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年級傳統文化常識

二年級傳統文化常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7:22:29

二年級傳統文化常識?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陶淵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二年級傳統文化常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傳統文化常識(課本中的文化常識)1

二年級傳統文化常識

八年級上冊

《桃花源記》(陶淵明)

1、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詩人。

2、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号

補充:

年号:所謂年号,是中國曆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标志。按慣例,新君即位大多會頒行新年号,稱為改元。年号蘊涵着帝王君臨天下、宣示正統的特殊意義,君臣朝野為之矚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腸,絞盡腦汁。

王年号于選詞擇字十分考究,須經重臣集議、反複篩選,要求字意吉瑞、詞意隽永,多用“天、大、太、應、元、中、永”等字開頭。尤其是以“天”字開始之年号,達66個之多。其次是“建”字打頭者,有30個;以“永”字作首字者有28個。用“隆”字的年号19個;有“龍”字的年号有13個,有“鳳”字和“皇”字的年号各有11個。由于擇字範圍狹窄,曆代年号重複使用現屢見不鮮。如用 “建興”11次,為使用次數之最;“太平”出現9次;“建武”年号曾出現7次;另外“中興”、“永和”、“永平”、“永興”、“建和”、“建平”等年号亦分别曾被6位皇帝所用。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曆史知識,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導緻年号重複。

1、廟号

一般認為,廟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号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号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谥号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号這一制度。漢朝對于追加廟号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号。劉邦是開國君主,廟号為太祖(但自司馬遷時就稱其為高祖,後世多習用之),谥号為高皇帝(谥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漢朝強調以孝治天下,所以繼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廟号者極少。西漢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劉盈上廟号)、劉恒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劉啟上廟号)、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劉詢上廟号)、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漢平帝時王莽上廟号))。另外西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号:劉奭為高宗孝元皇帝(王莽上廟号)、劉骜為統宗孝成皇帝(王莽上廟号)、劉衎為元宗孝平皇帝(王莽上廟号),在東漢光武帝時被取消;東漢劉秀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劉莊上廟号)、劉莊為顯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劉炟上廟号)、劉炟為肅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劉肇上廟号)。另外東漢還有幾個皇帝有廟号:劉肇為穆宗孝和皇帝、劉祐為恭宗孝安皇帝、劉保為敬宗孝順皇帝、劉志為威宗孝桓皇帝,不過這一些廟号在孝獻帝時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号。 廟号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濫,始于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西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号幾乎無不稱祖。 在稱呼時,廟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構成已死帝王的全号。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殁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谥号,如漢武帝、隋炀帝,而不稱廟号。唐朝以後,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來說,廟号的選字并不參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甯宗過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隻能亡國。

2、谥号,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後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迹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号。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則由朝廷賜予。

谥法初起時,隻有“美谥”、“平谥”,沒有“惡谥”。善、惡“谥号”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另外還有“私谥”。谥号的選定根據谥法,谥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确定谥号時選擇。這些字大緻分為下列幾類:

上谥,即表揚類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下谥,即批評類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内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下谥”之“惡谥”: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東北)并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谥”。

中谥,多為同情類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

私谥,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

先秦時的谥号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厘王、趙孝成王、 衛睿聖武公等。

3、所謂尊号,乃為尊崇帝後為之所上之稱号。始于秦代。據《史記·秦始皇紀》有“臣(王绾、李斯)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号,王為泰皇”之語。《漢書·高帝紀下》有雲:大王功德之著,于後世不宣,昧死再上皇帝尊号。”又,嗣位皇帝尊前皇帝為太上皇,尊前皇後為皇太後、太皇太後,亦稱上尊号。

3、黃發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陋室銘》(劉禹錫)

1、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鴻儒:博學的人。儒,舊指讀書人。

3、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4、閱金經:金經,指佛經。

《愛蓮說》(周敦頤)

1、 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谥号(死後所給的稱号)。

2、自李唐來: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3、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裡,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核舟記》(魏學洢)

1、魏學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蓋大蘇泛赤壁雲:大蘇,就是蘇轼,後人習慣于用“大蘇”和“小蘇”來稱呼蘇轼和他的弟弟蘇轍。蘇轼曾遊赤壁,寫過《赤壁賦》和《後赤壁賦》。赤壁,蘇轼遊的赤壁在黃州(現湖北黃岡)城外的赤鼻矶,而東漢赤壁之戰的赤壁,一般認為在現在湖北嘉魚東北。

3、虞山王毅叔遠甫:通“父”,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後。

4、峨冠:高高的帽子。

5、卷端指畫幅的右端卷末指畫幅的左端

6、石青糁之:石青,一種青翠色的顔料

7、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大道之行》(《禮記》)

1、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矜(guān)、寡、孤、獨、廢疾,通“鳏”,老而無妻的人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3、女子有: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女子出嫁

《望嶽》(杜甫)

1、杜甫的《望嶽》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

2、岱宗:對泰山的尊稱。

3、齊魯青未了:齊,泰山以北地區,春秋時屬齊。魯,指泰山以南地區,春秋時屬魯。

4、陰陽割昏曉:意思是山的南北兩面。陰,山的北面。陽,山的南面

5、

《石壕吏》

1、公元758年,為平息安(祿山)史(思明)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的兒子)所占的邺郡,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内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兩面夾攻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經新安、石壕、潼頭等地,根據目睹的現實,寫了一組詩。

2、乳下孫:還在吃奶的孫子

參考資料:

1、荷花,别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蓮等,屬睡蓮科。

2、荷花是高潔的象征,它出污泥而不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喜歡以荷花的“出淤泥而染,濯清蓮而不妖”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征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

《三峽》(郦道元)

1、選自《水經注疏》。郦道元,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曆史遺迹、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2、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睛初:天剛睛。

4、霜旦:下霜的早晨。

《答謝中書書》

1、 陶弘景 字通明,号華陽隐居。

2、 五色交輝:這裡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五色。

3、 欲界之仙者:欲界,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衆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4、 自康樂以來: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

《觀潮》

周密,字公謹,宋代人。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從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農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2、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每年(農曆八月)京都臨安府長官來到浙江亭教閱水軍。京尹,京都臨安府的長官。浙江亭,館驿名。

3、一舸無迹:舸,船

《湖心亭看雪》張岱

1、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

2、餘強飲三大白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這裡指酒杯。

3、更有癡似相公者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使至塞上》(王維)

1、王維以監察禦史身份出使邊塞時所作。

補充:

監察禦史:監察禦史,官名,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設,改檢校禦史為監察禦史。唐禦史台分為三院,監察禦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權限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禦史台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禦史、副都禦史、監察禦史。監察禦史分道負責,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

2、屬國:典屬國的簡稱。漢代稱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為典屬國,這裡詩人用來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3、候騎:騎馬的偵察兵。

4、都護:唐代邊疆設有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這裡指前敵統帥。

《登嶽陽樓》(陳與義)

1、陳與義,宋代詩人,字去非,号簡齋,洛陽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

2、簾旌不動夕陽遲:簾旌,酒店或茶館的招子。

3、三年多難更憑危: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八年級下冊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1、短褐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結,指衣服上下有洞和補丁。

2、箪瓢屢空:形容貧困,難以吃飽。箪,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瓢,飲水用具。

3、贊曰:贊,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

4、其言茲若人之俦乎: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俦,輩、同類。

5、親舊知其如此:親,親戚。 舊,這裡指舊交、舊友。

6、環堵蕭然: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

7、銜觞賦詩:觞,酒杯。

《馬說》(韓愈)

1、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

2、伯樂:本名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馬。

3、死于槽枥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枥之間。骈,兩馬并駕。骈死,并列而死。

4、之:鞭打馬。策,馬鞭子,這裡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1、宋濂:字景濂,号潛溪,明初文學家。

2、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3、序:文體名,這是一篇贈序。

4、既加:加冠之後,指已成年。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後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5、負箧曳屣:背着書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6、帶朱纓寶飾之帽:纓,帽帶。

7、媵人持湯沃灌:媵人:這裡指服侍的人。 湯,熱水。

8、同舍生:舍,這裡指學舍,書館。

9、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10、容臭(xiù):香袋。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11、以擁覆:衾,被子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1、劉禹錫,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寶曆二年,劉禹錫在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群》,劉禹錫作此詩答謝。酬,這裡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赤壁》(杜牧)

1、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

2、二喬,指江東喬公的兩個女兒,都是東吳美女,大喬是孫策(孫權兄)之妻,小喬是周瑜之妻。

《過零丁洋》(文天祥)

文天祥,安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1、丹心照汗青: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簡上寫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蟲蛀。因竹片水分蒸發如汗,故稱書簡為汗青。這裡特指史冊。

《水調歌頭》蘇轼

1、蘇轼,字子瞻,自号東坡居士,宋代文學家。水調歌頭,詞牌名。

2、千裡共婵娟:雖然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婵娟,指月亮。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1、張養浩,字希孟,号雲莊,元代散曲家。

《小石潭記》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

1、如鳴珮環: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珮與環都是玉質裝飾物

《嶽陽樓記》範仲淹

1、 滕子京守巴陵郡: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

2、居廟堂之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

《醉翁亭記》歐陽修

1、歐陽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學家。

2、射者中:射,這裡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滿井遊記》袁宏道

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學家,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學成就,被稱為“公安三袁”。

2、花朝節:舊時以陰曆二月十二日為花朝節,說這一天是百花生日。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茗,茶。罍,酒杯。蹇,這裡指驢。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判官:官名,是節度使、觀察使一類官吏的僚屬。

2、胡天:塞北的天空。胡,我國古代對北方民族的通稱

3、中軍:主帥的營帳。

4、轅門:軍營大門。古時行軍紮營,以車環衛,在出入處用兩車的車轅相向豎立,作為營門,故稱轅門。

對聯常識:

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應;節奏相合;平仄相協;意義相關

對聯通常用毛筆豎寫,貼挂時,上聯居右,下聯居左。

《贈從弟》

從弟:堂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