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NIKE)這家公司的重要性在于,它不僅是世界第一運動品牌,影響力更是延伸到了運動之外,包括服裝、時尚、文化等等行業,都在受耐克的影響,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運動品牌公司了。耐克曾經是一家日本公司,和亞瑟士大有關聯(鬼冢公司是亞瑟士的前身),給公司起名字竟是做夢夢見的。這期《知消》梳理了一些耐克鮮為人知的冷知識,一起來看下吧。
作為全球第一大運動品牌的耐克(NIKE)如今市值是1500億美元左右,創始人菲爾·奈特(PhilKnight),1938年生人,他在耐克公司CEO的位置上工作了長達51年,直到2015年才退休。菲爾·奈特在大學曾是長跑隊的運動員,對跑鞋一直非常感興趣。
在耐克的曆史中,有八年時間是半家日本公司,而且也不叫耐克,叫“藍帶體育”。唯一的業務就是在美國代理銷售日本運動鞋。耐克早期的成功源于找準了細分領域。幾乎所有體育用品商店都拒絕了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代理的跑鞋,最終奈特決定去田徑賽場試試。他給田徑教練、運動員推銷鞋子,最終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打開了銷路。直到1971年,鬼冢公司提出要收購藍帶體育51%的股權,否則就把代理權收回。而這時候菲爾·奈特決定自己單幹,于是在1972年成立自己的品牌——耐克(NIKE)。
在耐克的曆史上,有兩次“忽悠”非常關鍵。奈特第一次和日本鬼冢公司談合作的時候,他剛從商學院畢業,連工作都沒有。但當對方問他就職于哪家公司的時候,他脫口而出”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藍帶體育公司。雙方合作開始。後來,奈特想從美國西部代理變成美國的全國代理,鬼冢公司提出:你要在東海岸也有辦事處才行。奈特馬上回答說,我們有啊。其實根本都沒有。好在當時互聯網信息不發達,日本人又實在,一直很相信奈特,才有了合作,也才有了後來的耐克。
“阿甘鞋”是耐克最著名的一次廣告植入。著名電影《阿甘正傳》講的是一個跑者的故事,電影的男主角,由湯姆漢克斯飾演的阿甘穿的跑鞋就是耐克的一款經典跑鞋,叫Cortez。後來大家都管這款鞋叫做阿甘鞋。
關于耐克,大家最熟悉就是它的對勾logo了,不過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對勾的官方名字是什麼。當時有個同事說,這個符号看起來像“嗖”的一聲在空氣中留下的痕迹。于是,這個對勾就被命名成了Swoosh,在英文裡就是“嗖的一聲”的意思。這就是耐克這個經典logo的來曆。這個logo的設計隻花了菲爾·奈特35美元,出自一個經常給菲爾·奈特做宣傳冊和海報的小姑娘。
當時“對勾”的logo設計出來之後,大家一起給公司想名字。結果大家想的都是動物名字,比如“獵鷹”(Falcon)、“孟加拉虎”等等,還有選擇的是“六維”(Dimension Six),但是除了菲爾·奈特,大家都覺得太複雜了。當時想名字還有一個截止日期,因為工廠馬上就要開始生産了,必須趕在開工之前把名字定下來。最後,有一個叫傑夫·約翰遜的員工,正好在美國東部辦公,有三個小時的時差,所以他就申請拖延三個小時。結果他想着想着睡着了,夢到了古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名字就Nike——NIKE。醒了以後他立刻給菲爾·奈特打電話,說想到了一個新名字——NIKE。但是奈特聽到這個名字之後,還是有點猶豫。到最後一分鐘,他還在傳真機前面徘徊,最終,終于打下N-I-K-E這四個字母,發了出去。
菲爾·奈特創業的前十幾年,最困擾他的一件事就是缺錢。對于實體生意來說,資金周轉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再加上當時的風投又不關注消費公司,當時的銀行貸款也很保守,所以,湊錢給經銷商、好幾周發不出工資、被債主集體上門讨債,這些奈特都經曆過。好在耐克的業務表現非常好,公司成功上市。
耐克曆史上最經典的一句廣告語“just do it”,靈感其實來源于一個殺人犯。大約十年前,美國有一個備受關注的謀殺案,在執行槍決之前,執行者問犯人有沒有什麼遺言,犯人就非常幹脆的回了一句“let’s do it”。著名廣告公司W K的創始人丹·維登看到這句話既震驚又喜歡,就按照廣告語感染力的标準,調整了一版“just do it”給耐克作為廣告語。
耐克和邁克爾·喬丹的合作,是耐克乃至整個商業代言曆史上,最重要的合作之一。這次合作,耐克開創了幾個先河:第一次啟用黑人運動明星做代言,對種族主義“say no”;第一次在鞋上寫了喬丹的名字,開創了簽名鞋模式。結果,這次合作拯救了耐克的業績,讓銷售額從9億多美金變成了90多億。這個故事裡還有一個倒黴蛋——阿迪達斯。其實當時喬丹更想簽約阿迪達斯,可是阿迪達斯對喬丹這個大學生并不感冒。
耐克鞋有一個現象級的系列air max,給耐克帶來了大量的收入。這種氣墊技術其實原本是應用在太空上面的,一位前航天工程師發現還可以應用于地面。他找了阿迪達斯、鬼冢公司,都被拒絕了,最後找到耐克,菲爾·奈特采用了這項技術,最終一舉成功。阿迪再一次遺憾錯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