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面包的人是誰,但他很有可能是個拖延症患者。畢竟他那個年代不可能知道地球上有酵母菌,所以他基本不可能主動添加酵母,讓面團發酵。也許是他睡了一覺,醒來之後就發現面團膨脹了。
酵母也許最初就這樣偶然走進了人類的生活。而在人類飲食的曆史中,學會讓時間改變食材,是極大的一個跨越。随着人們對酵母菌的認識和酵母生産工藝的提升,現在能買到很多種酵母:幹酵母、即發酵母、鮮酵母、耐高糖酵母……
我們不藏私創立三年,每天都有新手來關注,而酵母總是新手們遇到的最頭大的問題之一:到底這幾種的酵母有什麼區别?
首先,酵母遠不止這麼幾種,現在人類明确知道的酵母菌,有1000多種,烘焙界對這種微生物的探索還很淺顯。不過新手倒沒必要太關注這些探索,這也是酵母制造商們隻生産幾類酵母的原因。
按照大類,商品酵母可以分成幹酵母和鮮酵母。這個概念相對好理解,幹酵母就是已經幹燥的酵母顆粒,鮮酵母就是沒經過幹燥的新鮮酵母。它們有不同的形态和儲存方式。幹酵母是顆粒狀,保質期長,可以常溫存儲;鮮酵母一般是塊狀,保質期隻有40天左右,而且必須存儲在-4℃~4℃環境中。
區分幹酵母和鮮酵母不是什麼問題,但新手們往往面對即發、耐高糖、低糖這些詞語時,會感到困惑:這都是啥玩意?
如果說幹酵母鮮酵母是區分形态,那即發、耐高糖、低糖這些詞語就是描述酵母作用。這就要先科普一下酵母到底在烘焙中有什麼作用。
酵母菌是一種真菌,它和它的朋友(沒錯,發酵過程是個很複雜的過程,不隻有酵母菌參與)在面團中通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分解一部分面團裡的澱粉,産生讓面團蓬松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物質,撐起面包的結構。同時給面包帶來一定風味。
具體來說,首先是澱粉酶把一部分澱粉分解成糖,酵母将糖轉化成二氧化碳和乙醇,當酵母無法生長時,酵母菌會自行分解,變成酵母味素(YEast Extract,國際通用縮寫為YE,又叫酵母抽提物,是一種天然鮮味素,在多種調味料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現在我們再回來看即發、耐高糖、低糖這些詞語。即發就是快速發酵,這類酵母發酵速度快,一方面是酵母本身分解糖的速度快,另一方面是這種酵母顆粒小,和外界接觸面就大,發酵速度自然也要快點。
耐高糖、低糖,就是區别酵母能不能在糖分較高的環境下生存。一般能在7%以上糖濃度中生存的酵母稱為耐高糖酵母,7%以下就是低糖酵母。有的朋友也許會問:酵母不就是靠分解糖才生存的嗎?為什麼還要區分耐高糖和低糖?
能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肯定是動腦思考過的,要點贊表揚。其實我們可以做個類比:大家都愛吃炸雞,為什麼有的人天天吃還能健康,有的人吃一口就會上火?這就是體質不同,酵母其實也一樣。
所以對新手們來說,沒必要在各種酵母前糾結,關鍵還是看你要做什麼面包。而實際操作裡,最重要是關注面團的發酵情況,不要迷信哪一種酵母的發酵速度就一定高于另一種酵母。鮮酵母隻是活細胞比幹酵母多,但這并不意味鮮酵母裡的酵母菌分解糖的能力高。這就像500個成年人和1000個小學生,你說誰能搬更多東西?有的時候,并不是菌的數量多就發酵快,最終還是要看面團。
說完了新手需要注意的事,我們再說說老手們追捧的野生酵母。我們開頭就說,地球上已知有1000多種酵母,很多果皮、種皮甚至部分地區的空氣中,都存在酵母。它們中的大部分沒有進入酵母制造商的法眼,畢竟酵母制造商追求發酵速度快、生命力頑強的酵母,它們中的大多數并不符合這個标準。
所以野生酵母不見得發酵速度快,還可能更嬌弱,需要精心喂養。那為什麼還要追捧它呢?
這就要說到酵母味素YE。商品酵母雖然發酵速度快、生命力頑強,但因為菌種單一,所以YE也單一,而野生酵母的YE就會豐富很多,給面包帶來不一樣的風味。
分子料理的創始人法埃爾韋·蒂斯曾經寫過,法國人總是抱怨,現在的法棍不如以前好吃,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以前的酵母都是自己家養的,相當于野生酵母。如果農場裡種了什麼新作物,可能空氣中就會多了新酵母,一來二去家裡的酵母可能就會産生不同的YE,讓風味的疊加,但是城市裡的面包房大多隻會用一種酵母,這樣演變下來,YE的豐富程度一定不如從前。
養野生酵母的朋友,或許應該參考這個思路,因為微生物在培養過程裡有競争,可能最初收集時有10種酵母,但養着養着,菌種就會變得單一,這樣就沒有發揮出野生酵母的優勢。
如果你有什麼使用酵母/保存酵母/養酵母的訣竅或故事,歡迎在留言區裡分享給大家!
第一時間知道不藏私菜譜和更多面包知識,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