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耳鼻喉科學最新版本簡介?1. 乳突是颞骨的一部分2. 壓耳屏及拉耳廓疼痛這一典型的症狀見于外耳道疖,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實用耳鼻喉科學最新版本簡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1. 乳突是颞骨的一部分。
2. 壓耳屏及拉耳廓疼痛這一典型的症狀見于外耳道疖。
3. 中鼻甲是篩骨的一部分。
4. 急性額窦炎典型的頭痛時間是起床後開始,下午減輕。
5. 變态反應性鼻炎在發作期鼻腔粘膜常表現為蒼白水腫。
6. 單側性突眼、涕血,應首先考慮可能為鼻窦腫瘤。
7. 前後鼻孔填塞術必須注意後鼻孔紗球固定的理由是防止紗球下墜引起窒息。
8. 慢性單純性鼻炎與慢性肥厚性鼻炎臨床上主要的鑒别點是對血管收縮劑的反應。
9. 會大厭谷位于舌根與會厭之間。
10. 急性扁桃體炎小常見的并發症有扁桃體周圍膿腫。
11. 喉部最狹窄處為聲門。
12. 喉阻塞一般可以分為四度,其主要的依據為呼吸困難程度。
13. 聲門上型癌早期的常見症狀為咽異物感。
14. 下列喉部腫物中最常見的是聲帶息肉。
15. 甲狀腺手術後一側聲帶固定,松弛狀呈弓形是由于……
16. 鼻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鼻中隔前下區。
17. 急性扁桃體炎并發扁桃體周圍炎時,炎症擴展的途徑是經扁桃體上隐窩。
18. 因喉部或鄰近組織的病變,影響喉部通道,引起的呼吸困難稱為喉阻塞。
19. 正常鼓膜最明顯的标志是錘骨短突。
20. 慢性中耳炎有膽脂瘤的鼓膜穿孔常們于緊張部後上邊緣或松弛部。
21. 一側面部麻木伴持續性頭痛或上列牙痛應首先考慮上颌窦囊腫。
22. 關于咽的解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咽上起自軟腭,下達第6頸椎平面為一長約12cm的肌膜管。
23. 小兒“空空”樣咳嗽,伴吸氣性呼吸困難最可能為 急性聲門下喉炎。
24. 耳道圓形異物的正确取除方法是,自異物背側鈎出。
25. 不屬于外耳道疖的症狀是眩暈。
26. 感受正負角加速度刺激的感受器是半規管壺腹嵴。
27. 咽鼓管的鼓室端開口在鼓室前壁。
28. 咽鼓管隆突後上方的咽隐窩是鼻咽癌的好發部位。
29. 會厭軟骨粘膜下組織最松弛處是會厭舌面。
30. 前組鼻窦引流至中鼻道。
31. 篩窦囊腫或腫瘤等病變侵犯眼眶後引起的眼球移位是眼球向外前移位。(下或上移位)
32. 上颌窦穿刺的最佳位置是下鼻道,下鼻甲前端1-1.5cm。
33. 咽的上界為盧底。
34. 聲波經過鼓膜,聽骨鍊達到镫骨底闆時所提高的聲強級相當于27dB。
35. 關于氣管、支氣管異物,以下哪種是錯誤的?“守株待兔”法是錯誤的。
36. 氣管切開術時切開氣管的合适部位一般在2-4環。
37. 蝶篩隐窩中,蝶窦對鼻窦開口。
38. 成人短期内單側扁桃體進行性腫大應首先考慮扁桃體腫瘤。
39. 外耳道疖成熟形成膿腫時,切開的方式是縱行皮膚切開(與外耳道縱軸平行)。
40. 聲音傳入内耳的途徑是 外耳 鼓膜 聽骨鍊 前庭窗。
41. 嗅溝(嗅裂)位于上、中鼻甲與鼻中隔之間。
42. 損傷後最易引起喉狹窄的軟骨是環狀骨。
43. 鼻疖最嚴重的并發症是海綿窦血栓性靜脈炎。
44. 急性篩窦炎典型的壓痛部位是内眦部。
45. 鼻咽癌侵犯顱内,經常破裂孔。
46. 屢發急性扁桃體炎并出現并發症時,目前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為,炎症消退後手術治療。
47. 咽後壁膿腫在直接喉鏡下穿刺切開的體位是低頭位後你仰。
48. 患者,40歲,數月來有低熱、易疲勞、咽喉痛,喉鏡檢查,見會厭腫脹,表面有潰瘍,應首先考慮為喉結核。
49. 鼓膜由外向裡分三層 鱗狀上皮層、纖維層、粘膜層。
50. Meniere病的病理表現主要為内耳膜迷路積水。
51. 外耳道和鼓膜表面血疱開成可能是大疱性鼓膜炎。
52. EB病毒血清IgA檢測成為頭頸部惡性腫瘤診斷有價值的腫瘤是鼻咽癌。
53. 聽小骨的排列自外向内是 錘骨、砧骨、镫骨。
54. 說法錯誤的是檢查鼻中隔發現有偏曲即應考慮手術矯正。
55. 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毒是:鼻病毒。
56. 關于急性鼻炎,概念錯誤的是急性鼻炎應用抗生素是治療常規。
57. 慢性單純性鼻炎的主要症狀是雙側交替性或間歇性鼻塞。
58. 單側性流清水樣鼻涕先應考慮的疾病是……
59. 急性鼻窦炎時,頭痛有一定的時間性原因是窦口位置與體位引流的關系。
60. 藥液替換法治療慢性多發性鼻窦炎的主要目的是使藥物進入鼻窦發揮作用。
61. 上颌窦穿刺術并發空氣栓塞時應采取的适宜體位是低頭左側卧位。
62. 額窦與篩窦炎引起者居首,說法正确的是耳源性腦腫比鼻源性的多見。
63. 上額窦穿刺術,不适用于急性上額窦炎。
64. 鼻腔異物的治療方法是鉗取或鈎出異物。
65. 關于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療,不适宜的是鼻側切開手術。
66. 鼻翼和面頰部交界處稱鼻唇溝。
67. 鼻阈是指鼻前庭最狹窄處。
68. 鼻腔上鼻甲内側面和其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
69. 鼻疖治療中錯誤的做法是早期切開引流。
70. 因上颌窦炎症行上颌窦根治術後,鼻内仍多膿涕,臭……切口長期不愈合,考慮可能為窦内有異物。
71. 中鼻甲水平以上鼻頂部嚴重出血,填塞未止,首先考慮結紮的動脈是篩動脈。
72. 上颌骨骨髓炎多發于嬰幼兒。
73. 鼻咽部淋巴先彙入咽後淋巴結,然後再注入頸上深淋巴結。
74. 扁桃體的神經主要來自舌咽神經。
75. 扁桃體的血供來自頸外動脈。
76. 扁桃體的生理功能為免疫功能。
77. 急性扁桃體炎的病原微生物咽的生理功能以下哪些是錯誤的“發聲功能”。
78. Vincent咽峽炎的緻病菌是梭形杆菌和螺旋體。
79. 屢發急性扁桃體炎,目前常用的有門有效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
80. 鼻咽閉鎖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鼻腔呼吸功能。
81. 涎腺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混合瘤。
82. 鼻部丹毒最常見的緻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鍊球感染引起。(變形杆菌)
83. 拟診鼻石硬結病,首先檢查方法是活組織檢查。
84. 鼻淚管開口于下鼻道。
85. 鼻粘膜分泌的粘液中含有溶菌酶。
86. 正常人鼻粘膜表面的PH值拉近于酸性。
87. 鼻中隔偏曲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是偏曲部位壓迫鼻甲。
88. 算中隔穿孔最覺的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
89. 急性上颌窦炎典型的面部壓痛點位于尖牙窩。
90. 鼻疖是指鼻部鼻前庭或鼻尖部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化膿炎症。
91. 1%普魯卡因不适宜鼻腔表面麻醉的原因是穿透力弱。
92. 鼻外傷合并腦脊液鼻漏(大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而愈)時比較合适的治療為保守治療無效時盡早手術。
93. 鼻白喉診斷的依據是分泌物塗片及細菌培養。
94. 腦脊液鼻漏臨床最簡便的識别方法是低頭、壓迫頸内靜脈法。
95. 出血壞死性上颌窦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上颌窦根治術。
96. 鼻源性硬腦膜外膿腫常繼發于急性額窦炎。
97. 急性鼻窦炎并發眼眶蜂窩組織炎的主要診斷依據是眼球突出、固定、眼睑及球結膜高度水腫。
98. 變态反應性鼻炎是抗原與IgE抗體結合引起I型變态反應。
99. 引起變态反應性鼻炎的主要遞質是組胺。
100. 變态反應性鼻炎最簡易的診斷依據是症狀與體征(鼻癢,陣發性噴嚏及鼻塞)
101. 鼻和鼻窦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鱗狀細胞癌。
102. 鼻窦惡性腫瘤最常發生于上颌窦。
103. 一側面部麻木伴持續性頭痛或上列牙痛應首先考慮上颌窦癌。
104. 萎縮性鼻炎容易引起鼻出血。
105. 前後鼻孔堵塞術必須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從耳毒性考慮下不宜選用慶大黴素。
106. 鼻疖禁忌掠奪的主要原因是靜脈無瓣膜、回流到海綿窦。
判定扁桃體周膿腫形成的标準是 發病4—5天、局部腫脹隆起、張口困難,穿刺*膿。
兒童訴單側性流膿涕且伴惡臭者,應首先考慮鼻腔異物。
鼓膜外傷的治療原則:保持外耳道幹燥,預防感染,禁用外耳道沖洗或滴藥。
具有鼻中隔偏曲手術适應症的三個症狀是 鼻塞,鼻出血,頭痛。
梅尼埃病的病理表現主要為 膜迷路積水。
喉軟骨中最大的是 甲狀軟骨。
聲帶小結最常發生的部位是 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
感受正負角加速度揧的感受器是半規管壺腹嵴。
鼻骨骨折後适宜行複位術的兩個時間段為外傷後2-3*h内和膿腫清退後。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感染途徑有,咽鼓管途徑,外耳道鼓膜途徑,血行感染,其中以咽鼓管途徑最為常見。
耳廓化膿性軟骨膜炎常見的緻病菌為綠膿杆菌,其次為金黃色茫葡萄球菌。
咽部借硬腭和舌骨延線的分隔,将其分為三部分。
腺樣體又稱咽扁桃體,其居正中之溝最深,又稱咽囊。
慢性扁桃體炎常見的并發症有 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心髒病,腎炎。
環狀軟骨是喉部唯一呈完整環形的軟骨,病變或外傷時常造成喉狹窄。
中耳由 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四部分組成。
人體平衡主要依靠 前庭,視覺,本體感覺3個系統的相互協調來完成的。其中以前庭系統最為重要。
骨迷路由緻密的骨質構成,包括前庭,骨半規管和耳蝸。
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為,聽力減退,耳痛,耳鳴。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常見緻病菌多為 變形杆菌,綠膿杆菌,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梅尼埃病的臨床表現 眩暈,耳鳴,耳聾,耳脹滿感。
前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組篩窦,額窦,後組鼻窦包括後組篩窦,蝶窦。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鼻粘膜急性發炎症性疾病,俗稱傷風,感冒。
即使是正常的鼻中隔也很少完全居中和平直,隻有當鼻中隔向一側或兩側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礙或明顯症狀。
在鼻窦惡性腫瘤尤以上颌窦腫瘤最為多見,蝶窦腫瘤則屬罕見。
喉腔内部則于聲帶的分隔,可分成聲門上區,聲門區,聲門下區部分。
喉麻痹是指支配喉肌的運動神經受損引起聲帶運動障礙。
切開氣管,在氣管第3-4環切開管,切勿切斷第1環和5環。
食管異物最常見于食管入口,其次為中段第二狹窄處,發生于下段少見。
鼻出血的局部病因包括外傷,炎症,腫瘤,鼻中隔疾病和鼻腔異物。
變應性鼻炎的主要臨床表現:鼻癢,陣發性噴嚏,大量水樣鼻涕,鼻塞和嗅覺減退。
前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組篩窦和額窦,後組鼻包括後組鼻窦和蝶窦。
常見四種耳源性顱内并發症有 硬腦膜外膿腫,化膿性腦膜炎,乙狀窦血栓性炎,耳源性腦膿腫。
咽鼓管是連接鼓室和鼻咽部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是維持中耳内外壓力平衡,引流作用,防聲作用,防止逆行感染。
急性炎症時,一般不施行手術,宜在炎症消失後2-3周後進行。
有造血系統疾病及有凝血機制障礙者。
嚴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動性結核、風心病等)
在脊髓灰質炎及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疾病流行季節及地區,以及其它傳染性疾病流行時。
婦女月經期前和月經期、妊娠期。
病人***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率高,白細胞計數低時。
扁桃體手術切除适應:
慢性扁桃體炎反複急性發作,或多次并發扁桃體周膿腫。
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呼吸及發聲功能。
慢性扁桃體已成為引起其它髒器病變的病竈或與鄰近器官的疾病有關聯。
白喉帶菌者,經保守治療無效的。
各種扁桃體良性腫瘤。對惡性腫瘤要慎重。
氣管切開的手術适應征?
喉阻塞(3-4度);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某些手術的前置手術,如颌面部、口腔、咽喉部手術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或術後局部腫脹阻礙呼吸。
鼻出血原因?
局部因素:鼻窦外傷及****性損傷;炎症;鼻中隔病變;腫瘤。
全身病因: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營養障礙;肝腎慢性病、風濕熱;中毒;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内分泌失調。
鼻咽癌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涕中尤其是**涕中帶血;或反複發作的分泌性中耳炎;一側下颌角處無痛性淋巴腫大;單側鼻腔進行性阻塞;劇烈頭痛;顱神經症狀;遠處轉移。
簡述美尼爾氏病 的主要病理表現,臨床表現?
病理變化:膜迷路積水使橢圓中及半規管壺腹膨脹;螺旋**聽主cell和支持cell神經纖維和神經**退行性變,血管**萎病;内淋巴中上變消**cell退變;
臨床表現:眩暈,耳鳴,耳聾,耳悶脹感。
鼻面部靜脈回流的臨床意義?
外鼻的V主要經内眦V和面V彙入頸内V,但内眦V又可經眼上、下V與海綿窦相通,此外,面部V無瓣膜,血液可雙回流動,幫鼻面部皮膚感染可造成緻使的海綿窦血栓性V關。
試述喉阻塞的臨床表現?
一變:安靜時無呼吸困難,活動時有輕度吸氣性呼吸困難,稍有吸氣性喉喘鳴及呼氣性胸部軟組織凹陷。
二變:安靜時也有呼吸困難……,活動時加重,無缺氧症狀,脈搏正常。
三變:呼吸困難明顯,喉喘鳴聲較響,軟組織凹陷顯著,出現缺氧症狀,如煩躁不安,脈搏加快。
四變:呼吸極度困難,坐卧不安,出冷汗,發**,心律不齊,脈搏**速,大小便失禁,應即時搶救,否則窒息而死(環甲膜切開)。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臨床分型及各型的治療原則?
答案為表格1治療原則;2耳漏及分泌物性質;3聽力;4鼓膜及鼓室;5乳突X線或**滑CT。
一般無并發症的:1非手術治療;2單純性,間歇性,粘液,膿性,不臭;3輕度傳導性耳聾;4***部中央性穿孔,鼓室粘膜充血,增厚;5無骨質破壞。
各種并發症:1肉芽,息肉刮除術,局部調藥,無效者手術;2骨瘍型;持續性粘稠膿,有臭味;3輕度耳聾;4**部大,穿孔或松弛部穿孔,鼓室有肉芽或息肉;5邊緣模糊不清透光區,中耳軟組織陰影,輕度骨質破壞。
一系列顱内外并發症:1手術治療;2膽脂瘤型,長期流膿,有特殊惡臭;3較重傳導性耳聾,可伴有混合性耳聾;4鼓膜松弛部或***部後上方有邊緣性穿孔,鼓室内有**渣樣物質;5中耳骨質破壞,邊緣濃密,***。
常見的耳源性顱内、外并發症有哪些?
顱内并發症:硬腦膜外膿腫化腦,乙狀窦血栓性V關、腦膿腫硬膜下***。
顱外并發症:耳後骨膜下膿腫,頸部及左下**膿腫、迷路炎,周圍性面癱。
可引起喉***病因有哪些?
中樞性:見于假性球麻痹,腦出血,腦腫瘤,外傷;
周圍性:外傷:盧底骨折、甲狀腺手術、頸部外傷;腫瘤:鼻咽癌、甲狀腺腫瘤、惡性淋巴瘤、神經源性腫瘤;炎症:白喉、流感、梅毒、急性風濕熱;中毒*****
小兒急性喉炎的治療原則?
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糖**質激素減輕和消除喉粘膜腫脹;重度喉阻塞、藥物治療無效,及時行氣管切開術;支持療法、補充液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
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病因治療。
常見耳毒性藥物有哪些?
1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鍊黴素、慶大、卡那黴素、新黴素、安布黴素;2多肽類抗生素:如萬大黴素;3抗腫瘤藥:***芥,***;4利尿劑:呋塞米;5水揚**;6抗症劑;7中毒。
喉阻塞的處理原則?
處理原則:對急性喉阻塞病人,須争分奪秒,因地制宜,迅速解除呼吸困難,以免造成窒息或心力衰竭,然後根據其病因及呼吸困難的程度,采用或手術治療。
耳聾的分類?
以性質分為:器質性,功能性
部位:傳導性;感音N性;混合性;感音性又分為中樞性,感音性,N性。
名詞解釋:
Little’s 區 :鼻腭A、篩前A、篩後A、上唇A和腭大A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動脈叢,稱為利時爾動脈叢,是臨床上鼻出血最常見部位。此區稱為Little’s 區。
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遊離緣水平為界,其上方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間隙為嗅溝或嗅裂。
咽淋巴環:咽部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有些聚成團塊呈壞狀排列稱為……
喉阻塞:即喉梗阻,因喉部或其鄰近組織病變,喉部通道阻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難。
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症性疾病。
總鼻道:在中鼻甲前部下方遊離緣水平以下,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不規則腔隙。
OSAHS: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一般是指上氣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不足,具體指成人于7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暫停,每次呼吸暫行時間至少10秒以上。
感音神經性聾:内耳聽力***,血管儀,螺旋N節,聽N或聽覺中樞的器質性病變均可阻礙聲音的感受與分析或影響聲音信息的傳遞,由此引起的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
鎖骨上三角:位于胸突肌後緣、肩胛舌骨肌下腹與鎖骨之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