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新時代汽車人才是如何煉成的

新時代汽車人才是如何煉成的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7-08 05:15:46

新時代汽車人才是如何煉成的(創新驅動新汽車)1

今年全國有1193萬考生報名高考,比去年增加115萬人。同時,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穩就業”任務十分艱巨。作為支柱産業,汽車因産業鍊長,人才需求量大,一直被視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視覺中國供圖

一邊是第一批00後本科畢業,即将奔赴就業、擇業的人生新考場;一邊則是被稱為“網課的一代”的考生剛剛經過高考的淬煉,又要做出報考學校和專業的重大選擇。

除上海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高考外,各地考生已經交上答卷,等待公布分數,或躊躇滿志,或惴惴不安地準備着報考大學和選擇專業。

據了解,今年全國有1193萬考生報名高考,比去年增加115萬人。同時,從2020屆的874萬人到2021屆的909萬人,再到2022屆的1076萬人,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穩就業”任務十分艱巨。

作為支柱産業,汽車因産業鍊長,人才需求量大,一直被視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然而,當中國汽車産業變革和市場轉型駛入深水區,汽車相關專業畢業生是否還是“職場寵兒”?企業究竟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些問題可能有了新答案。

“搶人大戰”背後的人才缺口有多大

“本輪汽車産業重構将會催生出‘新汽車’,這實際上是與傳統汽車截然不同的全新物種。就像100多年前汽車取代馬車一樣,‘新汽車’将通過能源革命、互聯革命和智能革命,重塑人類的出行生活。”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宗巍認為,在此背景下,汽車産業的人才需求必将發生巨大的變化。

在他看來,“新汽車”是名副其實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從新能源到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的創新,從國内到國外龐大市場需求的轉變,從傳統車企的轉型到新造車企業的突破,蘊含着無限可能。今後,汽車産業将為更多專業、更大數量的青年學子提供其他行業難以媲美的發展機遇。

“實際上,汽車一直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行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認為,自誕生以來,汽車便成為各種新技術的載體,涉及的學科和技術領域十分廣泛,而随着當前汽車“新四化”技術快速發展,将為更多人提供舞台。

付于武以近年來高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舉例說,從提升電池性能的化學實驗室,到車身輕量化所需的新材料,再到備受年輕人關注的智能網聯科技,新能源汽車各個領域都需要專家型人才和青年人才後備軍。“所有硬核技術的背後,都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貢獻着智慧和汗水。随着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人才需求量可能會越來越大。”

近期,職場社交平台領英對中國95後職場新人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他們最向往高科技新興行業。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與大數據、雲計算、AI、下一代通信網絡等行業一樣,成為更受職場新人青睐的重點行業。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具備自動駕駛研發技能的人才數量,過去一年增長了近39%。

不過,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企業高薪搶人的熱鬧背後,人才缺口的危機不容忽視。快速擴張的人才蓄水池,并不能阻止醉心于新賽道的企業“喊渴”。

根據相關統計,我國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約為550萬人,從事研發工作的約55萬人。其中,智能網聯人才占比僅十分之一。特别是智能汽車各個細分領域頂尖人才數量較少,高端架構人才“一将難求”。

“汽車行業面臨的人才緊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整體‘人才池’不足的問題。”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晖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當前汽車企業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美學、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三電”領域,對應的專業缺口是造型設計、車輛工程、軟件開發、數學算法、芯片設計與開發、自動化控制、自動駕駛、視覺感知等專業。

沈晖表示,現在這些專業的同學在汽車行業内都很吃香,“特别是數學專業,人才缺口很大,年薪100萬都招不到好的數學大佬”。

他同時強調說,企業高薪搶人隻是左右互搏,無法從根本上填補汽車業的人才缺口,最根本的辦法是從人才培養入手,擴大培養基數,甚至革新基礎科學。

魏牌CEO李瑞峰則認為,目前新能源及智能化汽車行業的人才結構存在一定問題。“作為一個近年來爆發式增長的新賽道,無論是新造車企業,還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智能化相關領域的人才儲備上都有欠缺。”

李瑞峰直言,當前,汽車正從傳統的機械産品向集機械、電子、信息通信、新能源等多領域融合的綜合出行載體轉變,而以往的人才儲備顯然不能完全适應。“要麼是傳統型IT背景人才對車輛系統工程不夠了解,要麼是機械專業的人才難以觸及電子信息學科,但車企最需要的,是能将這些知識深度融合的複合型人才。”

劉宗巍告訴記者,汽車人才供需錯位确實存在,其中一個原因是傳統汽車專業教育的部分内容已經落後于産業的實際需求。“因為人才供給的調整慢于人才需求的變化,所以出現人才缺口很正常,這既是産業巨變的必然結果,也是産業欣欣向榮的最好證明。”

他強調說,這種供需錯位應該是暫時的,同時汽車專業的高校畢業生仍然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今後‘新汽車’産業将成為下一個母生态,擁有更強勁的帶動作用和更廣泛的市場空間。”劉宗巍表示,“但萬變不離其宗,汽車本身始終是主體,隻有真正懂汽車的人,才能在汽車上把新能源、智能網聯等賦能技術用到極緻,并把各項技術的創新性集成做到極緻。”

他以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芯片為例進行了說明,車規級芯片與消費電子類芯片不同,必須确保能在車輛移動過程中和各種複雜工況下穩定工作,并滿足未來汽車大腦不斷升級的需求,這就需要專攻汽車芯片研發、制造的人才,絕不是從半導體産業平移過來就行了。

領英的最新統計數據發現,當前全球互聯網行業有大量人才正在流入新能源與智能汽車領域。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以智能技術和研發能力為驅動的融合性行業,智能汽車對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人才尤其青睐。

供需齊發力,不讓人才短缺成為行業發展絆腳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内各大高校在汽車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就像為中國汽車業這棟摩天大樓所打下的地基。

記者了解到,在對汽車行業發展大趨勢進行預判的基礎上,不少高校已經提出産學研深度融合的理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等專業與傳統汽車業互補,并搭建了多學科融合的實踐平台。

作為中國第一個以“Mobility(移動)”命名的院系,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以下簡稱“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的發展備受業内關注。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2021屆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車輛學院147名畢業生整體就業及深造率為99.3%。其中,在本科畢業生中,選擇就業人數占比26.4%,選擇深造人數占比72.4%。在碩士畢業生中,選擇就業人數約占83.9%,選擇深造人數約占16.1%。而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100%,其中有17.2%的博士生畢業後成為博士後。

“畢業後深造成為本科學生的主要選擇,畢業後工作則成為碩士研究生的主要選擇。”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科生主要前往國内“雙一流”高校、世界一流大學繼續深造,研究生畢業後則主要前往重點國有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就業。

其中,畢業生就業去向中,就業重點單位既有長安、上汽、中國重汽等國有汽車企業,也有華為、阿裡、騰訊、美團、經緯恒潤等汽車“新四化”賽道的跨界玩家,以及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院等高校和重點科研單位。

“如果今後想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我還是推薦同學們最好報考汽車專業,其次是計算機、電子等相關專業。同時,在校期間要堅持主動學習,并與行業前輩加強交流,盡早、盡多地去企業實習。”清華大學汽車系校友、清研華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張抗抗提醒說,那些有車企研發部門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長春、武漢、合肥等地,“準大學生”們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可以多加留意。

“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領域是研究生就業的主要方向。”清華大學車輛學院上述負責人表示,上述領域的就業比例最高,達到42.3%。

“與其說是其他行業跨界到汽車産業,不如說是汽車産業自身跨界了。這也深刻影響了汽車産業最亟須的人才類型。”劉宗巍認為,汽車産業的邊界正在不斷向外擴展,培養汽車人才不能像過去那樣過于專注汽車本身,而是要廣泛涉及其他相關領域。

在他看來,改變汽車人才培養體系需要學校和企業兩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高校要持續推進學科改革,更新人才培養理念和方式;另一方面,企業也要調整自身的培養培訓機制,根據所需新型人才的畫像,有的放矢地培育人才。

企業築巢引鳳有誠意,00後就業選擇别慌張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新時期的青年學子既要埋頭學習,也要擡頭看路。”劉宗巍建議,汽車專業的同學們要面對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和科技創新保持關注,在更開闊的視野下建立更高遠的志向。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的2021屆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去年本科畢業生國(境)内深造54人,主要為雙一流院校;國(境)外深造9人,均為QS排名前50的國際知名大學。

“近三年畢業生主要去向與學院人才培養目标契合,與學科和行業發展方向契合,研究生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就業趨勢明顯。”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去年本碩博畢業生人數比約為3:1:1,對處于不同階段的青年人才,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的培養目标各有特點。

劉宗巍認為,要想成長為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除了打好專業基礎,還要具有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習慣、持續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張抗抗則提醒說,志在從事新汽車事業的大學畢業生,要多從汽車應用場景的角度來理解自己專業内的問題,并與外界積極溝通。

事實上,高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本身就是企業與大學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

領英旗下求職平台“領英職場”産品端負責人陳怡靜認為,在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擁有數字化技能的人才面臨衆多職業選擇。她表示,如何吸引和保留數字化人才,也成為智能汽車企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近一段時間以來,部分新造車企業頻頻縮招、裁員,甚至毀約應屆高校畢業生。對此,陳怡靜建議說,同學們要有意識地擴充自己的“信息視野”。

“同學們在求職時不必太早定下具體的擇業目标,而是更應該通過廣泛收集自己專業内外相關的職場信息,不斷充實自己對于職場的了解,尋找與自身匹配度較高的求職目标。”她表示,像智能汽車這樣的融合性行業變化更快,對某一職能崗位的需求也可能會不斷演進,因此需要有意識的不斷擴充信息視野,提升靈活應變的能力。

無論是剛剛走出高考考場的1193萬名考生,還是即将奔赴工作崗位的1076萬名高校畢業生,他們不僅是中國汽車業、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見證者,也有機會成為建設者和受益人。

“中國汽車産業大有可為,歡迎更多有熱情、有抱負的青年學子選擇加入汽車業。”付于武表示,随着華為、百度等新玩家注入活力,随着“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的有序推進,百舸争流的汽車業将是年輕人大展拳腳的舞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京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出行周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