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坐浴外塗藥膏 調整飲食排便習慣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肛腸科主治醫師 劉 豔
俗話說“十人九痔”。孕婦一旦遇上痔瘡就很尴尬,治療怕影響胎兒和母乳,不治則疼痛難耐。
臨床數據表明,孕産婦年齡越大,肛周疾病發病率越高,20~24歲的發病率為62%,30~38歲則升至77%,孕後期發病率更高。此外,痔瘡的發病率還和孕産次數相關,孕産1次發病率為62%,≥3次發病率為81%。
孕期痔瘡高發和以下因素有關。随着胎兒的長大,子宮逐漸增大,會壓迫腹腔血管,且孕婦體内分泌的激素易使血管壁平滑肌松弛;腹壓增高,壓迫腸道,導緻痔瘡或加重原有痔瘡;孕期運動量少、飲食改變會使大便幹結、排便不暢,造成肛門損傷而産生外痔、肛裂等疾病;不少人認為,孕後期加強運動更容易生産,但過度運動,特别是走路過多,會增加痔瘡的墜脹感。對于孕後期女性來說,運動要适量,走路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
“坐月子”也是痔瘡高發期。由于分娩過程中持續、劇烈的腹壓增加,盆底下墜、靜脈淤曲會誘發或加重痔瘡;再加上各種進補,導緻上火、産後便秘,引發或加重痔瘡。
面對痔瘡時,為了不影響胎兒發育,不少孕婦選擇忍。其實,可以采取坐浴、外用藥膏等方法。如果有出血症狀,可采用冷敷,切記不可熱敷。如果保守治療後,仍然反複出血,可能導緻貧血,出現頭暈、氣短、疲乏無力、精神不佳等症狀,影響孕婦、胎兒的健康,就需要手術治療,最好在妊娠晚期、分娩後進行。
為了防治痔瘡,生活中孕産婦要多吃富含纖維的新鮮蔬果,比如蘋果、熟香蕉、火龍果等;不要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不要玩手機或看書,減少排便時間;便後或睡前注意局部清潔,常做提肛運動;避免久坐;适當側睡,降低骨盆血管壓力。需要提醒的是,孕産婦不要自行濫用刺激性藥物,比如麝香、冰片、益母貼、止血劑。如果症狀加重,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肛腸門診就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