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今天是母親節,是一個感恩母親的節日。我們或是給母親準備一份禮物,或是陪母親吃頓飯,或是給母親打一個電話……。“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相比母親給我們的那份持久無私的關愛,我們能回報的其實很少很少。
有人說:“世上有一種愛,它博大無私;人間有一種情,它莊嚴神聖。它使我魂牽夢繞,它使我幸福一生。它就是最平凡的母愛”。的确母愛是人類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母愛無疆,它不追求回報。但當我們唱着歌曲《世上隻有媽媽好》的時候,你可曾注意到母親那滿頭的白發?是否有耐心聽那母親唠叨的話語呢?常回家看看,陪陪她們唠嗑唠嗑,或許是對母親最大的安慰。
在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中,出現了無數偉大的母親,“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等等故事都深深地感染了我們,而更多的是那些一直牽挂着兒女而在默默付出的平凡母親,是她們在默默地推動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正是平凡母愛的生動寫照。在我國衆多詩詞中,關于母愛,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這首《遊子吟》吧。其實在中華文化中還有許許多多歌頌母愛的詩詞以及名言名句。今天小編整理了八首經典母愛詩詞以及一些名言名句,與大家從詩詞中感受母愛的偉大。
《國風·邶風·凱風》 -- 先秦·《詩經》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
和風煦煦自南方,吹在棗樹嫩芽上。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兒辛苦忙。
和風煦煦自南方,棗樹成柴風吹長。母親明理又善良,兒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涼,源頭就在浚邑旁。母親養育兒七個,兒子長成累壞娘。
黃雀婉轉在鳴唱,悅耳動聽真嘹亮。母親養育兒七個,難慰母親不應當。
《遊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晖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送母回鄉》 -- 唐·李商隐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
将車子停下來,茫然的回顧周邊,感覺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頓窘迫。
憂愁傷感從中蓦然升起,悲傷的眼淚如鲠在喉。
慈母剛剛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訪名醫。
可是就在當車子急迫接送時,蒼天就無情地帶走了我的慈母!
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十五》又名《将母》 -- 宋·王安石
将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譯文】
帶着母親來到了邗溝,但家尚留在白紵。
母親月圓之夜突然聽到杜鵑的聲音,想起離家在外的兒子。雖然天南地北相隔萬裡,但心中依舊是深深的牽挂。
《墨萱圖·其一》 -- 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是為了誰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着門盼望着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擡頭看着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思母》 -- 元·與恭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籴米歸。
【譯文】
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着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
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隻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養母親。
《别老母》 --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
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别,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 清·蔣士铨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風塵。
【譯文】
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
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迹還新。
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
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母愛詩詞名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淮南子》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誰氏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無光哭聲苦。——唐·白居易《母别子》
老母與子别,呼天野草間。——唐·李白《豫章行》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短歌行》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宋·王應麟《三字經》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元·楊維桢《慈母愛》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清·徐熙《勸孝歌》
最後,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