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後海總部基地片區航拍圖。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攝
坪山區坪山街道新和社區
惠民好戲月月看煙火氣中有文化範
從坪山區丹梓西路拐入坪山街道新和社區,筆直寬闊的街道兩旁國旗飄揚,綠草茵茵的公園生機勃勃,坪山圖書館、美術館、大劇院錯落有緻,一個個花園小區鱗次栉比,俨然一副現代大都市的模樣。
很難想象,這裡10年前還是一片荒地。自坪山行政區挂牌成立以來,這裡交通日益便捷、設施更加健全,居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10月11日,記者來到新和社區,這裡位于坪山區中心,社區面積1.4平方公裡,下轄9個花園小區。趙玉蘭是新和社區招商花園小區的一位居民,見證了社區面貌的變化。2018年,她搬來這裡,感覺空氣格外清新、居住分外惬意,但生活有些單調。沒想到幾年時間裡,附近的圖書館、美術館、大劇院、文創體驗館、會議中心、書城、影城紛紛建成開放,組成的坪山文化聚落迅速崛起為深圳東部文化新地标,每周甚至每日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如今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充電”學習、看展觀劇,享受高品質的CBD文化生活。讓群衆暖心的是,社區黨委還特别推出“每月一劇”惠民計劃,居民隻需花費約40元就可觀看時下最熱門的戲劇。
新和社區黨委負責人李明春告訴記者,“每月一劇”惠民計劃是社區今年推出的民生微實事項目,旨在進一步豐富群衆精神文化生活,票價主要由社區黨委和劇院補貼,居民僅需自付少量費用,就可實現“花小錢看大戲”的觀劇福利。
據悉,該項目深受居民歡迎,在各個小區群裡,小區黨支部書記一發布活動信息,惠民觀劇名額馬上被一搶而空。截至目前,新和社區黨委與坪山大劇院已聯合推出了6期惠民觀劇活動,約2500人次參加。類型既有新穎的親子劇、也有傳統的黃梅戲,還有時下熱門話劇,每期都深受居民喜愛。
“現在從福田和南山過來這兒看劇的人越來越多了,主要是因為坪山的交通更加便利了!”趙玉蘭告訴記者。近幾年,坪山交通大大改善,尤其坪鹽通道通車後,市民從坪山出發,10分鐘可達鹽田,20分鐘可達羅湖,30分鐘可達福田。趙玉蘭還憧憬着,深圳地鐵14号線10月28日正式開通,從坪山至市中心40分鐘即可直達,居民往來将更加便利。(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璇玲)
南山區後海片區
從灣畔灘塗到金融商務總部基地
清晨,人才公園裡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白天,高樓林立的寫字樓中白領緊張忙碌;晚上,萬象城綜合體燈火通明……從深圳灣畔的一片灘塗,到知名的金融商務總部基地,南山後海片區短短10年間華麗蝶變成為深圳市的城市名片,引來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争相打卡。
街道國旗飄揚、公園煥然一新……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後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洋溢着喜慶的氛圍。“我就住在附近,看着後海片區一天天發生的變化,不僅宜業,而且越來越宜居。”12日下午,在人才公園跑步的何先生充滿期待地說,後海的明天肯定會更加美好。
後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位于濱海大道以南、東濱路以北、沙河西路以西、後海濱路以東,占地面積2.26平方公裡。該片區重點布局現代金融、高端商務、新型消費、科技服務等領域,完善區域綜合發展環境,目标是打造成為更具競争力和活力的國際金融創新發展集聚區。
西高東低、立體城市、綠色生态。記者了解到,後海片區是國内第一個提出“小街區、密路網、零退線”設計理念的城市中心區,被譽為“東方曼哈頓”。片區西部内陸建築最高限達300米,東部沿湖和濱海地帶限高低至10米,整體上形成“内陸高、環湖低”的望海景觀建築群,構成“西高東低”的城市天際線。片區通過對地下空間、空中連廊、地面道路的綜合規劃,構建立體連通的城市空間網絡。主要道路骨架為“兩縱四橫”;空中連廊呈“一環一軸”結構;軌道交通線路共4條,分别是2号線、11号線、13号線和27号線。為了深入實施綠色生态理念,片區東區建成有深圳灣體育中心和深圳市人才公園;西區規劃了“三橫一縱”城市公共綠軸,并在部分開發控制單元内布置了核心綠地,環境十分優越。
後海片區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現已進入建設中後期,城市中心區形象初步展現。目前已建成航天科技、卓越後海中心、中海油、海信南方、中鐵南方、中建科工、阿裡巴巴等20個項目。随着全球優質企業總部的落戶,如今後海片區的科技、金融、戰略性新興産業、服務業總部等産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吸引着大灣區高端人才、資金、商機等資源彙聚。深圳灣廣場BC區、騰創未來、華強方特、樂信、今日頭條、小米、瑞聲、中海、寶鷹建工、中金财富、大家财險、海能達、工商銀行、恒裕金融中心、騰訊音樂等16個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南山區“十四五”規劃提出了發展十大重點片區,後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榜上有名。接下來,南山區将繼續踔厲奮發、笃行不怠,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将後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勾畫成世界級創新型國際化濱海城區的最美天際線。(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志明)
龍崗區吉華街道三聯社區
推窗可見綠出門即進園
走進龍崗區吉華街道三聯社區三聯郊野公園,樹木綠植随處可見,漫步在公園中,自然美景令人賞心悅目。正在公園拍攝秋景的三聯社區居民彭麗告訴記者,三聯郊野公園建成開放後,推窗可見綠、出門即進園,她和鄰居們在家門口就能擁有這份幸福感。“每天來公園爬爬山、鍛煉鍛煉身體,整個人都好很多,感覺社區這兩年變化太大了!”
記者了解到,三聯郊野公園是龍崗區集文化體驗、休憩遊覽、運動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今年建成開放後,成為高品質美麗宜居生活社區的示範代表,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城市發展“紅利”。
三聯社區黨委書記徐敏金介紹,近些年來,街道和社區瞄準群衆對美好生活的所思所盼,想方設法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衆,通過大力推動公園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市更新、拓展片區産業空間、發展交通、加強社會治理等,使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除了顔值刷新,社區發生的大改變同樣體現在特色産業中。據悉,三聯社區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自啟動建設以來,以“深圳玉石加工發展基地”作為産業定位,慢慢地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連續13年成為深圳文博會分會場。如今已形成集翡翠毛料交易及拍賣、産品原創研發設計、作品展示銷售、文化交流合作、玉石雕刻培訓等為一體的完整産業鍊,成為“深圳市文化産業基地”和“文化 旅遊型示範基地”。
談及三聯社區近年來的變化,繞不開以治理成效提升群衆幸福成色。該社區以黨建為引領,以多元參與為路徑,以群衆認同為标尺,不斷健全社區治理機制,推動社區治理現代化,書寫新時代的幸福答卷。
“三聯社區是典型的原關外城中村,發展滞後,随着交通路網不斷完善、城市更新項目推進、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落地等重大變化,新問題、新矛盾、新需求層出不窮。”徐敏金說,為快速精準掌握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多層次需求,社區黨委将“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的工作方式植入社區治理的“一針一線”,将傳統“埋頭苦幹”轉化為主動的雙向溝通和良性互動,形成“問需聯民意、問計聯民智、問效聯民心”的“三聯于民”模式,提升了社區治理共同體意識和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實宜)
福田區香蜜湖片區
日漸清晰的世界級“城市會客廳”
從幽靜的“城市綠肺”到宜居的“寶藏之地”,從打造城市“金融高地”到建設世界級“城市會客廳”,福田區香蜜湖片區10年來的發展巨變令人直觀地感受到深圳在推進重點片區建設,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中跑出的加速度。
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專項規劃穩步集成、産業運營有序開展……記者近日探訪香蜜湖片區看到,這裡已然進入“大幹快上、熱火朝天”的新階段。目前,片區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深圳國際交流中心項目一期、金融文化中心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國際演藝中心項目開工在即,“金融高地”再上新台階。“一年來,指揮部以‘做一事成一事’的韌性,大步快進推動香蜜湖新金融中心規劃建設。作為見證人和參與者,我倍感榮幸。”香蜜湖片區建設發展事務中心副主任張鑫表示。
日前,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創投街區“香蜜湖國際風投創投街區”正式亮相。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準,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福田區人民政府,正式發布了《深圳市關于建設香蜜湖國際風投創投街區的若幹措施》,對标借鑒美國矽谷沙丘路有益經驗,在福田香蜜湖打造香蜜湖國際風投創投街區,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為支撐“香蜜湖國際風投創投街區”的兩大産業空間之一,香蜜湖片區正在加快連片升級,通過打造深圳核心區高品質城市空間,助力風投創投街區成為聯通港澳、服務全國、影響全球的金融高地。
作為福田區“十四五”規劃重點打造的“三大新引擎”之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以“國際金融街、灣區未來城”為藍圖,規劃建設一個融彙國際交流、高端金融、文化創意等功能于一體的高顔值“城市新客廳”。根據片區整體規劃,位于香蜜湖北區的深圳國際交流中心,将按照“世界眼光、中國氣派、嶺南風格、深圳特色”設計要求,打造集國際會議、大型商業活動、精品展覽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新客廳”;位于中區的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國際演藝中心、深圳金融文化中心作為三大“公共建築”,将與片區成熟的金融産業集群優勢資源形成深層次有效聯動,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金融産業生态環境;南區打造健康主題的運動休閑公園,提供與生态空間相結合的多樣化運動主題配套設施,打造開放的城市運動休閑目的地。
未來,該片區将彙聚國家金融監管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平台、國際金融機構等優質金融資源,産業維度不斷升級,為福田建設成為聯通灣區、服務全國、影響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撐。(深圳特區報記者 許依妍)
龍華區科潮達公司
特殊群體的特殊獲得感
“10年來,深圳扶殘助殘的氛圍日益濃厚,形成并守護這種氛圍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作為企業負責人,創業十多年來,林盧賢始終将“助殘就業”融入企業發展中,公司殘疾員工占比始終在60%左右。他感慨道,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回望過去10年,深圳各項助殘事業發展快馬加鞭,越來越多的助殘人士伸出雙手,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也用實際行動迸發生命光彩。
2008年,林盧賢在深圳創辦了科潮達科技有限公司,現今已成為深圳500強企業和知名品牌。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林盧賢始終秉持着“辦企業也做善事”理念,持續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通過為殘疾人提供培訓,安排老師傅手把手教授實用技能,越來越多的殘疾工友憑一技之長過上了小康生活。
據統計,目前科潮達已經培養出3000多名殘疾人技術能手,這些走出去的技能骨幹成為華強北、富士康等電子信息聚集地和企業争搶的“香饽饽”。
殘疾人有就業需求和意願,許多企業家也有助殘的愛心,如何通過企業的示範作用,把助殘經驗和理念傳遞給更多人?林盧賢表示,目前他正在積極推動籌備殘疾人就業示範基地,廣泛宣傳助殘政策,以帶動更多企業參與到助殘事業中來,幫扶更多殘疾人就業,讓他們“勞有所得”,發揮自身價值。
作為龍華區人大代表,林盧賢感歎,如今關愛殘疾人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殘障朋友的獲得感也更足了。除了就業環境的優化,殘疾朋友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便利,不少園區或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坡道、電梯、盲道、衛生間等設施日益完善,讓殘疾朋友感受到城市的溫度。期待随着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更多殘疾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明銘)
鹽田區教科院附屬永安小學
“無邊界”學校讓孩子快樂學習
鹽田街道地處鹽田港後方陸域,是鹽田區人口最密集、外來務工人員最多的片區。鹽田區教科院附屬永安小學位于鹽田區鹽田街道永安路,是鹽田區首個全過程代建的重點民生工程,曆經多年精心打磨,從一片空曠的土地,最終建設成為一所功能設施齊全、總建築面積超4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學校,為片區提供1620個學位。今年9月,一年級6個班253名學生成為了該校首屆新生。
打通校園空間開辟“無邊界”教學新體驗
“家門口辦了新學校,恰好今年開學。我孩子今年幼升小,又遇上片區實行大學區制,我們都很驚喜。”鹽田街道居民王雲霞告訴記者,在多方了解和比對之後,她家最終選擇了永安小學。“新學校在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以及特色教育方面都很突出,校園建設也很漂亮,對我們吸引力很大。”
作為一所以“海洋文化”為人文基調的現代化新校,校園設計和功能上的巧思随處可見。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借鑒船體元素,以藍白相間為主色調,學校遠看猶如一艘面朝大海、乘風起航的大船,承載着莘莘學子啟智遠航、奔向未來。
在這裡,“無邊界教學”的理念被應用到了方方面面。教學樓、綜合樓組合形成一棟綜合建築,采用“首層架空”設計,徹底打通架空層連廊,形成了通透開闊的室外學習和娛樂活動空間。中庭花園、庭院景觀以及屋頂綠化,打造出四季分明、常年有花的生态樂園,教學不再受傳統意義上的空間限制,在庭院景觀“魚鳥池”旁、現代化的永安圖書館裡、海洋文化長廊中,都能看見孩子們自由學習的身影。
配備可折疊午睡床教室“秒變”午休室
如何讓一年級孩子盡快适應小學生活,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在鹽田區教科院附屬永安小學,一張張儲物櫃折疊式午休床,解決了許多媽媽們的焦慮。記者了解到,午休期間,學生隻需在老師的幫助下,輕輕将隐藏在儲物櫃裡的折疊床拉出,再從上方的儲物櫃中取出枕頭、小被子等用品,便可讓教室“秒變”午休室,享受高質量的午休時光。
好學至永,上善為安,“讓學習真實發生”,是鹽田區教科院附屬永安小學崇尚的學習觀。據校長索曼莉介紹,中秋節期間,該校開展了“月亮”主題家庭項目式學習,國慶節期間開展了“秋葉”主題學習,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家長一起通過查閱資料、制作實驗、講述作品等形式學習,得以在學習中探索自然、體驗文化。
“學校有各式各樣的學習館,新學校将逐步開設圖書館課程、植物園課程、影劇院課程、航海課程等,廣泛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孩子每天回家,都會興奮地告訴我們她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王雲霞說。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近年來,鹽田區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今年秋季,包括鹽田區教科院附屬永安小學、深圳高級中學鹽田學校、機關幼兒園重建項目在内,共計新增4800個學位。(深圳特區報記者 趙新明 吳禾昆)來源:深圳特區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