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自家養的小貓小狗在出生幾天之後才會陸續睜開眼睛,但是人類的小嬰兒出生後多久睜眼,反而是許多新手爸媽都會忽略的問題。
有些粗心的家長把孩子抱回家好幾天之後,才發現寶寶一直都沒有睜開過眼睛,由此引發一陣恐慌,生怕是寶寶發育有什麼問題。
如果不是有老公攔着,小萍在月子裡,就要抱着孩子沖回醫院了。初為人母的小萍第一次抱到自己的孩子,心裡是壓抑不住的緊張與興奮。
看着寶寶布滿胎脂的小臉,她忍不住詢問醫生,孩子是否一切正常,醫生對這種情況早就見怪不怪了,并沒有給出詳細解答,隻說剛出生的孩子都這樣。
就這樣,小萍忐忑地抱着孩子回了自己家,可心裡一直都擔心,孩子有沒有可能會存在什麼醫生沒有發現的小問題?
按照婆婆的指示,小萍笨手笨腳地學着給孩子喂奶,換尿布,相安無事地過了幾天。然而這天早上全家人突然都被小萍的叫聲吓到,趕緊跑到小萍和孩子身邊。
隻見小萍指着孩子的眼睛說:“你們快看孩子,他隻睜了一隻眼睛,據我觀察,這兩天一直都是這樣,會不會是有什麼毛病?”
看着寶寶像個小貓頭鷹一樣的睜眼方式,一家人越琢磨越害怕,小萍甚至要自己親自抱着孩子去醫院。還是老公提出,自己先去醫院問一問,免得折騰孩子。
得到醫生“沒什麼問題”的答案,小萍才沒有“親自上陣”,之後的幾天小萍謹記醫生“多觀察”的叮囑,始終盯着寶寶的眼睛,等到寶寶的眼睛終于完全睜開了,她才真的相信孩子沒有毛病。
新生兒幾天睜眼算正常?寶媽不必太心急
對于新生嬰兒的發育問題,大家通常隻顧着查看寶寶各個器官和身體部位是否有異常,眼睛是一個非常容易忽略的地方。
往往是在照顧孩子過程中不經意的時候,媽媽才會在恍然間意識到,寶寶怎麼還沒有睜眼呢?
新生嬰兒的視力尚未發育完全,在媽媽肚子裡時環境昏暗,眼睛也沒有什麼用武之地,降生之後突然到了外部世界,光線突然變強,寶寶需要有一個适應過程。
這就導緻了有的孩子睜眼早,有的孩子睜眼晚,甚至有的孩子兩隻眼睛不會同時睜開,出現“貓頭鷹式”睜眼方式,對于這幾種現象,寶媽都不必大驚小怪。
大約在7至10天之内,寶寶都能順利睜開眼睛,如果在寶寶滿月之後,仍遲遲沒有睜開眼睛的迹象再前往醫院不遲。
想知道嬰兒視力是否正常,月子裡同樣能實現
當孩子遲遲不睜眼,寶媽對此感到緊張和焦慮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畢竟視力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感官能力,而眼睛的發育情況不像外表肢體可以直接看出明顯異常,需要在寶寶發育過程中慢慢了解。
想判斷嬰兒視力功能是否正常,在月子裡也完全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小測試進行觀察。
1. 人臉測試
新生嬰兒的視力會随月份增長逐漸完善,在寶寶一個月左右,視力範圍通常隻有20至30厘米,五彩斑斓的世界在他的眼中隻有黑白灰三種顔色。
然而此時的寶寶雖然看東西較為模糊,卻往往會對人臉産生濃厚興趣。如果媽媽發現在自己近距離觀察寶寶時,孩子也會表現出明顯興奮的狀态,就說明他的視力可以正常成像。
2. 追視測試
剛出生的寶寶眼神渙散,視力無法集中,等寶寶1至2個月大時,才會讓兩隻眼睛的眼神同步,并逐漸形成追視功能。
當一個移動的物體出現在寶寶面前,他會被明顯吸引,眼神甚至脖子會跟随移動的物體而轉動,媽媽可以利用寶寶的這一特點,和他玩一些小遊戲增強互動。
3. 光線敏感度
剛出生的小寶寶雖然視力較弱,但是對光線的敏感度早已形成。
如果寶寶突然從較暗的地方被轉移到較亮的地方,或是在休息時寶媽突然開燈,寶寶通常會做出皺起鼻子、閉上眼睛,甚至用小手揉眼睛等動作。
這同樣說,寶寶眼睛對光線變化十分敏感,寶媽也可以放心了。不過這種情況最好不要頻繁出現,讓寶寶始終處于光線柔和的地方,也是對其脆弱的眼部功能的一種保護。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産和育兒,想要輕松養娃别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将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