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制時期的中國,男性在社會上占據着絕對的領導地位,以緻于修“女德”成為了女性在家庭内的主要任務,而諸如“三從四德”之類的帶有明顯性别壓制色彩的規矩更是為女性套上了諸多枷鎖。但曆史的發展并不總呈現出單一的軌道,男性固然取得了主導地位,但在相對封閉的家庭内,許多男性也會有明顯的“懼内”特征,以緻于出現了“河東獅吼”這類成語用以表達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強悍。而這種現象在今日性别相對平等的中國家庭中表現的更加明顯與普遍,男女之間的關系也随着時代的進步更更加和諧。
《女誡》是古代女性要遵循的“寶典”
一、“懼内”與魏晉之風據學者研究,目前來說男性“懼内”現象最早成規模出現的時期應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那麼為什麼這一時期的男子會一反常态開始“懼内”呢?這與魏晉時期中國社會風氣的轉變有巨大關聯。衆所周知,魏晉時期中國的社會風氣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轉向,大量的文人開始塗脂抹粉,呈現出病态狀,與秦漢時期孔武有力的男性風格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轉向,男子形象的轉變也為社會出現規模式的“懼内”現象提供了條件。而在魏晉玄學盛行的時代,知識分子所推崇的魏晉玄學并不像後來的理學那般死闆,相對來說充滿着寬容性,也就是說面對妻子的“非禮”現象,男性并不以此為大事反而充滿着包容的态度,這是十分重要的。
魏晉風流名士
男子“懼内”現象在這一時期有諸多表現。首先一點即是男性在正妻的威嚴下不敢納妾,在古代中國生活的擁有一定地位和财富的男性一般都會有好幾個妾,但在魏晉時期,許多男性因害怕妻子而不敢納妾。比如著名的東晉宰相王導就因怕老婆而不敢納妾,甚至是王導身邊的侍衛也得經過曹夫人的同意才能使用,正如史料記載“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制宰相,不敢有侍禦”,王導可以說被其夫人管控的非常嚴格。而“東山再起”的丞相謝安亦是如此,史料記載說謝安的妻子劉夫人“不令公有别房(即妾室)”,這對于喜好音樂而又風流的謝安來說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東晉著名宰相王導劇照
除了男性在妻子的威嚴下不能納妾之外,男子“懼内”的另一個表現是女性在家庭内部,可以不用遵守帶有明顯性别壓制色彩的“禮”,即不用守規矩。在魏晉時期,許多男性在家裡不但沒有享受到身為男性的“特權”,反而被妻子辱罵責打。根據史書記載,吳國降晉之後,吳國宗室孫秀受到了晉武帝的賞識,并娶到了晉武帝姨家的妹妹,成為了西晉皇室成員,而其妻子也依仗娘家的權勢對孫秀經常予以辱罵,而辱罵的話正是當時北人對南人的辱罵之語,孫秀本就是以南人的身份投降,内心本就敏感,卻遭到了妻子這樣的辱罵,但他也沒有絲毫辦法。
自東吳投降西晉的孫秀
二、唐代上層男性的“懼内”唐朝的男性“懼内”之風和魏晉時期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與之相對應的是出現了一大批的“悍妒”之妻,上至唐朝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出現了這種現象。而但凡一種現象呈現出普遍的态勢,就必定有其相應的原因。
最為重要的一點自然是社會風氣的開放,無數曆史學前輩都已經考證出唐代帝王即李氏家族有着北方的胡人血統,唐代之所以成就大唐盛世,長安城萬國商人彙集,形成超級大都市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唐代帝王的“夷夏”之防的觀念比較單薄,因為他們本身便有着北方胡人的血統,對于所謂的蠻夷與漢人之間的區别沒有像前朝帝王那麼的關注,而社會風氣的開放使得女性的地位取得了巨大的提升。
唐代胡人雕像
其次便是社會風氣的改進也使得唐代宮廷内部女性幹政風氣較為濃厚,最為著名的當屬武則天以女性的身份成為了中國古往今來第一個女皇帝。這等成就在中國無人可及,最高層女性地位和擁有權力的提升使得女性有了所謂的标杆和榜樣,社會地位也由此得以提升。
武則天劇照
唐代的女性似乎比魏晉時期的姐妹更加彪悍,有許多文人筆記記載了非常有意思的男人怕老婆的現象。比如說唐代舒州地區有一位軍官李廷璧,某一次他因為種種原因連着三個晚上都外出喝酒并連夜不歸,他妻子十分生氣,找到他後直接放狠話:“來必刃之”,吓得他去找領導辭職,想要出家修行來躲避妻子的打罵。民間社會如此,皇室也無可免俗,據記載有一位驸馬裴巽迎娶宜城公主之後還不滿足,竟然背着公主外出“偷腥”,公主發現之後派宦官把“小三”抓來,“截其耳鼻,剝其皮漫驸馬面上,并截其發”(《朝野佥載》),還讓諸位官吏觀看,其狠毒程度令人膽戰心驚。而即使是皇帝也會出現“懼内”的現象,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依舊是武則天及其丈夫唐高宗,高宗在世時兩者便以“二聖”并列于朝堂上,而天秤也逐漸的向武則天一方傾斜,高宗去世之後武則天最終稱帝當了皇帝。
文史君說曆史向來是多面向的發展,男性固然占據着毫無疑問的主導地位,但這與“懼内”現象并不相違背,在外邊叱咤風雲的男性回到家中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對妻子俯首帖耳。探究“懼内”現象的原因之後,可以發現其出現的緣由是多層面的,有社會風氣和文化氛圍的改變,有上層領導者的若隐若現的“提倡”亦或是女方背後的娘家勢力強大等等,種種帶有随機性的因素導緻了男子“懼内”現象在某一段時間内比較集中的出現。
實際上,“懼内”這一說辭本身,就是一種男性主導下的話語表達。這是在默認“男人應該說了算”的前提下,對“異常”現象的一種挖苦或者諷刺。而以今天的觀點來看,我們應當提倡的還是一種相互尊重的平等關系。如果彼此尊重,遇事商量成為家庭關系的常态,那還何談誰懼誰呢?
參考文獻:1. 牛志平:《說唐代“懼内”之風》,《史學月刊》1988年第02期。
2. 黃少英:《魏晉時期上層社會懼内之風》,《民俗研究》2001年第04期。
(作者:浩然文史·劉越)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别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