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2:34:03

内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比較與否定,總有不少人在耳邊唠叨“别那麼扭捏,大方跟人打招呼”“你看xx多會說,你就像個癟嘴葫蘆”“活潑外向一點多好,以後出了學校也更有競争力”。

大家都在試圖說服我們變得外向,告訴我們:内向是錯的,外向才好。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1

但實際上,每一種性格都有其優勢。對内向的人而言,被動不等于沒想法,孤僻也不代表沒熱情,每一個内向的人,都是内心豐富且低調的特别存在。

而且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内向的人更容易在某些領域取得成就。因為他們比普通人更傾向于在特定領域保持熱衷和專注,更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困難或者枯燥的環境堅持下去,直至成功”。

内向的人從獨處中獲得能量,所以外人看來很多内向性格的人很孤獨,但實際上他們頗為享受獨處。

正如作家周國平所說:“我天性不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但正如每種性格都有優勢,每種性格也必然有相對的劣勢。

内向性格的人對内心世界感興趣,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這是優點。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缺點,因為我們終究都是社會人,即使再喜歡獨處,很多必要溝通交流也少不了。

而與人溝通,和人打交道,對大多數内向性格的人來說,都像是被處以極刑。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2

如果你是内向且害怕交際的人,這樣的場景想必你也曾感同身受過: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3

能用微信打字解決的事情,絕不語音,更不會打電話。

公共場合遇到熟人,甯願悄悄繞遠路或躲起來也不肯上前打招呼。

如果迫不得已去參加聚會,常坐在不起眼的角落,看着别人狂歡。

就像華裔作家傑茜卡·潘,被幾個大學同學搞神秘慶生時,她得到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吓,作為内向性格,她渴望獨處,厭惡熱鬧,相比與人打交道,她更喜歡和寵物相處。

正如她在《走出内向》裡所說的:“比起人類,我更喜歡小狗。小狗不需要你陪它們閑聊,不會對你評頭論足,也不會在你工作的時候像蚊子一樣嗡嗡嗡地圍繞在你的身邊,令人心煩意亂。它們不會沖你咳嗽,更不會問你什麼時候要孩子。”

作為一個資深内向性格的人,傑茜卡·潘多年來躲在殼裡,安然自得,直到她失業、親密的朋友搬走,一直壓抑的孤獨感瞬間壓了下來。

因為性格内向害羞,她害怕與人打交道,也不敢嘗試新事物,所以在日複一日的自我封閉中,她與社會漸漸失去了聯系。而這一切都讓她孤獨又恐懼,所以她迫切希望改變。

于是,她開啟了“外向的一年”計劃,嘗試過一種新生活。與陌生人搭讪,公開演講,來一段即興表演,用社交軟件尋找新朋友,上台表演單口喜劇,來一次毫無準備的旅行,組織一次朋友聚會。

并且把這一年的經曆和體驗寫成了一本書《走出内向》,在書裡,傑茜卡·潘自述作為一個内向又社恐的人,如何通過種種努力蛻變成“社交達人”,發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4

在《走出内向》裡,作者傑茜卡·潘并沒有否定内向性格,隻是從自身實際狀況出發,給那些内向又社恐、慢熱又被動、害怕社交卻又渴望社交的人,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體驗之路。

其實,内向性格并不可怕,如果你怡然自得,并享受孤獨,那麼你完全可以保持内向安靜,但如果内向的你,又孤獨又寂寞,害怕社交卻又渴望熱鬧,那麼你完全可以跟着傑茜卡·潘一起嘗試下蛻變之路。

畢竟,真正可怕的不是内向,而是内向又社恐、慢熱又被動。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曾經内向慢熱又社恐的傑茜卡·潘,在“外向計劃”的一年裡,都做了那些嘗試。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5

一、搭讪陌生人

内向又社恐的人,除非遇到必要緊急狀況,大概率是不會主動跟陌生人搭讪,更别說要進行深度聊天。

所以傑茜卡·潘選擇進行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和陌生人說話,不是簡單閑聊,而是進行深度對話。

盡管會觸發“自我毀滅”程序,傑茜卡·潘還是在公交站前開始了自己的“搭讪陌生人”之旅。但第一次嘗試就遭遇了失敗,這深深挫傷了她。

為了獲得更多勇氣與幫助,她尋找到了一個心理治療師,請他幫自己克服社交恐懼與焦慮。

在心理治療師幫助下,傑茜卡·潘再次鼓起勇氣和陌生人搭讪,并且克服了和陌生人搭讪的恐懼。

但她很快發現,單純搭讪并不能和陌生人建立深度聯系,而維持太多的泛泛關系對内向者而言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因而她決定繼續尋找更好的方式。

為此她參加了一個人際關系培訓班,在培訓班裡她開始意識到:“與他人真正建立聯系的最快方式是分享我們的弱點和不安全感。然而大多數人都喜歡吹噓自己,這隻會招緻别人的怨恨或嫉妒。”因為強力往往讓人産生敬畏,脆弱卻能滋生友誼。

在這次課程上,傑茜卡·潘學到了很多人際交往技巧,而在課程結束的幾周後,她利用學到的社交技巧成功搭讪了飛機鄰座的老人,并和對方進行了一次深度交談。

這次體驗讓傑茜卡·潘意識到:當我們真的邁出社交第一步時,會發現事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尴尬可怕,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很友好。

在搭讪陌生人的嘗試中,她不但分享了自己的種種搭讪經曆,還貼切描述了搭讪時的心境以及害怕與恐懼的心理,這對同樣内向又社恐的人來說,真實又治愈。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6

二、參加脫口秀

與陌生人搭讪,對内向社恐的人已經是莫大的為難,但傑茜卡·潘并沒有止步于此,她進行了更為艱難的一次挑戰:當衆演講。

偶然機會,傑茜卡·潘得到了一次上台演講的機會。得知上台演講無法推遲也無法拒絕後,她徹底崩潰了。

隻要她想象到自己站在台上,面對着台下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手裡什麼都沒有時,就禁不住汗如雨下。經曆了一系列的緊張、恐懼與崩潰後,傑茜卡·潘終于開始面對即将要上台演講這個事實。

于是她先決定去找專業人士幫助自己克服上台演講的恐懼,并尋找到了一位聲音訓練師。

在聲音訓練師的幫助下,她慢慢克服了恐懼,并且在不斷練習中,也練熟了講稿。

盡管覺得自己做了萬全準備,但真的到演講那一天時,傑茜卡·潘依然緊張不已,甚至在演講前一天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直到與奧巴馬禦用演講稿撰寫人戴維聊天後,得知即使看起來侃侃而談的奧巴馬,演講前也需要不斷的排練。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7

這一認知大大緩和了她的恐懼,在上台演講前,她不斷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曾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才使得她沒有臨陣逃脫,鼓起勇氣開始上台講述自己的故事。

通過種種努力,傑茜卡·潘完美完成了一次演講,她終于做到了。

從準備演講到開始演講到演講結束,傑茜卡·潘詳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曆程,這其中除了歡欣鼓舞,更多的是恐懼、害怕、無助,但内向又社恐的她都一一克服了。

這不僅是傑茜卡·潘的勝利,也是所有内向又社恐的人的勝利,因為這給了大多數内向人希望,原來這些事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這之後,傑茜卡·潘又挑戰了單口喜劇,與之前當衆演講不同,單口喜劇除了要公開演講,還要求和觀衆互動,并且要利用幽默把現場的氣氛炒熱。

參加單口喜劇,需要傑茜卡·潘把之前學到的社交技巧全部融會貫通,所以這對她來說又是一次全新挑戰。

再次選擇參加培訓課程的傑茜卡·潘,多次練習後,終于登上了單口喜劇的舞台,首次表演的傑茜卡·潘就收獲了成功,這使得她的社交恐懼大大減少。

她開始意識到,有時候,我們必須強迫自己開啟一些人生的“困難模式”,強迫自己踏出舒适區。

對内向的人來說,獨自在家追劇、玩遊戲或許很快樂,但同時也會讓你喪失開啟廣闊天地的機會,所以即使你内向又社恐、慢熱又被動,也要偶爾學着逼迫自己去社交、去和人打交道,那樣你才可能收獲更多。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8

三、通過網絡結交新朋友

傑茜卡·潘在《走出内向》的第五章提出了一個問題:“通過社交軟件尋找好友令人羞恥嗎?”

國外什麼情況我不清楚,但在國内,大多數人大概率情況下是不會通過社交軟件來尋找朋友,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在社交軟件上認識的朋友最好存在于虛拟環境裡,一旦奔現很可能會無法做朋友。

而且無論我們在社交軟件上有多少朋友,我們依然很孤獨,因為這些網絡上的社交,已經漸漸讓我們失去了與人面對面交流的能力。

意識到這一點的傑茜卡·潘開始通過社交軟件尋找真正的朋友。在社交軟件上經過無數次試探交流後,她開始嘗試着把網友約出來,企圖把網友變成現實中真正的朋友。

一項研究表明,兩個人在見過6到8次面後,才會把對方定義為自己的朋友。

所以傑茜卡·潘在實驗了“廣撒網式”交友後,開始聚焦目光,有針對性地篩選好友。

聚焦、主動這些社交策略綜合運用後,傑茜卡·潘成功地把投緣的網絡好友變成了現實中的好友。

在主動結交朋友的過程中,傑茜卡·潘再次明晰了自己的交友觀念:朋友不在于多,在于精。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9

即使是内向的人,也有社交需求,隻是不需要像外向的人那樣呼朋喚友,隻要三兩至交好友,談談心解解憂即可。

所以如果你和傑茜卡·潘一樣内向又社恐,那麼你應該學習她,主動出擊主動交友。畢竟可能沒有人會主動向你揮手,但是基本沒有人會拒絕你的揮手。

即使認為自己已經克服了社交恐懼,已經從内向漸漸走出,傑茜卡·潘在第二次單口喜劇表演時還是失利了。這一次失利雖然打擊了她,但卻沒有讓她失去信心,經過鍛煉、糾正、嘗試,傑茜卡·潘再次進行了一場特别成功的喜劇表演。

之後,傑茜卡·潘又嘗試了獨自去異國他鄉旅行,不做攻略,不找熟人,雖然異國他鄉的旅行并沒有十分讓人滿意,但對傑茜卡·潘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她終于再一次戰勝了自己。

在“外向計劃”的最後,傑茜卡·潘把這一年認識到的所有好友邀請到自己家,來了個朋友大聚會,盡管聚會準備讓人忙碌又失措,但這是對這一年“從内向變外向”的最好總結。

經過一年嘗試,傑茜卡·潘并沒有變成外向性格,但她從内向社恐變成了内向愛交際。

雖然與外向性格的人相比,她的社交生活仍然不算豐富,但卻因此找到了體驗世界的新方式。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10

傑茜卡·潘在《走出内向》裡所說:“我害怕自己如果一成不變,待在深淵,就永遠無法進入更廣闊的世界。”

所以如果你也内向社恐,你也慢熱被動,與其一味害怕,不如勇敢嘗試,主動出擊,待在舒适區裡固然舒服,但短暫去圈外冒險,也是值得嘗試的。

内向性格就一定是不好的嗎(可怕的是内向又社恐)11

更何況,如果你不曾去看過更廣闊的世界,你又怎麼能說自己真的享受孤獨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