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讀夏葳所著的《少年與愛永不老去——詩經裡的古老告白》,這是一本對《詩經》的解讀書籍,讀着讀着,恍惚被帶入了那天地之初的古老時光。
山明水麗,草木葳蕤,民風淳樸,感情坦蕩,愛而無畏。
書太美又太短,我把《詩經》原著翻出來,兩相對照着看。
《詩經》多用賦比興的手法。
賦:平鋪直叙,鋪陳、排比。相當于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
比:類比,比喻。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點更鮮明。
興: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内容,與詩歌内容有一定聯系。
賦比興手法增強了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即使今天,我們在寫作中依然會用到。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主要談談《詩經》對我們今天寫作文的啟示。
一、作文要思無邪
孔子有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應該是最精辟準确地概括出《詩經》真意的話了。翻譯過來就是,孔子說:“《詩經》中三百多首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純正。”
思,心中的願望。“思無邪” 即心中所願所想敢于示人,沒有什麼不好的。
體現在寫作中,就是強調作者的态度和創作動機。程伊川說:“思無邪者,誠也。”要“修辭立其誠”,就要表現真性情,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寫作文要說真話、寫真事、言真情。
對寶寶們來說,這是陳詞濫調,大概會腹诽:“我當然知道寫作文要有真情實感啊,可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那如何寫出真情實感呢?寶寶們可以從3方面來努力。
1.留心觀察生活,關注細節。
你要擺脫無内容可寫的窘境,就必須多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花鳥魚蟲、人情事故,都要入目入心。
如果你寫母親廚藝好,你總要看過母親如何做飯吧;你寫一場精彩的比賽,你總要經曆過或從電視上看過一場比賽吧,你隻有真正留心觀察,才能有内容可寫啊。
可有的寶寶恐怕看了也寫不出來,為啥?隻因走眼不走心,寫一場比賽幾句話就寫完了。至于比賽時,隊員們的神态動作、緊張的氣氛、觀衆和對手的心理,都沒注意,所以無話可寫。
所以,要注意在作文中,通過動作、語言、環境等細節,自然真摯地表達所思所感。這種表達要通過細節來展示,并且盡量不要太直白,應讓感情蘊藏在細節裡面,讓别人讀後自行體會,才會真摯自然。
2.采用合理的抒情方式
無論寫記叙文還是議論文,都要感情真摯,感情的抒發要巧妙自然,即使直抒胸臆,也要注意語言的貼切準确,總不能直接告訴讀者:看,這就是我的真情啊,多麼令人感動!
寫記叙文,我們可以借景抒情、借描寫抒情,根據事物的特點,在對事物狀态的描摹中抒發感情;也可以邊叙述邊抒情,如母親給我做好一葷一素,要我先吃,她卻要等上晚班的父親,她記挂着我怕我餓了,也惦記着父親一天的勞碌。這樣的抒情方式,會讓人物更立體。
寫議論文,我們可以借議論抒情、借排比抒情,把自己真實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幾句點睛式的議論之中。
看這段話:倘若“大衣哥”朱之文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農民,放棄追求唱歌夢,何來舞台上的驚豔表演?倘若駐村扶貧幹部盧毅安分随時,在相對舒适的單位工作,何來如今土橋村的脫貧成果?倘若宋玺安分随時,在北京大學求學期間不再追求軍人夢,何來後來的海上霸王花?人的一生,誰不想讓有限的生命發揮最大的光熱?誰不想成為時代的先行者?誰不想不虛此行?那就不要安分随時,去搏擊長空,盡情翺翔。
先舉例論證不能安分随時,後直接抒情,表達“不要安分随時,去搏擊長空,盡情翺翔”的觀點。
3.化抽象為具體
情感是虛無缥缈的,我們要學着把某種情感用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加以替代,化抽象為具體,産生“可視”的真實感。
如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愛本是無形的,卻可以通過“手中的針線”、“遊子身上的衣服”表達出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二、作文如何起“興”
前面解釋了何為“興”,是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内容,與詩歌内容有一定聯系。
如著名的《關雎》。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與“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兩句,本來和“君子好逑”的故事無關。但是唱起民歌來,都往往來押一個韻,這就叫“興”。“興”的妙處,就在若即若離;它的妙用,就在能觸發出和其下詩句的聯想作用來。
這種寫法,用在作文中的效果令人驚豔。
我們看一篇以“感恩”為主題的作文分論點。
分論點1:大風泱泱,大潮滂滂。以感恩之目,覓暖心之處。
分論點2:清風徐徐,朝陽烨烨。以感恩之心,報庇護之恩。
分論點3:明星熒熒,皓月朗朗。以感恩之行,逐成功之瑩。
發現了嗎?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清風徐徐,朝陽烨烨”“明星熒熒,皓月朗朗”就是用了“興”的寫法,是否感覺作文的文化氣息與感情濃度都提升了檔次。
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借鑒這樣的寫法,在每個議論段前加上“興”句,讓作文高大上起來。
結語
《少年與愛永不老去——詩經裡的古老告白》這本書,作者文筆優美,裝幀古香古色,隻單看封面與插圖,就已經讓人愛不釋手。
心智如好水,文字如好茶,好水泡好茶。
初夏的傍晚,我靠在床頭靜讀此書,恍惚遠離了車馬喧嚣之地,眼前有滿眼翠色,綠竹青青。
“一點寒中綠,微蜷土下根。寸絲山野氣,虛對往來門。”世間好物總予人這樣亦遠亦近的距離。
感謝作者,感謝《詩經》。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如果大家喜歡以上内容,歡迎關注 點贊,有問題可留言,我會定期分享有關讀書寫作、教育成長的幹貨,相信對你有用!
往期文章:
拆解300篇滿分作文,提煉出一個論證段的萬能寫法,建議收藏
我分析300篇滿分作文,提煉出一個作文開頭萬能寫法,提分快狠準
50句經典修身名言,寫進作文裡增強說服力,文化含量滿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