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公務員考試需做什麼準備

公務員考試需做什麼準備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4 15:00:37

公務員考試需做什麼準備?公務員考試備考,想要有效準備,首先要明白公考的本質是什麼;其次要制定合理的備考計劃,最後就是克服懶、散的弊病,嚴格按照既定計劃做好複習,剩下的就是看運氣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公務員考試需做什麼準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公務員考試需做什麼準備(公務員考試該如何有效的準備)1

公務員考試需做什麼準備

公務員考試備考,想要有效準備,首先要明白公考的本質是什麼;其次要制定合理的備考計劃,最後就是克服懶、散的弊病,嚴格按照既定計劃做好複習,剩下的就是看運氣了。

首先來談談公考的本質。

公考,實質上是一種招聘考試,而非升學考試,既然是招聘考試,那麼必然是以考察考生個人綜合素質能力為主,而非知識儲備。我們很多同學公考備考方式像考研一樣,這其實是對公考的一種誤解。

公考的行測,實質上是一種壓力性測試,是測試考生情商的。在公務員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突發性、高強度的工作,在這種時候保持清晰、穩健、快速的思維能力和持久的抗壓力能力,是公務員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而行測就是設置這種持久、高壓的測試環境,從而測試考生的抗壓力能力。

我們常說,行測的題型對于公務員的工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行測中題目僅僅是工具,這些題目聯合考試時間(90-120分鐘裡,平均45秒作答一道題目,無休息時間),這種高壓力、高強度的腦力勞動環境下,共同來測試考生的抗壓能力,這才是行測的目的。

鑒于申論的考察模式,申論中所要表達的問題隻能是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獻給考生,這樣申論其實簡單了很多,申論就是考察閱讀、分析、提煉、概括、總結文字材料的能力。

一、複習申論之前,要記住一句話“得申論者,得天下”。

1.申論不同于語文考試;——申論是 一種站在社會管理者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語文考試。

2.申論是可以在短時間内迅速提高成績的——申論有技巧、有敲門,相較于裸考,分差較大。

二、申論在備考過程中容易産生的弱點

1、答題範圍不清,歸納概括能力不強;

2、身份界定不明,所述措施缺乏針對性(未與問題産生的原因對應)和可行性(實際操作有困難);

3、語言表達不規範,卷面書寫不整潔;

4、書寫的邏輯層次不清,結構不好;

5、要點把握不準确,陷入“求全”和“求簡”兩個極端。

三、申論應該這樣學

剛才我們說了,申論就是考察考生閱讀、分析、提煉、概況、總結文字材料的能力,所以朝着這方面使勁就行了,不要聽别人說什麼,申論考察政言政語、公文寫作什麼玩意的,都是扯淡。99%的考生都不具備從政經驗,哪會什麼公文寫作?哪懂什麼政言政語?

申論所有問題的作答基礎都是申論材料中給出的“申論三要素”,即問題現狀、問題原因、問題解決對策。大作文更是要根據這申論三要素來寫。所以,做申論試卷,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從申論材料中提煉出申論三要素。

閱讀、分析、提煉材料的技巧,下面我們分别詳細講述。當然,語文能力強的人,在這方面是有先天優勢的。

1、閱讀、分析材料技巧

閱讀材料應該分三步走戰略

①、第一遍精讀全部材料,為段落标号,勾畫關鍵詞或關鍵句,找出材料關鍵的信息點;

②、第二遍略讀材料。找出的關鍵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去粗存精,把握每段材料的内容,精确歸類;

③、略讀材料。在歸類的基礎上,針對于概況題型的要求,對全文的主要内容進行系統化的概況。

閱讀、分析材料是有技巧的

①、首尾句原則:每個段落的首尾句往往是該段落的中心點;②關聯詞原則:......但......;.......而......等表示轉折的詞之後才是要表達的核心信息;③常見詞原則:根源、危害、機制、體制、領導、法律法規、監督、落實、經驗教訓等等;④觀點詞原則:經調查、資料顯示、反映、看出、據某專家講、據報道、初步判斷、分析、指出、強調等等,要辯證性的分析。

2、在申論三要素的基礎上,獻醜一個申論大作文策論文的寫作套路,僅供參考。

第一段,寫問題現狀,抛出論點。問題現狀從材料裡總結。

第二段,分析問題産生的原因,根據材料一般提出3-4個原因。

第三段,是承上啟下的,将分析原因轉接到提對策。

第四段至第六段提對策,對策要切實可行,有可操作性。每段第一句話提大對策,内容就以具體實施辦法來填充。

最後一段升華主題。

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字數一定要夠,12秒的時間最先看到的就是卷面和字數,這兩個不合格直接打為五類文,内容再好也白搭。

3、備考申論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申論一定要重視起來,這是提分的關鍵一門。

2、申論不同于語文,雖然同樣考察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但申論是一種更專業化的語文考試。

3、申論小題都是踩點得分,得分點在材料裡,要求對材料的相關内容進行高度概括、濃縮。缺一個點,扣相應的分數。

4、申論大作文要緊扣材料,内容從材料裡找,不要自我延伸,自我發揮。

最後,如果你自學能力不強,那麼來我們心竺公考全程陪伴班。

心竺公考是由原阿裡巴巴員工,南京大學校友和公務員考試名師創立的,專注公務員考試等。使命是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 關注公衆号 心竺公考(ID:xinzhugongkao)或添加byws0007,byws0008 可問語嫣姐姐領取心竺公考自主研發的幹貨:行測和申論思維導圖,筆記等大禮包,注明 知乎。

行測

在初次接觸到公務員行測考試題目的時候, 我心中就冒出一個念頭:行測的這些題目和公務員的工作有什麼關系嗎?答案是很明顯的,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行測題目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又為什麼要考這麼些個玩意?

說實話,行測題一個個跟腦筋急轉彎一樣,每個題目基本都有“秒殺技巧”,都是有規律的,有捷徑的,而且都需要腦子轉個彎來思考的,每個題型思考的方式又都不一樣,言語題考察語感、數字題考察數字敏感度、邏輯題考察邏輯判斷能力、資料分析題考察綜合分析能力,此外還有代入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種小技巧供選擇,反正是換着法子讓你的大腦各部分都高速運轉一遍。

我們再來看看行測的考察模式:120-140道題目,考試時間120分鐘,平均45秒作答一道題目,在120分鐘的時間裡讓大腦保持這種高速運轉,這種大腦超負荷的長時間運轉的高壓環境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嗎!你TM是在玩我的吧!

那麼現在我們明白了什麼了嗎?行測題目隻是考察的手段,和考試時間共同構成行測的考察環境,這種環境是幹什麼的呢?其實就是一種“壓力測試”,測試考生在高強度、高壓力的緊張環境下,大腦是否還能保持清醒的思考!是對考生心理素質的一種考察。

既然行測出題人故意設置出的這種“壓力測試”,那麼就是讓你做不完的,行測能做完的人不是天才,就是變态~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在備考行測的時候,是不是就該有了一個明确的備考方向了?

我的行測複習計劃:

行測備考原則之一:各模塊的解題技巧必須盡可能掌握并熟練運用。

1、利用1-2個月的時間,研究行測各模塊的解題技巧,并且熟練運用之。雖然行測考察的重點并不是解題,但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對我們提高行測做題速度和正确率是有幫助的,所以,該學的還得學!如果你沒有良好的自學能力,那麼直接報培訓班!推薦那種全程答疑的網課培訓班,靈活方便。因為我們在備考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必須立即馬上有人答疑解決,否則影響備考情緒!

行測備考原則之二:所有在非高壓環境下的行測訓練,都是玩蛋兒~!

2、考前1個月,準備好曆年省考、國考真題,注意是真題!真題!不要模拟題。沖刺階段不要電腦版,要紙質版的真題!

每天嚴格卡住行測考試時間(120分鐘),狂刷套題。題海戰術一定要搞,而且必須設置高壓力的測試環境下搞。你用一天的時間做一套題,沒啥用的。

行測備考原則之三:行測備考目标不是做完,而是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内盡可能提高正确率。

3、題海戰術期間,除了訓練自己大腦的邏輯思維速度、大腦耐力、抗壓力能力等綜合素質,還要對自身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制定符合自己的解題策略。把有限的考試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才能盡可能提高正确率,達到速度與正确率之間的平衡。時間分配優先級為:擅長模塊>資料分析>平衡模塊>不擅長模塊。

刷題期間,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①、每刷完一套題,必須留出1-2個小時的時間對答案和總結。這個總結并不是讓你糾結這個答案對不對,而是綜合分析自己對各模塊的擅長程度,綜合分析每個模塊解題技巧的掌握程度。如果某些模塊你做得不夠好,那麼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反過頭來繼續研究該模塊的解題技巧。如果在最後考前幾天,某些模塊還是得分率很低,那麼考試的時候直接放棄吧~!

②、制定符合自己的做題順序。通過刷題,我們肯定能夠分析出自己對哪個模塊擅長,哪個模塊不擅長,哪個模塊掌握的一般。一般在考試初期,我們大腦并不活躍,這就需要我們拿出一個模塊當炮灰,來“熱身”用的,等熱完身後,腦力起來了,那就要做擅長的模塊得分。

③、在刷題過程中,資料分析模塊不管擅長與否,必須下功夫,必須保證得分率!這個模塊分值太高 ,你丢不起~

④、常識題,這個複習起來性價比太低了,幾萬個知識點,考試的時間僅僅有10個題目,而且分值不高,這個可以直接pass,考試的時候讀完題直接給答案,不思考,不浪費時間。

⑤、刷題的過程中,一般會有高原期、瓶頸期的出現,到這個時候不要慌,應該高興才對。按部就班的按照備考計劃推進即可,一旦度過高原期,你會發現自己有了質的飛越~

⑥、刷題的過程中,不僅是訓練各模塊解題技巧熟練掌握的過程,更是錘煉自己心理素質,增強大腦耐力的一個過程。

⑦、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心竺公考上做速度訓練刷題,養成大腦行測思維習慣。

綜上所述,行測真的是一個體力活~就看你如何制定計劃,如何嚴格執行~

最後隆重介紹一下心竺公考全程陪伴班,你的公考備考不二選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