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什麼會導緻偏見的産生和持續存在

什麼會導緻偏見的産生和持續存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21:45:08

什麼會導緻偏見的産生和持續存在(是信念在影響我們眼中所見)1

證實偏見,是信念在影響我們眼中所見 | 說服力在哪一邊 第五篇

這是桔梗在“談判思維”的第604篇推文。

全文共2258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什麼會導緻偏見的産生和持續存在(是信念在影響我們眼中所見)2

1 引言

你是否懷疑過自己相信是對的事情?

或者說,

你為什麼堅信自己相信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

當我們試着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們最直接的思考一定是下面這樣,

去尋找大腦中那些可以證明我們所相信的東西是對的那些記憶。

這叫做“證實思維”。

但這種思維通常會給我們帶來麻煩。

來看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問題:華生四卡片問題。

1966年,心理學家彼得-沃森發表了有關這個實驗的細節;

擺在你面前的是四張卡片,5、2、紅、藍;

每張卡片一面是數字,另一面是顔色的名字;

我現在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

這些卡中,隻要有一面數字是偶數,那另一面一定寫着“紅”。

那麼,要驗證這個秘密,你覺得至少要翻開那幾張卡的背面來看?

什麼會導緻偏見的産生和持續存在(是信念在影響我們眼中所見)3

進入你腦中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在沃森的實驗統計結果中,選擇“2”的人有50%,選擇“2”和“紅”的人有20%,選擇“5”和“藍”的人有15%,選擇“5”的人有5%,選擇“藍”的人有5%。

你選擇了什麼?

“2”還是“2”和“紅”?

之所以這兩種選的人最多,因為它們最符合“證實”的思路。

然而問題是,翻開“紅”的另一面,如果是奇數,并不能證明這個秘密是錯的。

因為“一面是偶數,另一面一定是紅”,并沒有說“一面是奇數,另一面就不能是紅”。

這并不矛盾,對嗎?

事實上,翻開“2”和“藍”才是正确答案。

因為,查看“藍”的背面,如果是偶數,那麼這個命題就是僞命題。

這叫做“證僞思維”。

而我們的大腦傾向于“證實”,忽略“證僞”的現象,被稱為,

證實偏見。

2 證實偏見

我們依然在“說服力在哪一邊”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啟發自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

這個系列我們從群體極化,聊到二分法,從多數人的說服力,聊到少數人的說服力;

我在試圖引起你對“說服力到底在哪一邊”的注意;

在多數人那裡?還是在少數人那裡?

如果您已經看過這個系列的前四篇文章,心中應該有了自己的想法。

好,當你有了一個想法,無論是這個想法是來自多數人的說服,還是少數人的說服,你開始相信某種說法或某個命題;

而當你開始相信一件事,那麼你就開始有了某種“信念”;

當然,一開始的“信念”程度很輕,但随着這個“信念”的逐漸加強,就可能成為一種“信仰”。

(在這裡,我用“信仰”這個詞來表述對某一件事的堅信,并不專指宗教信仰或政治信仰)

舉個例子,

當你左挑右選,在網上買了一部手機,你會發現在接下來的使用過程中,你不斷地覺得它好用;

你在不斷地尋找證據,來證實你的選擇是對的;

因為在你決定買它的那一刻開始,你開始有了信念:“我的選擇是對的”。

盡管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毛病或缺點,但你會直接忽略它們,或給出理由來解釋,“這隻是小問題,或,這隻是個例,與我的判斷決策無關”。

這種“信念”,就是“證實偏見”的一種。

這種“信念”有多強大?

讓我們看另一個具體的例子。

3 信念暗示

曾經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心理學實驗,研究人們對“證實”的信念到底有多大。

實驗選擇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随機尋找大學生自願參加;

工作人員會在這些實驗對象的臉上,用防曬霜寫上一個單詞,

SEX(性)

然後讓實驗者在太陽下待一會,讓皮膚變黑,而塗抹防曬霜的部分則會略微顯現出單詞的痕迹;

(隻是,痕迹非常淺,實驗對象自己是看不出來的,也并不知道到底寫了什麼單詞)

随後,實驗對象被要求用日記的形式記錄接下來幾周的社交生活,看看會不會發生一些“美妙”的改變。

結果,超過75%的實驗對象在日記中都有類似“美妙”的描述,

比如,得到更多異性的關注,得到異性商家人員更好的服務,或者得到了異性同學們更多的青睐等。

這些實驗對象都“堅信”,這是由于臉上所寫的東西帶給他們的改變。

但實際上,幾周前實驗開始的時候,隻有三分之一的人臉上塗的是防曬霜;

而剩下三分之二的人,要麼塗的是水,要麼寫的都是毫無意義的詞語。

人們是多麼容易被引導去“證實”一個信念?

你可以嘗試下面的做法來比較兩種提問的方式,

一種是,

你覺得你的生活幸福嗎?

另一種是,

你覺得你的生活不幸福嗎?

本質上,這兩個問題是在詢問同樣的事情,對嗎?

可是,當你用它來問你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完全不同的結果;

被問第一個問題的人,會向你反饋大量幸福的例子;

而被問第二個問題的人,則會向你反饋大量不幸的故事。

4 眼見為實?

我們常聽到一個俗語,叫做,

眼見,才為實(Seeing is Believing)

而實際上,我們大腦的真實情況卻是,

相信,所以看見(Believing is Seeing)

我們對接受的信息做大量的篩選,而篩選的原則就是,選擇那些能證實我們信念的事情。

比如,

足球比賽中,一次鏟球被裁判吹哨;

被鏟倒一方球隊的球迷就會大喊,

這是惡意犯規,毫無體育精神!

而犯規一方球隊的球迷則完全不這麼看,他們堅信,

這是戰術犯規,完全合理。

一件事情的發生,到底在我們眼中是怎樣的?

這和你所堅信的“信念”息息相關。

如果沿着這樣的思路思考下去,說服力該如何提高?

真實案例中,利用“證實偏見”對人做出影響的做法,曾經發生在2006年德國世界杯上;

英國球迷的素質一直堪憂,德國警方在世界杯期間也為此十分頭疼;

可有意思的是,德國警方卻在媒體上對英國球迷大加贊揚,稱英國球迷為,

世界上素質最佳球迷!

結果你猜怎麼着?

這場世界杯,英國球迷沒有發生任何不良事件。

當然,我們都相信,德國警方的這份“贊揚”,并非出自真心;

然而,這麼做卻是一種谙合心理學規律的巧妙策略;

當人們得到對方“相反的反饋”,他們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去“證實”這種反饋。

啥意思?

英國球迷在“素質最佳”的信念下,開始相信他們是素質最好的球迷;

他們的行為開始向有素質的一面去轉變;

或者不妨這麼說,

當一個人看到,自己在别人眼裡是什麼樣的,他們就會變成什麼樣。

5 小結

說服力到底在哪一邊?

在他們所相信的那一邊。

-

這裡是“談判思維”!

“說服力在哪一邊 第五篇” 待續

--- 桔梗

什麼會導緻偏見的産生和持續存在(是信念在影響我們眼中所見)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