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圓甲子
圖/網絡
看過許多影視劇,女主淚眼瑩瑩地尋找依靠的時候,另一個人,或男或女,就會抱着她說,「别哭了」。
接着,女生多數情況下會哭得更猛烈。
歐,偶滴神呐,這是咋回事呢?
真是讓寶寶手足無措啊!
[1]
「别哭了」「别着急」「别擔心」「别想了」都是狗屎安慰語
本宮正哭得歡,豈是一句「别哭了」就能阻止的。
撒尿撒到一半如果要強制停下,全身上下的肌肉都不願意。
更何況是肌肉和情感在一起奔騰的哭泣。
有多少人是聽了「别哭了」之後就真的不哭了的?
有多少少男少女們體會過,愛人一晚上沒有接你的電話。
你找遍了知道的地方,問遍了認識的朋友,不斷地查看手機。
這時候你旁邊坐着一個人,對你說,「别着急」。
親娘!簡直沒有比這更沒有用的安慰啦!
你心想,「我能不着急嗎?你讓我怎麼不着急啊!真是急死我了!你把TA給我找來我就不着急啊!」
又有多少人遇到過工作上的不如意,被老闆批評了,被同事擠兌了。
下班回家難掩哭喪的臉。
這時親人說,「别想了,沒事的,一切都會好的。」
你心想,「偶買噶,你的意思是讓我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然後明天一早起來一切就會變好嘛!你能讓我的老闆對我重新有個好印象嘛!你能讓我的同事敬我三分嘛!」
「别哭了」「别着急」「别擔心」「别想了」等等的「别」字頭短語都是說了然并卵的安慰語。
[2]
直到你安慰我,我才知道自己很委屈
堅強如你,總是不甘示弱的,總是把自己包裹得好好的。
直到來了一個人,站在你身邊,好似看透了你的情緒,溫柔無比地說「你怎麼了?看上去有心事。」或者「剛剛的事你應該很不舒服吧?」
在這個瞬間,你的情緒會到達一個爆發點,鼻子一下就酸了,感到自己被認同,感到自己被在意,感到自己壓抑的委屈沖破了強裝的堅強。
「唔...」
我有個朋友小A曾在晚自習上和一毫不憐香惜玉的男生吵起來過。
小A看那男生嚷嚷的嘴實在可惡,一下沒控制住情緒,拿過手頭的電子詞典就砸了過去。
(oh no...我剛剛說了電子詞典,這可是可以出賣年紀的物品呀!)
男生看形勢不好,沒有再言語。
周圍也一片死寂,直到下課。
小A一直僵硬地沒有從座位上離開。
一同學默默從地上拾起了被摔裂的電子詞典,遞給小A,問到,「你還好嗎?」
這句問候,使得一直闆着臉的小A,哭了起來,「唔...」
小A事後說,「他不來安慰我的時候還好,他一安慰,我不知怎的就是要哭。」
「别哭了」是一句類似的話。
字面意思是讓你不要再哭了。
可它暗藏的說法其實是,「我在關心你呢」
[3]
把腳放在别人的鞋子裡臭臭
寡人不說「别哭了」,你讓寡人說些啥?
好好抱着懷抱裡的人吧,感TA所感,哀TA所哀。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同理心」,簡而言之,就是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能把腳放在别人的鞋子裡臭臭。
比如說。
朋友的親人去世了,悲傷至極。
你說再多的「别哭了」,「别傷心了」,對方就能真的喜笑顔開嗎?
你甚至嘗試了許多的方法逗TA開心,因為你對TA是真的在意。但是TA可能會覺得,「你沒有辦法理解我的痛苦,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
這個時候,想要融進TA的情感,就隻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有一個特别喜歡的故事。
大意是,有個精神病人,總是打着一把傘,蹲在角落裡。
醫生護士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
他們嘗試去說服他,可是都沒有成功。
一天,來了一個咨詢師,非常想了解這個病人在想什麼。
于是,他同樣打了一把傘,蹲在了病人的身邊。
病人起先會躲着他,可慢慢的,就接納了他的存在。
之後,病人主動和他說話,問了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解開了大家的困惑。
那個病人問,「你也覺得自己是一個蘑菇嗎?」
大多數時候,人們需要的,真沒多複雜。
收起那些看似萬能的金句。
畢竟,
本宮這麼高冷。不是真心,我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