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什麼?或許應該先理解下,朋友是什麼。
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情意相投的人。彼此有交情的人,後泛指1、交誼深厚的人。2、明朝時指士大夫對儒學生員之稱。3、特指戀人。
你的朋友圈裡都是朋友嗎?客戶、同事、親戚、同學和一些可以稱得上朋友的人。
朋友圈點贊見人品、評論不回複、屏蔽或三天可見,朋友圈是試金石還是友誼鍊?朋友圈裡還有真朋友嗎?
曾有一段時間特别喜歡刷朋友圈,那時候微商廣告還沒這麼多,每次看到好久不聯系的同學發一些動态或者感悟,都喜歡點贊。 記得有一個關心很好的中學同學,清明節前發了一個朋友圈懷念母親。因為住宿的時候她媽媽經常來好吃的來學校看她,我也常去她家玩,所以跟阿姨關心很好。但後來讀書和生活都在一個城市,關于阿姨生命和離開的消息都是事後得知。那天看到她發的文字,我眼淚水都忍不住出來了,動情地在她的文字下面做了安慰和緬懷,也說了我難過的流淚。具體内容不記得了,但她沒有給我任何回複。當時想寫下文字是回憶起了那段時光,那個溫暖的母親,朋友沒回複我有些不舒服,但是沒有怨言,我想她肯定是難過不回複,而不是沒看見。後來又有一次,她發的關于孩子的開心的消息,我評論了,她還沒回複。再後來,我發現她經常發朋友圈,有認識的熟人給她留言,她有時候回複,有時候不回複。我才明白,哦原來我以為我們關系很好,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她在發的朋友圈,我隻會偶爾點贊,因為我們還有共同的朋友,但很多情況下不想看了,因為我們已經從密友,變成網友,我們的關系已經被時間和距離整得支離破碎了,沒有共事,哪來共情。
這是有朋友關系的朋友圈,而且是好朋友,還有一些關系疏遠的同學或同事,總是朋友圈裡拉票和求贊。而贊過或者留言投票 後,連個裝模作樣的“統一回複,謝謝”都沒有。這種情況,一般我不會第二次。個人覺得,這樣的人要麼太自信要麼太自傲,要麼覺得朋友圈裡得來的支持太廉價,不懂感恩。 還有一些是朋友圈屏蔽人的,這些一般以客戶關系居多,一次兩次的聯系,或許不想讓人窺探私密空間,這個理由還可以理解。 還有一大部分人,把朋友圈當成了大舞台,每天賣力的凡爾賽。今天吃大餐了,今天來健身了,發工資了,出國玩了,老公又發紅包了。一個同事說,她不看朋友圈,看人家過的那麼好,自己過的那麼差 心裡難過。我們安慰她說:曬的頻,死得快。你怎麼知道,她那都是真的呢?沒事兒就當個樂子看看,幹嘛讓别人的生活影響你呢。還有做微商和保險的,你以為人家過的不好,結果人家天天不是美文就是雞湯,票子都是一沓一沓地曬,不僅事業有成,還家庭幸福美滿。
有時候會酸溜溜的跟老公抱怨,你看人家誰誰,每到節日都會收到老公紅包和禮物。老公來一句,她們家的錢難道都分開了嗎?我們有錢你管,想買啥就買啥呗。這話一下子,讓PH值大于7了,終于不再酸溜溜的了。 朋友圈是個啥,發朋友圈的目的是為了啥?就像我寫下這段文字一樣,抒發下情懷,記錄下心情,就是沒有特别的目的,也是有心的。我想,那些發圈,求贊,或回複或不回複,或設置三日可見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劇本。就像我之前,朋友圈人少且不雜的時候,會偶爾發些感慨和感悟,後來人多了,就不抒發代表個人觀點的情懷,隻發和工作相關的東西,也是非必要,不轉發。一些小情懷,小感慨,我會選擇在私人QQ空間裡記錄,因為QQ可以區分工作的和私人的。私人空間裡都是老朋友,發個感慨,互動一下,就像隔空唠嗑一樣,圖片和文字也給自己留下個時間的印迹。 寫到這裡,挺喜歡頭條這些公共平台的,朋友猜不到這裡,也沒客戶要顧忌。
以文會友,把我的故事,帶到你的空間裡,希望能激蕩起那麼一朵朵共鳴的小浪花,這是我們純粹友誼的緣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