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養殖從業不易,共謀水産行業繁榮。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不标題黨。用養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内享用一份精品!
鲶魚,又有"鲇魚"之稱,其學名為鲇,俗名河鲶、鲶巴朗。鲶形目魚類包括鲶魚(土鲶、小口鲶)、大口鲶、革胡子鲶等常見種類,還包括長吻鮠、黃颡魚、大鳍鳠、斑鳠、烏蘇裡拟鲿、斑點叉尾鮰、雲斑鮰、金絲鲶、斑點胡子鲶、蟾胡子鲶、歐洲六須鲶、蘇氏芒鲶即巴沙魚、巨無齒鲶等等10餘個種類。但常見常養的還是大口鲶,其次是革胡子鲶(屬熱帶魚),土鲶(小口鲶)在自然水域中廣泛存在。
中國土著鲶魚分兩類:一是大口鲶,二是小口鲶。大口鲶意指"口大",與它同屬種類的還有土鲶魚,也就是常說的小口鲶,與其"大口"相對應。理論上以兩種鲶魚的口裂大小來區别。
一、大口鲶,岔口鲶
大口鲶,從現實生産現狀來說,大口鲶又可以細分為南方大口鲶、懷頭鲶(北方鲶、六須鲶)和雜交鲶等。大口鲶肉嫩刺少,味美可口,性情溫順,不善跳躍,不鑽泥,容易捕撈,是底層肉食性魚類。适應性較強,生長迅速,不腐敗的死活肉餌和人工飼料均能吃,當年放養當年收獲,适宜于各種養殖方式。
大口鲶,頭寬扁,胸腹部粗短,尾長而側扁。體表光滑無鱗,皮膚富有粘液。眼小,"口大"因而得名。鼻孔每側2個,前後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短管狀,位于吻端;後鼻孔圓形,位于眼的前上方。上下颌分布有向内倒鈎的細齒,幼魚階段有須3對,最後退化為成魚有胡須2對。尾鳍中間内凹,上下葉不對稱,上葉長于下葉。腸短,有胃(肉食性魚類都有胃)。背部及體側通常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有黑色小點,各鳍為灰黑色。
大口鲶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的各大江河水域中,以長江流域為主産區,但以長江上遊的品種為優,能吃相當于自身體長三分之一的魚。大口鲶生長快,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當年繁殖的魚苗當年至少可長到1斤以上,一般鲶魚苗養至年底每尾可達3-8斤,大的可達10斤,第二年可長到10~20斤,最大個體可以達100斤以上。有個奇異現象:人工養殖從苗種養到大魚的大口鲶魚沒有雄魚的存在,至今是謎未解。
大口鲶屬溫水性魚類,生存适宜水溫為0~38℃,生長适宜水溫12~30℃,最适宜生長水溫25~28℃。大口鲶屬底栖魚類,白天大多成群潛伏在池底,夜間分散出來活動。卵沉性。幼魚喜集群。
二、小口鲶,土鲶
小口鲶,又名鲶魚、土鲶,個體較小,一般俗稱本地鲶魚,魚體後部側扁,頭部平扁,嘴巴口裂末端在眼前緣的下方終止,下颌突出,上下颌都有細細的牙齒,成魚胸鳍刺的前緣具有明顯的鋸齒,它們的臀鳍基部較長,鳍條數目多,尾鳍小,稍微向内凹,上下葉等長。
小口鲶體型長、側扁,一般體長25~40厘米,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扁平,吻短寬、圓鈍,吻長顯著小于眼後頭長。口亞上位,寬大,弧形,口角唇褶發達,末端達眼前緣垂直線。下颌稍突出于上颌之前,上下颌具絨毛狀細齒。眼小,眼間距小于眼後頭長。胡須2對,上颌須長達胸鳍末端。魚體全身裸露,光滑無鱗,皮膚富粘液,有粘液孔。側線完全且平直,背鳍短小無硬刺,其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鳍基部為近。胸鳍呈扇形,較小,有鋸狀硬棘。腹鳍小,末端超過臀鳍起點。臀鳍基部很長,起點接近腹鳍腋部,後端與尾鳍相連。無脂鳍,尾鳍短小,微内凹。體背面及側面為灰黑色或黑褐色,腹面灰白色,背鳍、臀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灰白色。較小個體常有雲狀斑塊。
小口鲶的生長速度較慢,資料上記載有:1~2齡的體長約為29厘米,體重約為360克;3~4齡體長約為40厘米,體重約為530克。1~2齡期間的生長速度較快,此後則逐漸變慢,雌魚的生長速度快于雄魚,冬季減食而不停食。小口鲶1齡魚(體長20厘米左右)可達到性成熟,卵為強粘性,具有多次産卵的習性。
三、小口鲶與大口鲶的區别
小口鲶即土鲶(下文同)與大口鲶,兩者外形極其相似,但區别也很大。
兩者的三個主要區别是:
長勢:大口鲶長勢快,當年生長可達幾斤的個體;小口鲶長勢慢,當年生長隻有幾兩或者1.5斤以下的個體。
口裂:大口鲶口裂大,口裂末端達到或超過眼眶中後部的下方;小口鲶口裂小,末端伸達眼球前緣下方,一般不過眼眶中部。
尾鳍:大口鲶尾鳍不對稱,尾鳍上葉明顯比下葉長,稍窄且略尖;小口鲶尾鳍上葉下葉對稱等長同齊,大小無明顯差異。
兩者的一般區别是:
胸鳍:大口鲶上颌須達到胸鳍基部,胸鳍刺内側光滑,胸鳍刺前緣具2~3排顆粒狀突起;小口鲶上颌須長達胸鳍末端,胸鳍呈扇形,較小,有鋸狀硬棘;
體形:大口鲶魚體的前段明顯較粗大,肛門後身體較小且甚扁薄;小口鲶的體形前端不明顯粗大,整個體形均勻,呈長條形;
胡須:兩者在幼魚早期發育階段,都具有三對須。大口鲶在體長10~15厘米時存在第二下颌須;小口鲶的第二下颌須在體長8厘米以下時已退化;
體色:大口鲶體色略泛黃色,小口鲶魚有時帶深黑綠色。大口鲶背部和體側色彩均勻,背部無斑紋,即使少數個體有也不明顯。而小口鲶背部和體側具有色彩深淺交替、不規則的雲斑。另外,兩種幼魚腹面都呈白色,但大口鲶的頭部腹面有黑色斑點;
殘食性:大口鲶50克(1兩) 以下互相殘食嚴重,可見兩尾魚口對口咬死或吞食現象。運輸、養殖過程中因自相殘殺死亡率較高;小口鲶溫順,未見過大量的相互殘食,成活率高;
性成熟年齡:大口鲶4 齡、體重6斤以上才達性成熟;小口鲶1-2齡、體重75克(0.15斤)左右就達性成熟;
成熟卵色:大口鲶的成熟卵呈油黃色;小口鲶的卵粒是草綠色。
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我的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請登錄西南漁業網和養魚第一線公衆号,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水産品##魚##品種##水産養殖##喂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