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忌器材編輯丨梁爽
自2018年RF卡口系統誕生以來,佳能除了推出F1.2超大光圈“紅圈”定焦,針對入門用戶還打造了一批小型化“銀圈”定焦,成員包括RF35mm F1.8 MACRO IS STM(2018年)、RF85mm F2 MACRO IS STM(2020年)、 RF 50mm F1.8 STM(2020年)、RF 16mm F2.8 STM(2021年)。今年7月佳能 “銀圈”軍團再添新成員RF24mm F1.8 MACRO IS STM。
RF24mm F1.8 MACRO IS STM完美繼承了“IS MACRO STM”新特性,與同門RF35mm F1.8 MACRO IS STM、RF85mm F2 MACRO IS STM保持一緻。
佳能 “銀圈”軍團再添新成員-RF24mm F1.8 MACRO IS STM
- 01 -
外形設計緊湊、便攜
RF24mm F1.8 MACRO IS STM的外觀與RF35mm F1.8 MACRO IS STM幾乎一樣,鏡頭尺寸兩者也非常接近,隻是長度上長一點點(62.8mm VS 63.1mm)。RF24mm F1.8 MACRO IS STM整體設計非常緊湊、輕量,鏡頭重量約為270g。
小型輕量化對于Vlog拍攝是非常重要的,這款鏡頭在提供廣視角的同時也滿足了用戶便于攜帶及長時間手持拍攝的需求。當然,對于人像愛好者以及風光攝影師來說,這款鏡頭也是非常實用的。F1.8大光圈廣角鏡頭,不僅能夠拍攝出廣闊視野的風景,同時也能夠輕松拍出夢幻虛化的人像。
RF24mm F1.8 MACRO IS STM的鏡身最前一圈标注鏡頭型号,“銀圈”之後則是采用菱形防滑設計的控制環。控制環是RF鏡頭的一大特色,用戶可根據習慣将光圈、快門速度、ISO感光度或曝光補償等功能分配到鏡頭的控制環上,轉動控制環就能調節相應設置,從而提升操作便捷性。此外,控制環去除了轉動時“咔哒咔哒”的定位感與動作音,旋轉平滑、順暢,更适合視頻錄制,減少操作雜音。
在鏡頭中部則是對焦環,比控制環更寬,采用條紋設計,轉動阻尼比較順滑。鏡頭中後部的一側設有AF-MF切換開關和IS防抖開關。
RF24mm F1.8 MACRO IS STM采用了齒輪型STM步進馬達,可提供安靜的自動對焦。這種馬達簡單的機械結構使其啟動與停止具有良好的響應性。STM步進馬達易于實現驅動單元的小型化,有助于縮小鏡頭尺寸。此外,該鏡頭還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可以根據拍攝意圖對合焦位置進行調整。
- 02 -
銳度表現尚可,滿足建築、風光拍攝需求
下面我們看一下RF24mm F1.8 MACRO IS STM的實拍效果:編輯測試使用佳能EOS R5作為機身。拍攝使用RAW JPEG、AWB設置、ISO 100。
為了測試這款鏡頭的解析力,我們采用遠距離拍攝建築的方法,該拍攝距離常被一般用戶用于拍攝風光、建築。(圖左為中心位置,圖右為邊緣位置)
中心邊緣銳度測試截取位置
光圈F1.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22
我們不難看出F1.8全開光圈下,RF24mm F1.8 MACRO IS STM中心銳度尚可,邊緣銳度有些肉;光圈收到F2.2-F2.8時,鏡頭中心銳度有一定提升,比較銳利,邊緣也有提升,暗角對畫面的影響也明顯減輕;F4-F8這款鏡頭整體銳度不錯,尤其邊緣銳度和反差明顯得到改善;光圈收到F11時,銳度開始輕微下降;而到F16-F22時受到衍射影響畫面要肉一些,F22尤為明顯,不推薦使用。總的來說,這款鏡頭F8-F11的表現可以滿足小光圈大景深的建築、風景等題材拍攝。對于風光發燒友以及酷愛掃街的用戶來說,這支鏡頭足夠滿足大家的拍攝需求。
- 03 -
畸變經機内校正後令人滿意
畸變是五種基本像差之一,不影響鏡頭成像精細度。在攝影中,一般廣角鏡頭容易産生桶形畸變。長焦鏡頭容易産生枕形畸變。畸變與物像點離光軸的垂直高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物像四角的畸變比物像的四邊的畸變程度大。我們本次測試的鏡頭焦距為24mm,這種廣角鏡頭極易出現桶型畸變。
未開啟失真校正
開啟失真校正
由于Adobe Camera Raw還沒有這款24mm鏡頭校正文件,因此RAW存在明顯桶型畸變。考慮到這款鏡頭機内畸變設置不可調,默認都是經過校正的,通過校正我們可以看到畫面非常平整,變形很小,無論是拍照還是視頻都不影響使用。
- 04 -
色散表現與頂級鏡頭有一定差距
RF24mm F1.8 MACRO IS STM采用了1片UD(超低色散)鏡片,來補償廣角鏡頭容易出現的色像差。我們用這款鏡頭邊緣拍攝窗簾縫隙中的珠鍊,來判斷色差程度。
光圈F1.8/F2.2/F2.8紫邊情況
這款鏡頭F1.8全開光圈時,珠鍊和窗簾邊緣有一定色散(彩邊);當光圈收縮到F2.8時,色散有一定減輕。RF24mm F1.8 MACRO IS STM配備1片UD鏡片确實對色差有一定補償作用,但與頂級鏡頭全開極低色散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 05 -
抗眩光表現中規中矩
光圈F1.8抗眩光效果
光圈F8抗眩光效果
從實拍來看這款鏡頭全開光圈時在高光附近有輕度霧化,當光圈收至F8時則有一點鬼影。總的來說,這款鏡頭的表現中規中矩,不能徹底避免眩光、鬼影的幹擾,逆光拍攝建議用戶帶上遮光罩,以減少雜光影響。
- 06 -
彗差存在一定變形
提到點光源還原,就不得不提到“彗差”,光軸外的某一物點向鏡頭發出一束平行光線,經光學系統後,在像平面上會形成不對稱的彌散光斑,這種彌散光斑的形狀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邊緣拖着一個由粗到細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寬大、暗淡、模糊。這種軸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稱為彗差。
彗差測試圖局部放大
RF24mm F1.8 MACRO IS STM全開光圈下,畫面邊緣點光源會出現一定變形,呈現“十”字狀,部分行駛車燈有紫邊。單就實拍來看,這款鏡頭并不适合非常嚴謹的星空拍攝,如果非常在意邊緣彗差表現,可以選擇一些主打星空拍攝的鏡頭。
- 07 -
星芒效果比較漂亮
星芒測試圖局部放大
這支鏡頭可以拍出清晰的光芒效果,每條光線都由粗變細非常銳利,形态上比較漂亮。由于鏡頭采用9葉片圓形光圈,可拍出18條光芒。夜拍愛好者們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小光圈拍攝城市夜景,在得到清晰畫面的同時,也有較好的星芒作為點綴。
- 08 -
鏡頭存在一定呼吸效應
佳能方面并未強調RF24mm F1.8 MACRO IS STM呼吸效應表現,從實測來看,無論全開光圈還是F11,焦點在遠近變化時,拍攝視角确實會有一些變化。對于拍攝視頻和VLOG用戶來說,如果有很明顯焦點前後切換需要注意構圖變化。
- 09 -
實拍樣片
測評總結
通過各項測試, 這支RF24mm F1.8 MACRO IS STM是一款主打差異化的鏡頭。它輕便小巧,且擁有微距和光學防抖功能。不僅适合風光和廣角人像拍攝,還非常适合VLOG拍攝,減輕用戶手持負擔的同時能夠更近拍攝。攝影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RF24mm F1.8 MACRO IS STM與RF35mm F1.8 MACRO IS STM等同樣具備微距能力,這讓該系列鏡頭在同規格鏡頭中更具特色,用戶的拍攝題材得到進一步拓展,近攝作品信手拈來。
“銀圈”定焦走實用路線,成像夠用,畸變、暗角、色散一定程度可以交給機内校正,鏡頭更加輕便小巧,用戶更願意帶出去。目前RF24mm F1.8 MACRO IS STM官方定價是4399元,該價格介于RF35mm F1.8 MACRO IS STM(3799元)、RF85mm F2 MACRO IS STM(4599元)之間,可以說是性價比非常高了。
- end -
編輯 | 畢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