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2 04:33:18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再讀魯迅的三味書屋)1

昨天,再讀了一遍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總算搞明白,一百三十年前的他們,小時候讀的是什麼課本了。

1892年,11歲的魯迅先生被送入三味書屋,受學于壽鏡吾先生。在少年魯迅眼裡,壽先生是個“高而瘦,須發都白了”的“老人”。

其實,壽鏡吾先生當時才43歲,他老人家活到了82歲高齡。壽先生當時可能有點“少白頭”。

不禁有點感慨,我們小時候,看四十多的人,不也是和看“老人”一樣嗎?等自己到了那個歲數,卻根本覺不出來什麼了。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再讀魯迅的三味書屋)2

至于這個書屋的名字“三味”,對鏡吾先生那樣“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來說,竊以為意為“三昧”最為恰當,“三味”隻是一個故意的别寫。當然這是個人的瞎猜。

魯迅他們這幫小孩子,都學什麼了呢?

1,行禮。文章說,進了課堂首先要行禮,對着課堂上的匾和一幅梅花鹿的畫。“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一定要回禮,”那個時候的規矩~首先要學對師長禮貌。

2,學對聯。文章裡有這句話,“我就隻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看來,習字和對對子,是當時兒童們必不可少的學習内容。

換句話,那時候很重視學習對聯,一開始入學就要學,而且從一個字,對到兩個字,三個字,“終于對到七言”。

在另一篇文章裡,魯迅曾經說過學習《鑒略》的事情,看來中國的古代曆史,他們也是要學的。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再讀魯迅的三味書屋)3

3,下課。他們也下課,下課管的很松,學生們“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禍害别人家種的花,孩子們這得有多費!偏偏老師并不責罰他們,連說都不說。

4,讀書。等到老師大喊:“讀書!”于是大家回去,“人聲鼎沸”的讀開了。

“仁遠乎哉…”這是學的《論語》裡的“述而”;

“笑人齒缺,曰狗窦大開”,這是學的《幼學叢林》,一本兒童啟蒙讀物;

“上九潛龍勿用”,這是學的《易經》,潛龍勿用應該是初九的爻辭;

“撅土下上上…”這是學的《尚書》。

看來,那個時候,學生們基本就學這些課本了。

“鐵如意,指揮倜傥…”先生念的,是稱贊後唐李克用父子的一篇文章。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再讀魯迅的三味書屋)4

還有一些不曾有過的感受,比如在“百草園”時期,對長媽媽的描寫,比如對閏土父親的描寫,抓麻雀高手。

比如,在《朝花夕拾》另外一篇文章裡,魯迅寫到,一開始他輕視長媽媽,但是當長媽媽“嚴肅的”說,她們可以“脫了褲子對着城外,大炮打不進來”時,吓的魯迅“肅然起敬”。

看到這裡,不禁跟着魯迅素然起敬起來。魯迅真切的描寫了兒童的那種無邪之心。類似的描寫,在《瑣記》裡的“衍太太”也有見過。

看來,一百多年前的兒童們,那些就是他們的“教科書”了,比如“24孝”。還有,他們的禮節,他們的課間,都活靈活現的在課文裡展現了出來~距現在,居然馬上就一百三十年了。

百年,簡直就是彈指一揮間。

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生活(再讀魯迅的三味書屋)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