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外留學可以做什麼兼職

國外留學可以做什麼兼職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8:23

國外留學可以做什麼兼職?文/戚夢穎在法國留學的林倩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内,自己就從逛展人變成參展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國外留學可以做什麼兼職?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國外留學可以做什麼兼職(留學生又有新兼職)1

國外留學可以做什麼兼職

文/戚夢穎

在法國留學的林倩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内,自己就從逛展人變成參展人。

6月份,林倩“代替”一家國内公司,在歐洲參加了兩個行業展會,在6天内賺到近萬元人民币的“代參展”薪資。

随着海外各行業展會逐步開辦,中國企業的海外參展需求也正在恢複。根據國際展覽業協會的數據,至2022年6月,除部分亞洲公司外,全球大部分展覽公司已陸續為國内外展會活動開放市場。2022年1月僅有30%的公司恢複展覽活動,而9~12月這一比例将增至70%。

然而,受到簽證及隔離政策影響,國内企業親自出海參展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因此,從2021年開始,雇傭當地華人代替國内企業參加展會的參會方式就流行開來。

進入2022年,國内多地也先後發布實施關于企業出海參展以及代參展相關的鼓勵、補貼政策。代參展人員需求持續增加,薪資也不斷水漲船高。據行業人士透露,美國地區代參展人員的日薪甚至高達400美元(約合2761元人民币)。

近兩年,會展人的交流從線下被推擠到線上。如今,因“線下 線上”并行而受到熱捧的代參展,能解決中國企業的燃眉之急嗎?

代參展日薪急漲

林倩在法國留學多年,并于2021年順利取得碩士學位。今年1月,林倩開始在法國求職,但過程并不順利。

抱着了解行業信息的心态,林倩以學生身份免費注冊了法國4月舉辦美容類展會。逛完展後,她順手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一個朋友的朋友是會展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找化妝品行業相關的參展人。”通過朋友介紹,林倩從會展公司了解到,國内一家醫療和美容公司在尋找6月法國醫療展的代參展人。

林倩對此非常感興趣,覺得自己可以一試。她的英語、法語十分流利,又是相關專業,也參加過相似展會,了解展會的咨詢流程,加之自己的“社牛”性格,她就和會展公司簽下了合同。

林倩參加的展會(受訪者供圖)

在國内會展公司工作的Ellen表示,目前國内企業雇傭代參展人員,一般會通過會展公司作為中介,也有企業憑借自己在當地的資源直接“尋人”。代參展人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中國留學生,另一類是在當地做自由職業的華人。

在葡萄牙求學的小楊,就是企業直接雇傭的代參展人員。今年年中,他在葡萄牙華人群中看到一家浙江醫療公司發布的代參展人員招聘信息後,通過群裡的信息直接聯系到公司負責人。“我就是和對方公司在微信上溝通,包括薪資。”

和公司協商後,公司支付給小楊每天約60歐元(約合413元人民币)的薪資,外加交通補貼。小楊所在地的薪資水平不算很高,而代參展的薪資要高于在當地餐館做服務員的日薪,小楊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零工。

林倩拿到的日薪則在100~200歐元(約合691~1377元人民币),外加10歐元/日的餐補。“我聽說高的也有300歐元(約合2065元人民币)的。”林倩一共參加了6天展會,她覺得這比當餐廳服務員、服裝店銷售輕松太多了。林倩算了算,如果自己再多參加一次展會的話,肯定就能收入過萬元(人民币)。

“物以稀為貴。”Ellen發現代參展人員的日薪正在持續上漲。Ellen解釋,海外華人有一定的流動性,留學生也可能畢業就回國。因此相對于不斷增加的參展需求來說,代參展人員可供性其實十分有限,這也導緻代參展持續“加薪”。

以展覽大國德國為例,疫情發生前,德國每年都要舉辦約300場展覽會。據德國展覽業協會(AUMA)統計,在世界範圍内影響較大的210個專業性國際貿易展覽會中,有150多個是在德國舉辦的,每年吸引約18萬個參展商和1000萬名觀展者。

“德國(薪資高)就是因為展多,參加的企業多,需要的人就多,有時還會撞上同期開展,人就很難安排開。”Ellen說,“比如,德國一開始是200歐元一天,現在已經漲到350歐元了。美國更貴,同行報價都達到了350~400美元(約合2416~2761元人民币),有時候400美元都找不到人。”

市場火熱

小楊在疫情前就參加過代參展。2018年,小楊正在中國澳門讀書,有家海外公司無法親自到澳門參展,就拜托小楊所在的學校組織學生代替參展。

Ellen在展會這行工作了16年,在疫情前幾乎沒有操辦過代參展。2021年,她才正式經手了第一個代參展項目。“當時是俄羅斯9月的一個展,因為組委會說不延期也不退展費,企業已經花了這麼多錢,沒辦法,我們就在當地找華人給他們做展位布置、客戶接待的工作。”

現在回想,Ellen覺得這個“第一次”做得并不好。“這次像是我們公司的‘啟蒙’,在摸着石頭過河,做得也不細緻,可能因為當地人流量也不夠,最後拿到的客戶名片蠻少的。”

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市出台實施《精準惠企促發展擴大投資穩增長30條》,加大對國内企業海外參展的支持,“代參展”模式也将納入補助範圍,按照展會類型,展位費補助從60%~100%不等。随後,全國多地也出台實施類似鼓勵政策。

浙江省商務廳、省财政廳2022年7月發布的《浙江省商務展會及經費管理辦法》

今年,Ellen已經操作8個左右的代參展項目。“西班牙、美國、德國、荷蘭都有,像西班牙個安排了16名代參展人員,人數算是比較多的。印度、泰國也都有這種需求。”

根據Ellen的統計,如今展會觀衆已經恢複到疫情前的70%,而其中50%都是新的客戶。對企業來說,如果不參展,就會損失這部分的客戶。以代參展的形式參加,多多少少都能收集到一些客戶名片。“而且代參展人員的成本比疫情前自己出來還要低一些,大概占到之前成本的70%。”

無論是否有中介參與,代參展人員都要經曆崗前培訓、物料接收、實時溝通以及會後反饋等環節。

林倩兩次參與展會服務的是同一家國内公司,但是每次展會的領域不太相同。為避免物流上的問題,展會開始的一個月前,她就開始和公司對接。因為中介公司多是在國内工作,所以産品樣品和其他展會物流會郵寄至林倩處,由她保管并在開展當天直接帶到展位。

林倩也通過視頻方式接受了公司的展前培訓,熟悉公司及産品的具體情況。因為對此感興趣,林倩自己也做了一些功課,包括學習專業術語以及競品情況。“這不是硬性要求,就看代參展人的覺悟了。”

開展當天,林倩和另一位代參展同事要負責展品和圖冊等資料的擺放。正式開展後,林倩和同事需要向客戶發放産品圖冊。如果客戶感興趣的話,林倩要對公司産品做基本的介紹,收集對方的名片、聯系方式。

客戶還有其他意向的話,林倩會協助客戶和國内的公司現場視頻連線。“其實我們會一直開着視頻會議,國内的銷售一直在線,如果有大客戶或是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就轉到線上視頻,讓客戶跟國内銷售直接對接。”

小楊服務的公司做的是醫療骨骼,但他的專業是市場營銷,對醫療行業知之甚少,隻能回答一些關于公司和産品基本的問題,而遇到骨骼構成、用途等更細緻的詢問,就隻能轉接給屏幕裡的國内公司。小楊覺得,其實自己更像一個“工具人”:“我全程開着視頻,基本上是公司的人用英語和客戶聊,我隻負責一個接待工作。”

短暫過渡?

代參展的形式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方面的認可。

Ellen經常在社交平台分享一些展會行業的信息,最近不少海外華人都會主動詢問她,是否有當地的代參展需求。

對林倩而言,這不僅是賺外快的臨時工作,更是她求職的絕佳機會。在工作過程中,她随身攜帶着簡曆,對一些心儀的客戶表達出求職意向。出乎她的意料,展會結束後,她收到了2~3份來自展會客戶的面試邀請。“後來我還面試了另一家公司的銷售,他們對我這段(代參展)經曆十分感興趣。”

在會場工作期間,林倩和小楊都遇到了對他們感興趣的外國客戶。“他們會好奇我們是不是公司員工,我們就會解釋是留學生,幫助公司代參展,他們也都會表示理解。”Ellen也表示,從現場情況來看,外國客戶對代參展的形式接受度良好,不會因為非本公司人員代參展而産生負面反饋。

小楊參加的展會(受訪者供圖

8月29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表示,中國貿促會支持企業以“代參展”等方式赴海外參展,并決定受理以“參加國外線上展覽會”“代參展”“遠程線下辦展”等創新形式在國外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項目的申請,将創新辦展項目視同為線下到國外參展辦展,核發項目批件。

一年多來,Ellen所在的公司也對代參展總結出一套“方法論”,對代參展人員的工作效果也形成幾個評估維度。“我們最後會讓企業給一個評價,包括(代參展人員的)服務經驗、現場反饋、業務熟悉程度、是否守時、靈活程度等。”

不過,在Ellen看來,代參展終究是短期時間内的過渡形式,不會長久存在下去。

雖然代參展人員往往精通英語外加一門所在地外語,但對于專業行業信息的掌握仍十分有限。

林倩就覺得,雖然公司提供的資料已經是中英雙語版,但面對法語客戶時,她需要自己進行翻譯。此外,一些客戶的英語并不好,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為客戶提供了足夠準确的信息。“如果提前對接時,公司能準備針對一些客流量較大來自其他國家客戶的培訓會更好。”

Ellen表示,近兩年選擇代參展的主要是中小型公司,對于财力強勁的頭部公司,親臨現場仍是第一選擇。“代參展人員隻是那幾天才熟悉這個産品,包括報價、生産線、交貨日期、FOB口岸價格等信息我們會提前給到,但他們對具體的變化還是不太清楚,而且後期維護也不是他們來做。”

今年初,Ellen和同事們本來打算進行展會直播項目,為國内的中小型企業搭建一個了解海外展會的平台,但囿于資金和人才限制,最終隻能作罷。而且,在最近的企業咨詢中,Ellen發現多數公司已經開始詢問新一年的出海參展流程,為下次的線下展做準備,幾乎沒有咨詢代參展服務的企業。

對Ellen來說,此前出差是家常便飯,幾乎每個月都有同事遠赴海外。不過,到現在,她已經兩年多沒有出過差了。“中國展商不太喜歡線上展,他們還是喜歡做線下的推廣。我們這個行業本身就是要大家自己出去的。”

(受訪者均為化名)

(編輯:陳玉琪 校對:顔京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