大量神經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許多不同的      ,分别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樞、腦幹中的呼吸中樞、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等。(P16)

3.

4.外周神經系統包括與腦相連的     與脊髓相連的    。人的腦神經共12對,主要分布在頭面部,負責管理     的感覺和運動;脊神經共31對,主要分布在軀幹、四肢。負責管理     的感覺和運動。此外,腦神經和脊神經中都有支配内髒器官的神經。(P17)

5.傳出神經可分為支配      的神經(      神經)和支配      的神經(      神經)。(P18)

6.支配         的傳出神經,它們的活動不受意識支配,成為自主神經系統。(P18)

7.自主神經系統由             兩部分組成,它們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當人體處于興奮狀态時,      活動占據優勢;而當人處于安靜狀态時,       活動則占據優勢。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以使                  ,使              。(P19)

8.組成神經系統的細胞主要包括             兩大類。(P20)

9.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它由             等部分構成(如圖)。

10.神經膠質細胞是對神經元起    作用的細胞,具有          神經元等多種功能。在外周神經系統中,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    。(P20)

第2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時間:    

1.在        的參與下,機體對     所産生的          ,叫作反射。(P22)

2.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内的某些細胞或組織(如神經組織)感受外界刺激後,由      狀态變為      狀态的過程。(P23)

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     。(P22)

4.反射弧通常由                           組成,一個反射弧至少由  個神經元參與組成;反射活動需要    的反射弧來實現,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環節在        上受損,反射就不能完成。(P23)

5.反射分為             ,前者是在       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條件反射需要      的參與。

6.條件反射使機體具有更強的               ,大大提高了              的能力。(P25)

第3節 神經沖動的産生和傳導

第24天 時間: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是以     (又叫      )的形式    (填“單向”或“雙向”)傳導的。

2.靜息電位表現為      ;主要原因是靜息時      ,使膜外       高于膜内。

3.動作電位表現為      ,産生原因是    ,使興奮部位内側       高于膜的外側。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      

4.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枝,最後每個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作      。(P28)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結構基礎是    

6.突觸的結構包括                  三部分。

7.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  向的,即隻能由上一個神經元的    →下一個神經元的       ,單向傳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興奮在突觸小體中傳遞時信号的轉換是        ,在突觸中信号的轉換是           

9.神經遞質與突觸後膜上的        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          功能;神經遞質的特異性受體的化學本質是     。遞質與受體結合并發揮完作用後的去向是             ,以免持續發揮作用。

10.某些化學物質能夠對神經系統産生影響,其作用位點往往是    。例如,有些物質能促進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速率,有些會幹擾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有些會影響分解神經遞質的酶的活性。興奮劑和毒品等也大多是通過    來起作用的。(P30)

11.可卡因既是一種興奮劑,也是一種毒品,它會影響大腦中與愉悅傳遞有關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利用神經遞質——多巴胺來傳遞愉悅感。在正常情況下,多巴胺發揮作用後會被突觸前膜上的      從突觸間隙回收。吸食可卡因後,可卡因會使      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觸間隙持續發揮作用,導緻突觸後膜上的多巴胺受體減少。(P30)

第4節 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第25天 時間:    

1.大腦的表面覆蓋着主要由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構成的薄層結構——大腦皮層。大腦通過腦幹與    相連,大腦發出的指令,可以通過腦幹傳到脊髓。(P33)

2.躻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皮層的第一運動區内都有它的代表區,而且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    的。下肢的代表區在第一運動區的    ,頭面部肌肉的代表區在    ,上肢的代表區則在兩者之間。(P34)

3.皮層代表區範圍的大小與       無關,與           有關,運動越精細且複雜的器官,其皮層代表區的面積    。對軀體運動的調節支配具有      的特征(頭面部多為雙側性支配)。

4.軀體的運動受      以及        等的共同調控,脊髓是機體運動的低級中樞,大腦皮層是最高級中樞,腦幹等連接低級中樞和高級中樞(如下圖)。(P34)

5.排尿不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      的調控。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    神經興奮,不會導緻膀胱縮小;     神經興奮,會使膀胱縮小。(P35)

第5節 人腦的高級功能

時間:    

1.人的大腦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還具有            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2.      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它包括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全部智能活動,涉及人類的聽、說、讀、寫。(P37)

3.人類的語言活動是大腦皮層某些特定區域相關的,這些特定區域叫    區。大腦皮層言語區的損傷會導緻特有的各種語言活動功能障礙。

4.學習和記憶涉及        的作用以及        的合成。短時記憶可能與              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長時記憶可能與          的改變以及      的建立有關。(P39“小字内容”)

5.人的記憶過程分成四個階段:     記憶、    記憶、    記憶和    記憶,前兩個階段相當于    記憶,後兩個階段相當于    記憶。

6.    也是大腦的高級功能之一。(P39)

7.抗抑郁藥一般都通過作用于    處來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P39“相關信息”)

自我校對

第1節

1.中樞 外周 2.腦 脊髓 神經中樞 3.大腦皮層 身體平衡 水平衡 生物節律 4.腦神經 脊神經 頭面部 軀幹、四肢 5.軀體運動 軀體運動 内髒器官 内髒運動 6.内髒、血管和腺體 7.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機體對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應 機體更好的适應環境的變化 8.神經元 神經膠質細胞 9.細胞體 樹突 軸突 10.輔助 支持、保護、營養和修複 髓鞘

第2節

1.中樞神經系統 内外刺激 規律性應答反應 2.相對靜止 顯著活躍 3.反射 反射弧 4.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效應器 2 完整 結構 功能 5.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 大腦皮層 6.預見性 靈活性 适應性 動物應對複雜環境變化

第3節

1.電信号 神經沖動 雙向 2.外正内負 鉀離子外流 陽離子濃度 3.外負内正 Na+内流 陽離子濃度 局部電流

4.突觸小體 5.突觸 6.突觸前膜 突觸間隙 突觸後膜

7.單 軸突 樹突或胞體 神經遞質隻存在于突觸小泡中,隻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後膜 8.電信号→化學信号 電信号→化學信号→電信号 9.特異性受體 細胞間信息交流 糖蛋白 迅速被降解 回收進細胞 10.突觸 突觸 11.轉運蛋白 轉運蛋白

第4節

1.脊髓 2.倒置 頂部 底部 3.軀體的大小 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 越大 交叉支配 4.大腦皮層 腦幹 脊髓 5.大腦皮層 交感 副交感

第5節

1.語言 學習 記憶 2.語言功能 3.言語 4.腦内神經遞質 某些種類蛋白質 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 突觸的形态及功能 新突觸 5.感覺性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短時 長時 6.情緒 7.突觸

第3章 體液調節

第1節 激素與内分泌系統

第26天 時間:    

1.人們發現的第一種動物激素是      ,它由      分泌。

2.由          分泌的化學物質——激素進行調節的方式,就是激素調節。(P46)

3.填寫下列激素的種類、分泌部位、本質、生理作用及失調時的症狀

分泌腺體

激素名稱

本質

生理作用

分泌失調症狀

靶器官靶細胞

垂體

生長激素

促進生長,主要

過少: 

過多:成人    症,幼兒巨人症

全身細胞

促甲狀腺激素

蛋白質

促進甲狀腺的生長發育,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狀腺

促性腺激素

蛋白質

促進    的生長發育,促進   

性腺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蛋白質

促進腎上腺的生長發育,促進     和______

腎上腺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加速體内物質氧化分解,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過多:甲亢

過少:幼兒呆小症

全身細胞

胰島B細胞

胰島素

蛋白質

促進組織細胞          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

過少:糖尿病

過多:低血糖

全身細胞

胰島A細胞

蛋白質

促進肝糖原分解,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升高血糖

主要是肝髒

下丘腦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蛋白質

促進            

垂體

抗利尿激素

蛋白質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腎小管、集合管

腎上腺皮質和髓質

前者:醛固酮,皮質醇;後者:腎上腺素

前者:調節    代謝和   代謝;後者:提高       能力。

全身細胞

睾丸

性激素

雄性激素

類固醇

促進      的發育和      的生成,      

全身細胞

卵巢

雌性激素

類固醇

第二性征。雌性激素     雌性正常生理周期。

全身細胞

第2節 激素調節的過程

第27天 時間:    

1.寫出下列血糖的來源和去路。(P50)

2.人體内有多種激素參與調節血糖濃度,如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等,它們通過調節有機物的代謝或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間接地提高血糖濃度。    是唯一能夠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P51“相關信息”)

3.當血糖濃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胰島B細胞的活動增強,胰島素的分泌量明顯增加,體内胰島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進血糖進入      進行氧化分解,進入      并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組織細胞轉變為      ;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變成葡萄糖。這樣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減少了血糖的來源,使血糖濃度恢複到正常水平。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的活動增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    ,促進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促進非糖物質轉變成糖,使血糖濃度回升到正常水平。(P51)

4.血糖的平衡還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例如,當血糖含量降低時,下丘腦的某個區域興奮,通過    神經使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另外,神經系統還通過控制甲狀腺和    的分泌活動來調節血糖含量。(P52)

5.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        ,可導緻多種器官功能損害。人類的糖尿病分為1、2兩種類型,    、多尿、    是其共同外在表現。1型糖尿病由胰島功能減退、分泌胰島素減少所緻,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發病。(P52“與社會的聯系”)

6.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        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的調節機制,它對于機體維持    具有重要意義。(P52)

7.研究表明,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通過            來進行的。(如下圖)。(P53)

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過程中,既存在    調節,也存在    調節。

8.人和高等動物體内還有“         軸”“          軸”等,人們将下丘腦、垂體和靶腺體之間存在的這種分層調控,稱為    調節。

9.激素調節具有                                      等特點。(P54~55)

10.臨床上常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内分泌系統中激素的水平,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激素會與靶細胞上的       相互識别,并發生特異性結合,起作用後就    了。

12.激素    (填“能”或“不能”)組成細胞結構,    (填“能”或“不能”)提供能量,    (填“能”或“不能”)起催化作用,而是随體液到達靶細胞,使            發生變化。

13.胰高血糖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在提高血糖濃度上具有    作用;而胰島素則降低血糖,與上述激素的升糖效應相抗衡。

第3節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第28天 時間:    

1.激素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稱為    調節。    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學物質,                        ,也能作為體液因子對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功能起調節作用。    是調節呼吸運動的重要體液因子。(P57)

2.一些低等動物隻有      ,沒有          。(P57)

3.臨床上給患者輸入O2時,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    的混合氣體,以達到刺激呼吸中樞的目的。(P57“相關信息”)

4.無論是酷熱還是嚴寒,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人的體溫總能保持相對恒定,而這種恒定是人體        過程保持動态平衡的結果。(P58)

5.      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在安靜狀态下,人體主要通過        等器官的活動提供熱量;運動時,    成為主要的産熱器官。而    是人體最主要的散熱器官。(P58)

6.人通過      (如排汗、血管的舒縮)和行為性調節(如使用空調、增減衣物)來維持體溫相對穩定。其中,        是基本的調節方式,而        是重要的補充。(P58“相關信息”)

7.請完善下列體溫調節示意圖。(P59)

8.人體内水的來源是         所含有的水和      的水;水的排出有四條途徑,其中    是人體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徑。機體能夠通過調節排尿量,使水的        相适應,以保持機體的水平衡。(P59)

9.Na+的主要來源是    ,幾乎全部由小腸吸收,主要經      排出,排出量      攝入量。(P60)

10.Na+的濃度對于      滲透壓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機體對水和無機鹽的調節,是基于保持細胞外液Na+濃度,即保持細胞外液滲透壓不變。因此,水平衡和鹽平衡的調節過程密切相關,通常稱為        ,主要是通過    完成的。(P60)

11.當人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鹹時,細胞外液滲透壓會升高,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刺激。這個刺激一方面傳至      ,通過産生渴覺來直接調節水的攝入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的        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體内的水分,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趨向于恢複正常。如下圖(P61)

12.當大量丢失水分使細胞外液量減少以及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增加分泌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P61)

13.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調節尿量和      實現的。(P61)

14.人體除丢失水和Na+外,還會丢失K+。K+不僅在維持      的滲透壓上起決定性作用,而且還具有維持心肌舒張、保持心肌正常興奮等重要作用。(P62“小字内容”)

15.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之間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校對

第1節

1.促胰液素 小腸黏膜 2.内分泌器官或細胞 3.蛋白質 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 侏儒症 肢端肥大 性腺 性腺合成 分泌性激素 腎上腺合成 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攝取、利用 儲存 胰高血糖素 垂體合成和分泌相應的激素 水鹽 有機物 機體的應激 生殖器官 生殖細胞 激發并維持 激發并維持

第2節

1.食物中的糖類 肝糖原 脂肪酸等非糖物質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2.胰島素 3.組織細胞 肝、肌肉 甘油三酯 肝 4.交感 腎上腺 5.高血糖 尿糖 多飲 多食 6.反饋調節 反饋調節 穩态 7.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 TRH TSH 分級 反饋 8.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 下丘腦—垂體—性腺 分級 9.微量和高效 通過體液運輸 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作為信使傳遞信息 10.内分泌腺沒有導管,内分泌細胞産生的激素彌散到體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傳遞各種信息 11.特異性受體 失活 12.不能 不能 不能 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 13.協同

第3節

1.體液 激素 如組織胺、某些氣體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謝産物(如CO2) CO2 2.體液調節 神經調節 3.CO2 4.産熱 散熱 5.代謝産熱 肝 腦 骨骼肌 皮膚 6.生理性調節 生理性調節 行為性調節 7.舒張 增多 收縮 減少 8.飲水 食物中 代謝中産生 腎排尿 排出量 攝入量 9.食鹽 腎随尿 幾乎等于 10.細胞外液 滲透壓調節 腎

11.大腦皮層 抗利尿激素 大腦皮層 抗利尿激素 12.醛固酮 13.尿的成分 14.細胞内液 15.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這種情況下,體液調節可以看做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第4章 免疫調節

第1節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第29天 時間:    

1.免疫系統主要包括                    。(P66)

2.免疫細胞包括                (淋巴細胞又分為            );免疫活性物質包括          ,B細胞在    分化成熟,T細胞在    中分化成熟。(P66)

3.             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因此,這些細胞統稱為      細胞。(P68)

4.抗體由     産生,化學本質是     

5.      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免疫系統的三大功能是                  ,其中      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P69)

第2節 特異性免疫

時間:    

1.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也帶有各自的身份标簽,當它們侵入人體後,能被免疫細胞識别出來。免疫細胞是靠細胞表面的    來辨認它們的。(P71)

2.當流感病毒突破了機體的前兩道防線,第三道防線的“部隊”就會緊急動員起來,産生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的“作戰部隊”主要是衆多的    。(P71)

3.B細胞激活後可以産生抗體,由于抗體存在于體液中,所以這種主要靠抗體“作戰”的方式稱為    免疫。(P72)

4.完善下列體液免疫過程示意圖。(P72)

5.當病原體進入細胞内部,就要靠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來“作戰”,這種方式稱為    免疫。(P73)

6.結核杆菌、麻風杆菌等,是寄生在宿主細胞内的,而抗體不能進入宿主細胞。所以,當病毒或一些寄生細菌侵入機體細胞時,就靠    。(P73)

7.請完善下列細胞免疫基本過程示意圖。(P73)

8.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實現都離不開信号分子(如神經遞質、激素和細胞因子等),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與    接觸。受體一般是    分子,不同受體的結構各異,因此信号分子與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P74)

9.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離不開輔助性T細胞的輔助,可見      細胞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都起着關鍵的作用。體液免疫中産生的抗體,能消滅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而消滅侵入細胞内的病原體,要靠    免疫将靶細胞裂解,使病原體失去藏身之所,此時體液免疫就又能發揮作用了。可見,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對機體穩态的調節。(P74)

第3節 免疫失調

第30天 時間:    

1.      的機體,在           時,有時會發生引起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      ,這樣的免疫反應稱為過敏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叫做     

2.有些人在接觸過敏原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B細胞會活化産生抗體。這些抗體    在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如肥大細胞)的表面。當相同的    再次進入機體時,就會與吸附在細胞表面的相應抗體結合,使這些細胞釋放出    等物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多,最終導緻過敏者出現皮膚紅腫、發疹、流涕、打噴嚏、哮喘、呼吸困難等症狀。(P77)

3.如果自身免疫反應對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并出現了症狀,就稱為    病。常見的自身免疫病還有                等。(P78)

4.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機體免疫功能        而引起的疾病。該病分為兩類,一類是由于遺傳而生來就有免疫缺陷的,叫作        ,如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該病是由與淋巴細胞發育有關的基因突變或缺陷引起的,患者多為新生兒和嬰幼兒,他們存在嚴重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缺陷,任何一種病原體感染,對他們都是緻命的。另一類是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作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大多數免疫缺陷病都屬于        。(P79)

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IV)能夠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侵染        。(P79“思考·讨論”)

6.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    傳播、    傳播和    傳播。(P80)

第4節 免疫學的應用

第31天 時間:    

1.疫苗(vaccine)通常是用        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P82)

2.2006年,        疫苗獲得美國的批準。該疫苗可以預防由HPV引起的幾種子宮頸癌,是世界上第一個預防癌症的疫苗。(P82)

3.每個人的細胞表面都帶有一組與别人不同的蛋白質——        ,也叫人類白細胞抗原,簡稱HLA。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     的HLA是否一緻或相近。(P84)

4.        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給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了希望。然而,除了存在免疫排斥的問題,            也是世界各國在器官移植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P84)

5.免疫學在臨床實踐上的應用,除了      ,還包括          。(P85)

自我校對

第1節

1.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 2.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 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 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等 骨髓 胸腺 3.B細胞 樹突狀細胞 巨噬細胞 抗原呈遞 4.核糖體 蛋白質 5.皮膚、黏膜 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後獲得的,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6.免疫防禦 免疫自穩 免疫監視 免疫防禦

第2節

1.受體 2.淋巴細胞 3.體液 4.B細胞 特定分子 記憶B 抗原呈遞 輔助性T 5.細胞 6.細胞免疫 7.輔助性T 記憶T 體液 8.受體 蛋白質 9.輔助性T 細胞

第3節

1.已免疫 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 免疫反應 過敏原 2.吸附 過敏原 組織胺 3.自身免疫 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 4.不足或缺乏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獲得性 獲得性免疫缺陷病 5.輔助性T細胞 6.性接觸 血液 母嬰

第4節

1.滅活 減毒 2.人乳頭瘤病毒(HPV) 3.組織相容性抗原 供者與受者 4.免疫抑制劑 供體器官短缺 5.免疫預防 免疫診斷 免疫治療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1節 植物生長素

第32天 時間:    

1.達爾文根據實驗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後,就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P91)

2.鮑森·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産生的“影響”可以透過    傳遞給下部。(P91)

3.拜爾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由于尖端産生的影響在其下部      造成的。(P91)

4.溫特的實驗進一步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确實是由          引起的。溫特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并把這種物質命名為    。(P92)

5.植物體内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除IAA外,還有            等。(P92)

6.由植物體内産生,能從産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    ,稱作植物激素。(P92)

7.向光性原理:胚芽鞘    産生生長素(與光照無關);單側光刺激時,胚芽鞘    感受單側光刺激,并将産生的生長素在          運輸,再向下      運輸,從而使      生長素分布得多,生長得快,       生長素分布得     ,生長得慢。即向光性外因是      刺激,内因是            

8.有學者根據一些實驗結果提出,植物向光性生長,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某些          分布不均勻造成的。(P92“相關信息”)

9.植物體内    (填“有”或“沒有”)分泌激素的腺體。

10.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有              ,在這些部位       可轉變成生長素,在多數部位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     運輸,即從       運到         (屬于跨膜運輸中的    運輸), 而在    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        進行        運輸。

11.生長素多分布在      的部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處。(P93)

12.當缺乏氧氣或有呼吸作用抑制劑時,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的速度将     

13.在植物體内,生長素的細胞水平上起着促進        、誘導      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則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如促進側根和不定根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等。(P93)

14.生長素首先與        特異性結合,引發細胞内發生一系列信号轉導過程,進而誘導特定        ,從而産生效應。(P93“小字内容”)

15.生長素所發揮的作用,因    、植物細胞的                  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P94)

16.一般情況下,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    時則會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    ,衰老細胞則比較    ;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也不一樣,如:根        莖。(P94)

第2節 其他植物激素

第33天 時間:    

1.列表比較幾種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分布

主要作用

主要應用

赤黴素

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種子

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長相對旺盛的部位

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促進種子              

促進矮生性植物長高;解除種子休眠

細胞分裂素

主要是    

主要分布在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部位

促進細胞分裂;促進芽的分化、側枝發育和葉綠素合成

保持蔬菜鮮綠,延長儲藏時間

脫落酸

根冠、萎蔫的葉片等

将要脫落或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多

抑制細胞分裂;促進氣孔    ;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維持種子    

使棉葉在棉鈴成熟前脫落

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分布

主要作用

主要應用

乙烯

植物體各個部位

各器官中都存在

促進果實    ;促進開花;促進葉、花、果實脫落

催熟

生長素

芽、幼嫩的葉和發育中的    

主要分布在     的部位

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促進側根和不定根的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

除草劑;促進扡插枝條生根;培育無子果實;棉花保鈴

2.科學家發現,除了上述五類植物激素,植物體内還有一些天然物質也起到調節生長發育的作用。其中,油菜素内酯已經被正式認定為第六類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進莖、葉細胞的        ,促進花粉管生長、種子    等。(P97“小字内容”)

3.一般來說,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通過調控細胞    、細胞    、細胞    和細胞    等方式實現的。(P97)

4.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                    。例如,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二者協調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表現出    作用。(P98)

5.當生長素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時,就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過來會    生長素的作用。(P98)

6.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時存在着多種植物激素,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往往不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含量。例如,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黴素的比值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    ,比值較低則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P98)

7.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種激素的調節還往往表現出一定的    性。(P99)

第3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時間:    

1.由      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      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生長素類似物也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            等優點。(P100)

2.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很多,我國目前正在使用的就有幾十種。不過,從分子結構來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            與植物激素類似,如      ;另一類分子結構與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生理效應,如          等。

3.用赤黴素處理大麥,可以使大麥種子無須發芽就可以産生    。(P101“思考·讨論”)

4.可以延長馬鈴薯、大蒜、洋蔥儲藏期的    (抑制發芽)可能有副作用。(P101“思考·讨論”)

5.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營養物質,也不是萬靈藥,隻有配合      等措施,适時施用,才能發揮效果。(P102“相關信息”)

6.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繁多,在生産上首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還要綜合考慮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調節劑殘留、價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對于某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來說,施用    、時間、    以及施用時植物的生理狀态和氣候條件等,都會影響施用效果,施用不當甚至會影響生産。(P102)

7.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有時需要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    。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P102“科學方法”)

8.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插條的方法:浸泡法:要求溶液濃度較低,處理幾小時至一天,最好在    和空氣    較高的地方;沾蘸法:把插條基部在濃度    的藥液中蘸一下(約5 s),深約1.5 cm即可。(P103“探究·實踐”)

第4節 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第34天 時間:    

1.在自然界中,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衰老,等等,都會受到光的調控。植物的向光性生長,實際上也是植物對    的反應。光作為一種    ,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P106)

2.光敏色素主要吸收        。植物體内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可以認為,環境中的紅光、藍光,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來說,是非常關鍵的。(P106“相關信息”)

3.光敏色素是一類    (色素—蛋白複合體),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其中在分生組織的細胞内比較豐富。在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内,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      (如圖)。(P106)

4.除了光,溫度、重力等環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P106)

5.有些植物在生長期需要經曆一段時期的低溫之後才能開花。這種經曆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的作用,稱為      。冬小麥、冬大麥、蕙蘭等就是這樣。(P107“思考·讨論”)

6.随着季節輪回、氣溫周期性變化,植物發芽、開花、落葉、休眠,生命活動的節奏追随着季節的步伐。随着晝夜交替,氣溫午高夜低,植物的代謝也會有旺盛和緩慢之分。此外,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    決定的。    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環境因素。(P107)

7.“澱粉—平衡石假說”是被普遍承認的一種解釋重力對植物生長調節的機制。這種假說認為,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體内一類富含“澱粉體”的細胞,即    細胞來實現的。(P108“小字内容”)

根尖中的平衡石細胞示意圖

8.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      調節共同完成的。(P108)

9.植物細胞裡儲存着全套基因,但是某個細胞的基因如何表達則會根據需要作調整。植物的生長、發育、繁殖、休眠,都處在基因适時        的調控之下。(P108)

10.對于多細胞植物體來說,細胞與細胞之間、器官與器官之間的協調,需要通過激素傳遞信息。激素作為      ,會影響細胞的基因表達,從而起到調節作用。同時,激素的産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P108)

11.在個體層次,植物生長、發育、繁殖、休眠,實際上,是植物響應環境變化,調控基因表達以及激素産生、分布,最終表現在        水平上的變化。(P108)

自我校對

第1節

2.瓊脂片 3.分布不均勻 4.一種化學物質 生長素 5.苯乙酸(PPA)、吲哚丁酸(IBA) 6.有機物 7.尖端 尖端 尖端 橫向 極性 背光側 向光側 少 單側光 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8.抑制生長的物質 9.沒有 10.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 色氨酸 極性 形态學上端 形态學下端 主動 成熟 輸導組織 非極性 11.生長旺盛 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組織、形成層、發育中的種子和果實 12.減慢 13.細胞伸長生長 細胞分化 14.生長素受體 基因的表達 15.濃度 成熟情況 器官的種類 16.過高 敏感 遲鈍 大于 大于

第2節

1.萌發 開花 果實發育 根尖 關閉 休眠 成熟 種子 生長旺盛 2.擴展和分裂 萌發 3.分裂 伸長 分化 死亡

4.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适應 協同 5.抑制

6.相對 雌花 7.順序

第3節

1.人工合成 調節作用 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 2.分子結構 生理效應 吲哚丁酸 α­萘乙酸(NAA)、矮壯素

3.α-澱粉酶 4.青鮮素 5.澆水、施肥 6.濃度 部位 7.預實驗 8.遮陰 濕度 較高

第4節

1.光刺激 信号 2.紅光 遠紅光 3.蛋白質 生物學效應 光敏色素 特定基因的轉錄 5.春化作用 6.溫度 重力

7.平衡石 8.環境因素 9.選擇性表達 10.信息分子 11.器官 個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