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25 04:44:48

北京的小吃文化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各類特色小吃也有其獨特的名稱,什麼驢打滾、鹵煮、養眼包子....雖然聽起來稀奇古怪,但大多也能讓人過“耳”不忘,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這些小吃背後的故事嗎?

驢打滾

最初聽到“驢打滾“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是拒絕品嘗的,因為想到驢打滾過的食物,這可怎麼吃啊?

話說有一次,慈禧太後吃煩了宮裡的食物,想嘗點兒新鮮玩意兒。禦膳大廚左思右想,決定用江米粉裹着紅豆沙做一道新菜。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1

新菜剛一做好,便有一個叫小驢兒的太監來到了禦膳廚房,誰知這小驢兒一個不小心,把剛剛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裝着黃豆面的盆裡,這可急壞了禦膳大廚,但此時再重新做又來不及,沒辦法,大廚隻好硬着頭皮将這道菜呈給慈禧太後的面前。

誰知慈禧太後一吃覺得味道還不錯,就問大廚:“這東西叫什麼啊?”大廚想了想,都是那個叫小驢兒的太監闖的禍,于是就跟慈禧太後說:“這叫驢打滾!”

其實,“驢打滾”真正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加上最後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塵土,因此而得名。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2

鹵煮

提到鹵煮,北京人總是想起南城南橫街的那家小腸陳,甚至有人認為,小腸陳是北京鹵煮的起源地。

真正的鹵煮起源,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視南方,曾下榻于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中。陳府家廚張東官深知乾隆喜愛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乾隆吃了大喜,命名這道肉菜為“蘇造肉”。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3

後來這道菜慢慢傳到民間,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貴,老百姓吃不起,于是就用豬頭肉代替五花肉,同時加入更便宜的豬下水煮制。沒想到歪打正着,一發不可收拾地創出了傳世美味,這就是咱們日後熟悉的鹵煮了。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4

羊眼包子

北京的包子有一種極其有名,那就是羊眼包子。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曾喬裝打扮到前門外,走進羊肉包子鋪,殷勤的回民掌櫃用小托盤送來了兩杯蓋碗茶。向康熙皇帝問安後,陪着笑臉說:“不怕爺惱,爺在宮廷裡邊什麼山珍海味沒嘗過,還屈駕來嘗羊眼兒包子,小的實在不敢孝敬。”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5

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識破,還是佯裝要吃包子。掌櫃的無奈,隻好端來了熱騰騰的小包子。康熙用筷子挾一個放在碟子裡,細心地觀察。隻覺陣陣香味撲鼻,放到嘴裡一嘗,果然味道鮮美,質地不一般。

但是,康熙帝左找右找也未看見“羊眼兒”,便問掌櫃的:“為什麼看不見羊眼兒?”掌櫃忙回答說:“回爺的話,餡肉沒有羊眼兒,隻是做的精細些,包的個頭小一點,像羊眼兒,就給起了個‘羊眼兒包子’的名字。”康熙嘗了兩個,覺得非常可口好吃,便傳旨:“朕覺得羊眼兒包子很好,可經常送到宮中,找内務府開銀。”

從此,羊眼兒包子名聲大噪,譽滿北京城。于是,四城各處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兒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6

艾窩窩

明時皇宮裡的皇後和妃子,天天吃山珍海味,不免厭倦。

有一天,在“儲秀宮”做飯的回族廚師,從家裡帶了些經常食用的清真食品“艾窩窩”,正在廚房裡吃的時候,被一位宮女看見了。

她一嘗很好吃,就給皇後帶了點,皇後一嘗,也覺得非常好吃。于是就讓這位回族廚師,為皇後和妃子們做“艾窩窩”吃。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7

面茶

面茶作為老北京人早餐的一種,喝起來也有講究:不用筷子不用勺。一手拿碗,把嘴巴攏起,貼着碗邊,轉着喝。

面茶的起源時期,可以追溯到清代。據清代《随緣食單》記載:熬粗茶葉汁,炒面兌之,加芝麻醬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鹽。無乳則加奶酥,奶皮亦可。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8

灌腸

老北京的灌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大灌腸,用豬肥腸做的;另一種叫做小灌腸,是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炸的。現在我們吃的一般都是小灌腸。

北京小吃驢打滾長什麼樣(驢打滾命名由來和)9

北京最早的灌腸鋪是後門橋頭路東的“福興居”,清光緒年間開業,掌櫃的姓普,人稱“灌腸普”。他家以真正的豬肥腸灌上碎肉、澱粉和其它香料,煮得不軟不硬,不老不皮,外焦裡嫩,澆上鹽水、蒜汁兒,吃起來别有風味。

據說慈禧太後在地安門火神廟進香之餘,曾到這裡品嘗,并大加贊賞。由此,福興居的灌腸成為定期向清廷奉獻的貢品。

等到能出門撒歡兒了,一定要約上好友,一起回味自己心心念念的美食~

互動話題:你最喜歡北京的哪一種小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