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黑洞科技觀察」
傳遞科技背後的思考
大家好,前幾天發了一篇關于特斯拉抵制激光雷達的分析文章《沒有激光雷達,特斯拉能否在這場無人駕駛的進化中存活下來?》,主要從馬斯克的角度講解了特斯拉對激光雷達的态度和思考。
然而,不管馬斯克是個啥态度,該來的還會來。時間即将進入2021年,随着激光雷達的裝車,國内新能源市場,也将迎來無人駕駛的戰國時代。
激光雷達的廠商這幾年飛速發展,美國玩家Luminar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老牌廠家Velodyne也虎視眈眈,國内更有華為和大疆攜技術優勢來勢洶洶,更不用說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初創企業。
而作為主機廠的車企,也不甘落後。國外的奔馳、奧迪、寶馬、沃爾沃、本田;國内的小鵬、北汽、長安、長城都紛紛表示要在量産車型上搭載激光雷達。
小鵬P7
尤其是新能源純電汽車,車企們在電池、電機和電控上很難拉開距離,所以自動駕駛注定是一個标榜技術實力的戰場,而激光雷達,由于硬指标非常直觀,更是無人駕駛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接下來車企們必将揮舞着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的戰場上厮殺!
這一幕在智能手機上出現的更早:蘋果至今還用着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而其他安卓廠家已經奔着1億像素狂奔而去。很多用戶拿着像素是iPhone好幾倍的千元機,卻從來沒有體驗過拍照的樂趣。然而這不耽誤安卓廠家繼續在攝像頭參數上面下功夫,因為在芯片來源單一的情況下,攝像頭的參數是最直觀的。
“劇場效應”很好的解釋了這個現象:大家都坐着看電影,第一排的人突然站了起來,結果第二排隻能跟着站起來,然後是第三排......直到最後全劇場的人都站起來。
所以,不管激光雷達能不能用,有沒有用,除了特斯拉,隻要有一個車企用了,其他車企沒得選,隻能是小豬——配齊!
既然用戶沒得選,那錢總要花的明白吧?所以能夠看懂激光雷達的參數,至少能讓我們把錢花個明明白白。好了,接下來咱們就介紹一下激光雷達,尤其是雷達參數。
激光雷達激光雷達通過發射激光束掃描目标的位置、速度。
掃描的數據為<x,y,z,h,...>,xyz為空間坐标,h是強度,還有一些其他信息。激光雷達掃描的數據,叫點雲數據,點雲數據可以通過軟件可視化。
點雲數據可視化
下面是激光雷達和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比較:
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主要是3D環境感知。如果說攝像頭是汽車的眼睛,那激光雷達就是汽車的手,可以通過觸覺清醒的感知周圍環境。
激光雷達參數激光雷達參數很多:激光的波長、探測距離、FOV(垂直 水平)、測距精度、角分辨率、出點數、線束、安全等級、輸出參數、IP防護等級、功率、供電電壓、激光發射方式(機械/固态)、使用壽命等。
和用戶直觀感受很大的包括六大參數: 探測距離、測距精度、線束、FOV(垂直 水平)、角分辨率、出點數。
下圖就是華為激光雷達的幾個參數:探測距離220米,水平FOV 140°,垂直角分辨率小于0.1°。如果您對激光雷達不了解,看着肯定會暈。
華為激光雷達
不用怕,接下來我們就對和用戶直觀感受相關的參數逐一說明:
1、探測距離
探測距離很好理解,就是激光雷達能夠探測的範圍,或者說半徑。
激光雷達的測距能力與被測物體的反射率相關。反射率就是射到目标物的激光能夠被反射回來的比率。
目标反射率越高,雷達能夠檢測到的有效回波就越多,所以能測量的距離越遠。
所以探測距離一般和反射率一起出現,比如150米@10%,就是指在目标反射率為10%的情況下探測距離為150米。
說探測距離不說反射率就是耍流氓!當然上圖中華為的參數沒有反射率,估計寫膠片的時候該産品還沒最終定型。
2、探測精度
探測精度是指探測距離的精确度,一般以厘米計,探測精度越高,3D景深刻畫的越準。
3、線束
激光雷達分為單線束和多線束。
單線束激光雷達隻有一個激光發射器,随着雷達轉動形成一條水平掃描線,所以隻能檢測前方有沒有障礙物。
多線激光雷達在垂直方向有多個激光發射器,随着雷達轉動形成多條水平掃描線,這樣就能夠掃描一個平面。
如下圖所示:
舉個例子,單線束就像我們用一個手指頭去觸摸物體,而多線束就像我們用整個手掌甚至是雙手觸摸物體。
顯然,線束越多,對目标物的刻畫越詳細,當然價格也就越貴。
4、FOV(水平 垂直)
這是探測視野,包括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就像是我們打開手電筒照一面牆,光能覆蓋的範圍一樣。
機械式激光雷達能夠360°旋轉,所以水平FOV是360°。固态激光雷達的水平FOV會小一些,比如華為這款120°已經算是大視角了。水平FOV越大,能夠探測的範圍越廣。
垂直FOV隻對多線束激光雷達有用。是指最上面一束激光和最下面一束激光形成的夾角。
垂直FOV的視野一般偏向地下一些,比如水平為0°,那麼向上15°,向下25°,這樣垂直FOV就是40°,如下圖所示。這樣的好處是能夠讓車輛更多的探測到地面車輛和行人。
5、角分辨率
角分辨率和FOV一樣,也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
水平分辨率是指左右兩個掃描的激光點形成的夾角;由于激光雷達旋轉,而激光發射器是脈沖,所以射到目标物上面的是一個一個點。
激光脈沖是固定頻率的,所以水平方向的分辨率隻和雷達旋轉速度有關,隻要速度足夠慢,分辨率就可以很高,現在做到0.01°也是很正常。但是掃描速度慢也會影響信息采集的速率。所以水平分辨率要和确定的掃描速度對應,掃描速度一般用頻率來表示,即1秒掃描來回掃描多少次。
垂直分辨率是指上下兩個線束形成的激光點的夾角。線束在垂直方向上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中間密集,上下稀疏,如下圖所示。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中間更有可能探測到行人或者是障礙物。
一般廠家宣稱的垂直分辨率,顯然是最密集那部分的分辨率。比如64線的産品,垂直FOV 40°,如果線束均勻分布,那麼垂直分辨率是0.625°。可實際上廠家都是按密集那部分算,宣稱垂直分辨率0.2°。華為膠片上面的垂直分辨率0.1,也是指最密集那部分。
6、出點數
也叫周期采集點數,舉個例子,一個64線的激光雷達,水平FOV是120°,水平分辨率在10Hz的掃描頻率下是0.2°。
我們可以知道,激光一次打出64個點,掃描一次120°能打出64x120/0.2=38400,1秒掃描10次,一共有384000 pts/s。
顯然,出點數越多,掃描的效果越好,這就和機槍掃射是一樣的道理。
參數解釋好了,掌握了上面這6個核心參數,也就掌握了激光雷達的精髓。
我再舉個例子整體解釋一下,咱們拿一個學生的學習來做比較:
這樣說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吧,咱們最後再看個實際的例子。
參數應用了解了激光雷達參數,就能知道廠家到底是賺了我的錢,還是騙了我的心。比如下面這種情況:
看标題感覺廣汽動作很迅速,馬上就要上激光雷達了,這是要趕在小鵬前面的節奏?
咱們再仔細看廣汽雷達的參數,廣汽搭載的是一徑科技的固态激光雷達 ML-30s。
what?這款雷達是大視角短距離應用,那怎麼做無人駕駛?完成側方停車還差不多!
看,隻要了解一點兒激光雷達,就能看透廠家是蹭熱度,還是真搞無人駕駛!
如果您對自動駕駛感興趣,歡迎繼續閱讀我的這篇文章《沒有激光雷達,特斯拉能否在這場無人駕駛的進化中存活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