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探讨《心經》那句“心無挂礙”的根源,主觀歸因是接受“彼岸”的信念,又把彼岸視作“死去”,再聯系到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感慨了一番。
那麼可以繼續“理論”下去,為何要如此重視“死”,談論死這個話題到底意味着什麼。
理性上每個人都知道人必有一死,自己也不例外,但每個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會死,起碼當下不會死,漸漸就會避諱死亡這個話題,認為不談論就沒事兒。
這可以理解,人性趨利避害,都喜歡吉利話。
這時候對待死亡觀非常重要,可以簡單認為有兩類,一類是回避,主要指心理上回避,一類是面對,看似換個說法,但不回避,如農村人會把有年歲人死去稱為“老——人了”。
其實,想想日常用語,與死有關的詞語也很多,很多褒義詞非常感人肺腑,如生死之交,生死與共,出生入死,死去活來(特指愛情或者投入巨大精力事情),向死而生等。
這正是我們要思考的,為何這些詞語如此有心理力量?一方面是表達深刻的情感力量,另一方面是把生死作為辯證法看待,生就是死,死就是生,這叫做“視死如歸”,由此就是底線思維。
所謂底線思維,就是考慮了最差情形,把生命置之度外,也就可以坦然面對其他情形。這樣的結果就起到了情緒穩定的作用,真的視死如歸了,才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因此,從心理角度看,化解情緒失控是正視死亡的效果。
還有理性應對的好處,那就是分類應對技術,視死如歸是最差情形應對,其他更好情況則是另外應對,分類技術讓人發揮最高理性水平。
當然,還可以繼續引申死這個話題,也就是各種比喻和升華。
佛學的寂靜涅槃,文學的鳳凰涅槃,生物學自然界的“蛻變”,心理學得死去活來,都是這個意思。
破繭成蝶是最常見的自然現象,知了猴通過“金蟬脫殼”華麗轉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這就是“向死而生”“死去活來”的結果,這個過程真的是死,真的是生,才叫做蛻變。
這就是升華了,所有升華都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都是“辭舊迎新”,用哲學說法是“否定之否定”。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接受曲折而後迎來光明,這就是另類正視“死去”的價值和意義,是蛻變。調侃的說法,就是那些打不死你的,隻會讓你心理更加強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