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如果你問一個中年人,為什麼活着,他可能會說為了家庭;
如果你問一個小朋友,為什麼活着,他可能說為了好好學習,找一份好工作。
那麼,你為什麼活着?
蘇格拉底曾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一提的。
所以,每個人都該問問自己,人為什麼活着?
請問,人與禽獸的區别是什麼?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人生一眼就能看到頭,完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意思是人和禽獸的差别其實不大,庶民丢棄了它,而君子保存了它。
亞裡士多德也認為,人生的幸福就是實現專屬于人的特征。
兩位聖人的觀點基本一緻:人之所以是人不是禽獸,在于發揮出了人特有的能力。
什麼能力呢?
亞裡士多德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别在于,人具有理性能力。
從存在主義心理學角度看,理性能力決定存在的價值。
如果一個人的人生隻是生老病死,繁衍後代,那的确和動物沒有本質的差别。
人生的終極意義是自我實現,建立影響力。
我們需要發揮我們的優勢,去創造出一些屬于我們的作品,有人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改變,這個作品可以是發明、書籍、理論,總之是能實現我們價值的東西。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認為:每個人都要面對人生的四個根本命題:死亡、孤獨感、自由與責任、生命的意義。
他認為,對抗死亡的一個重要辦法是影響力,如果一個人雖然死去,但他的影響了還在,那就意味着他仍然存活于世。
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中設定,一個人死亡後,靈魂會到另一個世界繼續存在,而當活着的人當中,沒人再記得這個人的樣子了,那麼這個人就會真正的死亡,靈魂會在另一個世界徹底消失。
這其實是人類對于影響力延續地極端期盼。
叔本華曾說過:“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則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将自我實現作為人生的意義,可以避免我們陷入痛苦與無聊之中。
自我實現将人生變成了一場登山,不是那種看不到頭的攀登,而是完全可以登上山頂的,這個山頂就是一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
讓人感到最幸福的時刻,一定不是那些吃飽喝足的時刻,一個人最美好的回憶,肯定也不是吃過美味的食物。
真正讓你難忘的,一定是那些通過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解決某個棘手的問題,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幫助的時刻。
這種精神上的滿足,不是肉體的快樂所能相比的。
當然,肉體快樂是精神滿足的基礎,當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時,自然不可能去追尋精神層面的富足。
快樂,并不是人生的意義
哲學家諾齊克曾提出過一個思想實驗:
如果有一台機器,裡面有各種程序,隻要給你的大腦連上電極,你就可以體驗到各種快樂。
這個思想被電影《黑客帝國》展現的淋漓盡緻,大部分人類一生都浸泡在營養液中,靠着電腦給我們制造各種體驗。
問題是,如果真有這樣一台機器,你願意在機器裡度過“快樂”的一生嗎?
我想大部分人是不願意的,因為這種快樂是一種幻覺,我們并沒有經曆事情發生的過程。
所以,快樂并不是人生的意義,體驗事情的過程,從過程中獲得快樂,這才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在世,如果僅僅生兒育女未免有些單調。
當油盡燈枯之時,我們回顧一生,有遺憾、有痛苦,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自我實現的路上那些經曆過的刻骨銘心的體驗。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社會心理學》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