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灣台北,是台灣省苗栗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樂人、縱貫線樂隊成員之一和你在一起
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灣台北,是台灣省苗栗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台灣地區創作歌手、音樂人、縱貫線樂隊成員之一。
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1985年協同張艾嘉、李壽全等創作完《明天會更好》後離台赴港發展;同年,發表歌曲《皇後大道東》。1990年于香港成立“音樂工,為電影《衣錦還鄉》擔任配樂,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配樂獎。
1995年結合台灣多位幕後合音人員,制作推出羅大佑與OK男女合唱團合作的台語專輯《再會吧!素蘭》。[7] 2000年赴上海、杭州、南昌、昆明舉辦“世紀巡回演唱會”。2002年《昨日遺書》于北京發行。2005羅大佑發行專輯《美麗島》。2009年加入縱貫線樂隊,與李宗盛、周華健和張震嶽,展開一年世界巡回。2013年3月羅大佑加入《中國最強音》,擔任該節目的導師。
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
1974年為衛道中學學長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做曲。同時期創作歌曲《鄉愁四韻》。
1976年創作歌曲《神話》并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還為電影《走不完的路》創做歌曲。
1979年發表歌曲《癡癡的等》、《戀曲1980》,收錄于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同年,創作并演唱《搖籃曲》、《盲聾》。
1980年大學畢業之後在台北一家醫院放射科工作,但最終因對音樂的熱愛難以割舍,辭職成為職業音
樂人。為電影《搭錯車》創作插曲《是否》、《一樣的月光》和主題曲《酒矸倘賣無》。同時期創作《光陰的故事》、《将進酒》、《走不完的路》《青春舞曲》、《鹿港小鎮》。
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嶄露頭角。
1982年4月21日,在台灣出版首張創做專輯《之乎者也》。
1985年協同張艾嘉、李壽全等創作完《明天會更好》後離台赴港發展;同年,發表歌曲《皇後大道東》。
1986年于港發表歌曲《東方之珠》并為電影《海上花》譜寫同名主題曲。
1987年于紐約獲得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後定居香港,
自組錄音制作公司,以創作電影音樂為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