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盡管杜甫、黃庭堅、汪元量、劉克莊、袁宏道等許多古代詩人,都寫過同題的詩詞,但小杜的這首《清明》,最是人盡皆知,可以說是曆朝曆代寫清明節的最有名的詩了。
一、讀《清明》杜牧的這首詩好在哪裡呢?要理解這首詩,首先要理解清明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
與現在以緬懷先人為主要内容不同,古代的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古代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内涵,除了掃墓祭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内容就是踏青郊遊。所以,古代的清明節,也可以是個很歡樂的節日。
了解了古代清明節的習俗之後,我們再回到《清明》這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多雨,這應該是每個人的切身體會。下雨可大可小,可急可緩,可長可短。但清明節的雨,很少有突然猛下一陣然後很快停掉的急雨驟雨暴雨,而是那種綿綿黏黏的雨。“紛紛”二字生動地寫出了雨“下得不大但下個不停”的感覺。所以,作者不說“愁苦”,但“愁苦”的感覺撲面而來。
路上行人欲斷魂
乍一看,“路上”似乎與“行人”重複了,“行人”嘛,總是走在“路上”的。但實際上,重複也是強調。這裡便要涉及另一個問題了:“行人是誰?”關于這個問題,曆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指其他的過往行人,一是指作者自己。
我認為,指作者自己更加符合詩意和邏輯。“斷魂”的意思是情緒低落,神魂散亂。若是指他人,過往的行人,不可能都是這種情緒的。而且,寫他人“欲斷魂”,在詩意上還是“隔了”,隻有寫自己在“路上”,表明自己是個行人、過客、遊子(而非歸人),天涯羁旅,更加重了“凄涼、落寞”的感覺。
于是,“借問酒家何處有”就順理成章了。
雖然“明前”的茶是好茶,但那樣的天氣、那樣的環境、那樣的心情,一個人想要喝的,隻能是酒。也隻有酒,才能澆灌愁腸,才能撫慰孤獨。“雨紛紛”了那麼久,在路上了走了那麼久,終于碰到一個可以問的人了,可見孤獨不僅是心理上的,也是物理上的。而“借問”二字,自然引出了下句的回答。
牧童遙指杏花村
為什麼是“牧童”呢?問路,自然不一定要問牧童,但一來,前面說過,清明是古人的大節日,大人們估計都在家裡忙着,隻有小孩子還會在外面;二來,若是問個大人,少不得要客氣兩句,問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再說酒家怎麼走雲雲。
唯有孩子,大概正忙于什麼事情,沒空說話,用手遙遙一指便完事兒了。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就是類似情況:“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而在下雨天出來的,牧童的可能性更大。古代是農耕社會,耕牛是最寶貴的财産,所以無論什麼天氣,都要保證牛能夠吃到草料。而反過來,調皮的兒童要想在那樣的天氣出去玩,放牧也是最好的借口。
詩到這裡就結束了,但詩意卻遠遠沒有。詩人接下來去喝酒避雨澆愁了嗎?喝了多少,有沒有喝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嗎?言雖盡而意無窮。
二、玩《清明》《清明》這首詩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除了詩本身的藝術價值之外,還因為這首長期受到人們的惡搞和改編,主要有“瘦身”和改編兩種玩法,可以說差不多被“玩壞了”。
(一)瘦身版《清明》
所謂“瘦身”,就是在不考慮平仄的前提下,每句去掉相同的字數,還能基本保留詩的原意。神奇的是,這首詩竟然可以連續砍上很多刀。
每句去掉一個字:
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
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每句去掉兩個字:
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因為,“清明”就是個時節,所以“時節”二字多餘;“行人”肯定是在路上的,所以“路上”也多餘;“何處有”便是提問的意思,“借問”二字也多餘;至于最後一句,誰來回答并無所謂,所以“牧童”也可以去掉。
有人覺得砍得不過瘾,又繼續補了一刀,于是變成了:
清明雨紛,行人斷魂。
酒家何處, 指杏花村。
仍然不過瘾,又繼續動刀:
雨紛紛,人斷魂。
酒何處,杏花村。
神奇的是,砍成這樣,這首詩的基本意思居然都還在,也算是一絕了。但是刀子不停:
雨紛,斷魂。
問酒,杏村。
原詩的意思還頑強地殘留着一點點。可是,劊子手是不會停手的:
雨,魂。
酒,村。
這個樣子基本上看不出是什麼意思了,也沒有詩意了,純屬文字遊戲。幸虧砍到頭了。
(二)改編版《清明》
除了“減肥”,人們還很喜歡通過不同的斷句,把《清明》從詩改編成其他不同的體裁,有改成詞的,有改成散文小品的,甚至還有改成劇本的。
精彩的改編版本有很多,下面略舉數例:
1、詞版《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散文版《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劇本版《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上這些改編,盡顯漢字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