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引言當一個人被捧上神壇,站在最高峰,才華受到萬衆頂禮膜拜的時候,他的好日子就似乎走到了盡頭。緊接着下坡路就不請自來。曾經的鮮花有多芬芳,臭雞蛋就有多刺鼻;高歌贊頌以後,等待他的将是罵聲不絕。
就好比周傑倫的新歌,周星馳的新電影,盡管仍然保持較高的水準,可是由于大衆的期待太高、要求太完美,質疑者就往往抛出 “江郎才盡”的理由,批評乃至嘲諷“啃老本”,一路往死裡黑。
江郎才盡,一個尴尬存在千年的成語典故,可故事最早的主人公江淹,卻并非隻有這樣一張“才華散盡、泯然衆人”的臉譜。
1.普通家庭的逆襲
大才子江淹,字文通,曆仕南朝的宋、齊、梁三朝,他是那個時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特别擅長詩歌與辭賦。
江淹的童年并不幸福,作為普通的士族,他家境貧寒,性格孤僻,十三歲喪父,甚至落魄到砍柴度日的地步。但是他天資聰穎,六歲就能夠作詩,加之勤奮好學,很快就成長為聞名天下的才子。
江淹的母親對他寄予厚望。有一次江淹在砍柴途中得到一副貂尾,想賣掉換錢供養母親。母親卻對他說: “汝才行若此,豈長貧賤也?可留待得侍中着之。(你有這樣的才華,怎麼會長久地清貧而低賤呢?把這副貂尾留着,等你以後當上宰相,官帽上就會用到。)”
成年以後的江淹陸續在劉宋朝廷的始安王、新安王的手下任職。後來建平王劉景素特别欣賞江淹的才華,請他擔任幕僚,江淹由此開啟了正式的仕途生涯。
2.仕途與夢想
可以說,建平王劉景素是江淹的第一個伯樂。然而劉景素卻是個野心家,仗着自己大權在握,在朝廷裡享有威望,就成天與心腹們謀劃着起兵篡位。
江淹做為一個傳統的文人,他所期望的就是仕宦顯貴,光耀門楣,輔佐朝廷,國泰民安。雙方自然話不投機,矛盾爆發。
江淹屢次反對劉景素的謀反計劃,引經據典,循循善誘;然而劉景素已經被權力蒙蔽了雙眼,什麼勸谏都聽不進去。當時正好有個東海郡太守的職位空缺,江淹極力争取,反複要求讓自己升任該職。劉景素卻大不耐煩,不僅沒有給江淹升官,反而把他貶為吳興縣令。
正所謂“禍福相依”,江淹正是由于被貶官,遠離劉景素的權力中心,遠離是非之地,從而避免了被劉景素牽連(劉景素不久以後就兵敗身死,連累他的家族、幕僚和将士)。
3.夢想的轉折
江淹在吳興縣一待就是三年。在此期間,他充分展現出他文學家的氣質,創作出《别賦》《恨賦》等名作,妙筆生花,文辭華美,情真意切,被當時和後世廣泛流傳。他的才學由此廣受好評,他本人也成為文壇的超級巨星。
《别賦》節選:
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複燕趙兮千裡。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棹容與而讵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觞而誰禦,橫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踯躅,意别魂之飛揚。
江淹的文學成就達到巅峰,但是他的仕途還在低位徘徊,他不甘心,他在等待,他憧憬着未來封侯拜相,實現母親給他的殷切希望。
就這樣,蕭道成闖進了他的生活,給他的人生注入了新的活力,幫助他走向另一個巅峰。
劉宋末年,禍起蕭牆,内部勾心鬥角,宗室相互攻伐,皇權日漸衰落。朝廷裡的當權派蕭道成正虎視眈眈,随時準備将皇帝拉下馬,本人取而代之。
蕭道成同樣是個愛才之人,他對名滿天下的江淹欽佩不已,趕緊将他招緻麾下,加官進爵,愈加器重。江淹自然感激不盡,誓死效忠。
4.江郎何以才盡
江淹在蕭道成手下,可謂盡職盡責。曾經一度,在戰争的關鍵時刻,江淹扮演了智囊“郭嘉”的角色,像是郭嘉給曹操的“十勝十敗論”,江淹向蕭道成提出“五勝五敗論”,為勝利譜寫了理論基礎,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敲開了他們各自成功的大門(一個成為九五之尊,一個得以位極人臣)。
随後南朝齊建立,蕭道成登基所使用的各類文書,都由江淹一手包辦。江淹成為開國功臣,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實現了少年時代的夢想。
而江淹,也由一個博學多才的“文學家”,逐漸轉型成專注國家大事的“政治家”,偶有起伏,卻始終能夠屹立不倒。這也不難理解,他的才華,為何逐漸散盡。
“江郎才盡”的故事,是在江淹被貶為宣城太守的時候發生的,有兩個版本:
其一,江淹夜裡做夢,夢到一個自稱郭璞(兩晉文學家,風水學家)的美男子對他說:“我有一隻筆放在你那裡多年,現在請還給我吧。”江淹向懷裡一掏,果然有一隻“五色筆”,就把它歸還郭璞。自此以後,江淹再沒有詩文佳句。
其二,江淹還是做夢,夢到一個自稱張景陽(張協,西晉文學家)的人對他說:“我把一匹錦放在你那裡,現在要收回去。”江淹拿出錦,卻隻剩幾尺長。張景陽很生氣說:“你怎麼裁剪得隻剩下這麼一點!”轉身把這幾尺錦轉送給身邊的丘遲。同樣的結局,江淹從此再沒有詩文佳句。
他的文采大不如前,才思枯竭,“江郎才盡”就這樣傳開了。
5.被群嘲的人生赢家
江淹的文學道路在下坡,政治道路卻安如泰山。南朝齊時代,蕭道成、蕭鸾、蕭寶卷都格外仰仗他,他也實實在在地為國家出了很多力。江淹恪守本分,但求自保,善于審時度勢。崔慧景的叛軍聲勢浩大,想要拉攏他,他卻稱病不出;但是當蕭衍到來時,江淹卻出動投誠,繼而成為南朝梁的開國功臣。
江淹并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卻總能做出正确的選擇。在南朝的紛紛亂世中,他是幸存而頤養天年的極少數。那個時代,我們不能苛求江淹“從一而終”,反而應該佩服他“明哲保身”的智慧。
南朝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一代才子江淹落幕,終年六十二歲。他在死後仍享有榮光,梁武帝蕭衍親自為他穿素服,以示哀悼,追贈谥号憲伯。
逆襲高位,屹立不倒,江淹将他的“成功學”發揮到了極緻。比起衆多的“懷才不遇”“抑郁不得志”“窮困潦倒”的大才子,江淹絕對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全文完~)
本文由【江城讀史】原創首發,如果喜歡,歡迎您點贊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