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早期乳腺腫瘤預後很好,規範治療後可以長期存活,很多人将其當成一種慢性病。但抗擊乳腺腫瘤是一場持久戰,無論哪種治療方式,都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因此,複查,對于乳腺患者來說,是極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那麼治療結束後,什麼情況下患者該複查呢?需要複查什麼呢?
複查随訪的意義是什麼?
對于患者而言,定期随訪複查是通往幸福健康路上重要的“秘籍”之一。
惡性腫瘤的治療絕不是一切了之。我們知道,腫瘤之所以會危及健康和生命,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複發和轉移。
複發是指的原發部位(有時也包括其他部位)再出現類型相同的癌組織,轉移是指的遠隔部位出現轉移病竈,比如乳腺癌可能出現的遠處轉移部位包括骨、肺、肝等。所以,複發是個時間概念,是經過一段時間再次發現腫瘤;轉移是個空間概念,是在原發腫瘤的部位之外,還有其他部位;兩個不同的衡量體系會有交叉的時候。
而定期複查能夠幫助患者把握身體狀況,對于一些潛在的威脅,實現早發現早治療,同時也是及時與醫生取得有效溝通的快捷途徑,便于對不良反應進行及時處理。
什麼時間複查?多久查一次?
每位患者都必須明确,在腫瘤治療結束後,不論身體是否有不适,都應該定期複查。
一般來說,距離治療時間越近,複查的間隔應該越短,且複查應該是終身的。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建議患者:
1)術後2年内,一般每3個月随訪1次;
2)術後3~5年,每6個月随訪1次;
3)術後5年以上,每年随訪1次,直至終身;
4)如有異常情況,不局限于複查時間,應當及時就診。
注:因患者個體情況不同,具體複查時間請謹遵醫囑。
提醒
術後有輔助化療的患者,應該是輔助化療全部完成後再開始第一次全身複查,并且根據首次複查時間,往後算3個月做第二次複查,以此類推。
複查時間為什麼這麼安排?
這一複查時間安排,是和乳腺癌複發轉移的特點相關的:乳腺癌治療後的2年内,是複發轉移的一個高峰期,因此在第1-2年的時候,複查會比較頻繁,3個月就要複查一次;而5年後相對來講,複發轉移的風險降低了,可以每年複查一次。
複查都查什麼項目?
對于複查的項目,醫生一般會根據患者的病情、患病時間以及之前所做過的檢查酌情開具。一般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做以下項目:
複查這些項目的作用是什麼?
抽血檢查:因為很多乳腺癌是需要化療的,血常規可以了解體内的血細胞狀态,尤其是白細胞、紅細胞、血小闆等;血生化可以及時了解到肝腎有無損傷,以及是否因内分泌治療引起了血脂異常。
乳腺超聲、钼靶、核磁共振成像檢查,用來評估是否腫瘤有局部複發。對于遠處轉移的評估,目前的檢查主要針對乳腺癌容易轉移的遠處髒器,例如骨掃描用來評估有無骨轉移;胸片或肺部CT用來評估有無肺及胸膜轉移;肝髒超聲或腹部CT用來評估有無肝轉移;頭顱CT或核磁共振成像用來評估有無腦轉移。對于乳腺癌複發和轉移的評估,PET-CT也可作為一項選擇。
其他的檢查,包括婦科檢查、骨密度、性激素水平等,如果是接受了内分泌治療的話,也有必要進行。具體的檢查項目需要根據患者的治療和服藥情況來開具。
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就診
除以上幾種情況,其他任何持久性的、異常的、使患者不适的因素,都應該引起患者及家屬足夠的重視。
講了這麼多,主要目的還是想讓大家對乳腺術後複查有一個大緻的了解。具體的複查項目,醫生會在患者就診時,根據病情為患者“量身定制”,患者也可以在複查時,結合自身情況,咨詢醫生是否有必要加開某些檢查。
寫在後面
最後還需要提醒大家,複查頻率和複查内容會根據病情進行調整,所以複查的時候,盡可能到您的主治醫生那裡複查,因為他是最了解您病情的人。
參考文獻:
[1]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9年版)[J]. 中國癌症雜志, 2019, 29(8).
[2]孫強. 乳腺癌術後複查包括哪些内容?[J]. 抗癌之窗, 2017(5):1.
[3]王靖. 關于乳腺癌的複查,你關心的問題全在這裡了[J]. 抗癌之窗, 2019(4):2.
[4]程亦勤, 孟畑. 乳腺癌術後.如何正确對待"定期複查"?[J]. 科學生活, 2021(8):2.
[5]楊青峰. 乳腺癌治療結束,定期複查不可少[J]. 醫師在線, 2019, 9(23):1.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後的科學,不是藥物宣傳資料,更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