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房間中,除了規模宏大的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之外,還有一座重量級的宮殿——慈甯宮。《明史》記載,慈甯宮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是嘉靖皇帝為生母興獻王妃專門修建的。
據《明宮史》記載,慈甯宮建好之後的100多年間,明朝多位太後、貴妃都曾是這裡的主人。按照明朝後宮的制度,皇帝駕崩之後,皇後和妃嫔自然就成了太後和太妃,為了和新晉皇後、妃嫔保持距離,這些人就要搬到特定的地方居住,慈甯宮就是身份最高的皇太後的專門居所。
清朝入關之後,延續了明朝的宮廷制度,慈甯宮依舊是太後、太妃的居所。可因為戰亂,慈甯宮已經荒廢很久,破敗不堪了。為了解決孝莊皇太後的居住問題,1653年,順治皇帝下旨重修慈甯宮。修建完成之後,慈甯宮在清朝迎來了第一個主人孝莊皇太後。
康熙繼位之後,孝莊晉升為太皇太後,依舊住在慈甯宮中,康熙每天都要前往慈甯宮向孝莊請安。康熙二十六年,孝莊病危時,康熙日夜守候在孝莊身邊伺候,甚至向上天祈求用自己的陽壽換得孝莊的康複。
可人的壽命有限,最終孝莊還是不治身亡,康熙悲痛欲絕,竟然不顧群臣反對,堅持将孝莊太後的棺椁停放在慈甯宮中。直到幾天之後,康熙才答應将孝莊的靈柩遷到外面的享殿。也許因為這個原因,此後清朝的所有太後、太妃都無人敢在去住慈甯宮了。
雍正繼位之時,他的生母早已去世,所以慈甯宮一直沒有太後居住。後來乾隆皇帝繼位之後,曾經下過一道聖旨說:“慈甯宮東南圍房系太皇太後原住之殿。”按照乾隆的說法,孝莊一直沒有住在慈甯宮的正殿,而是住在東南偏房中。有人以此為依據,說孝莊當年下嫁了多爾衮,所以才不敢住在慈甯宮的正殿。
乾隆為了彰顯自己的名正言順,下旨對慈甯宮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擴建工程。修好之後,他下旨讓自己80歲高齡的生母孝聖太後搬到慈甯宮居住。乾隆還解釋說,孝聖皇太後以年過八十,超過了孝莊太後去世之時的年紀,理當入住慈甯宮。
孝聖皇太後出身滿洲鑲黃旗,康熙年間嫁給皇子胤禛,起初身份底下,就算生下了皇子弘曆,也并不的雍正喜歡。直到雍正登基後,才被封為熹妃,後來晉封熹貴妃。孝聖皇太後相比其他後宮中命運悲慘的女人無疑是幸福的,兒子成為千古一帝,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乾隆四十二年,孝聖皇太後因病在慈甯宮去世,享年86歲,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太後。
從孝聖皇太後去世到清朝滅亡,期間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再沒有任何一位皇太後、太妃入住過慈甯宮。就連後來垂簾聽政,權傾天下的慈禧老佛爺,都沒有敢住進慈甯宮,一生都住在儲秀宮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