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必修譜
家譜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它不僅是祖宗傳承下來的家訓,更是維系本家人,血脈傳承的一種“家族系統”。但是在修家譜時,有什麼忌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修家譜時,千萬不能提,更不能寫的一個字“死”!
生命
對于生命來說,有生就必然是有死的。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死亡,但是作為自然界的循環規律,死亡卻成為每一個人無法逃避的生命終點。家譜中記錄每一個人的生,可以記錄為“生于××年×月×日”或者時“誕辰于××年×月×日”,但記錄一個人的離世,卻是有講究的,不能直接提到“死”,應該用到其他的表達方法。
家譜
經過一些家譜的考證,現在的家譜上,表述族人離世最常見的字眼為:殁、亡、殇、離世、夭亡、夭折、卒、故世、病故、壽終、享年等。這些詞彙完美的避開了對祖宗不敬的“死”字,而且還清楚的表現出了,一個人去世時的大概年歲。根據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殇:7歲及其以前身亡。夭:8歲至15歲未成年身亡。年:50歲以下去世。享:51歲至59歲去世。壽:60歲及以上去世。所有往後,大家如果在修家譜信息時,這些細節,一定要好好把握,避免把家譜給别人觀摩的時候,鬧出笑話。
互聯網家譜
作為傳統的修譜文化,對于書寫和記錄,确實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工作。但是對于現在的人來說,信息化“互聯網家譜”也完全取代了“傳統家譜”的那些繁瑣和禁忌。名門修譜,做修譜專業服務已經有8年了,是真正修譜職業化的發起人,總共服務了27000多個家族。在我們的家譜智能編修系統中,每一個人的生辰信息,個人光輝事件,都可以準确完整的錄入到系統,後人族人都可以快速的查詢浏覽。我們的家譜除了家族信息管理外,獨特的宗親社群管理系統,更可以讓修譜所帶來的數據活起來。做到信息和資源的及時共享,形成宗親内部信息互通和商品互通的誠信交易、交流通道。而且完整的錄入家譜信息,能夠通過互聯網,快速匹配到本姓氏的宗親脈絡信息,讓尋根問祖更加準确、快捷、方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