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生屬于高開震蕩的走勢,開局很好,入局很平,結局淡然随喜。這是一個女人獨有的氣場,也是看盡繁華之後的豁達。
01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一個官宦家庭,父親李格非是六品的禮部員外郎,相當于如今的司長職位,李格非亦是蘇轼的得意門生。
李清照的母親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也是名流之後。
顯赫的出身與家庭文化的熏陶,以及當時宋朝的經濟富庶,使李清照的少女時代不僅有着狂放不羁的性格,也有着非比常人的才華。
當時的宋朝人特别會享受生活,經常遊山玩水、觀光遊覽,而李清照也不例外,隻不過李清照并非是溫婉娴雅的大家閨秀,而是潑茶煮酒、吟詩作畫,骨子裡自帶一種豪氣與文藝青年常見的狷狂氣,比如寫過我們随手拈來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
這首《如夢令》将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的不拘禮節與文藝氣息描寫的淋漓盡緻,不僅有趣、有味、而且俏皮的肆意,快活的徹底。
這是李清照最美好和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光。
02 李清照與趙明誠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7歲的李清照便以另一首《如夢令》聲名大噪,同時圈粉無數的少男少女,而趙明誠則是其中的一位骨灰粉。
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禮部侍郎,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屬于不同派系,按說兩家人并非志同道合,偏偏趙明誠愛慕李清照到非她不娶的程度。
元朝人伊世珍在《琅嬛記》裡還記載了一個趙挺之為趙明誠解夢的故事:汝待得當文詞婦也。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謂汝為詞女之夫乎?
趙挺之的意思是,兒子趙明誠未來會是詞女的丈夫。而當時最有名的女詞人就是李清照,所以兩人的婚姻有天作之合之意,也就沒人過于反對了。
于是18歲的李清照和21歲的趙明誠結為夫妻,由于共同的志趣和心靈的同頻,李清照婚後度過了許多愉悅的時光。
夫妻二人都癡迷于金石的研究。金石是中國古代考古學的前身,它以青銅器和石碑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對镌刻文字和拓片,達到證經補史的目的。
彼時的趙明誠對于政界沒有太多野心,新婚燕爾,他每次回家都會為李清照帶愛吃的幹果水果等小零食,婚姻生活也十分有趣。
然而無憂無慮的婚姻隻維持了一年,小夫妻就面臨了第一場分離。
原來,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青雲直上被提拔為宰相,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則被罷黜,而皇帝明文規定,宗室官員不得與李格非這樣的家族聯姻,瞬間李清照就處境尴尬,尴尬在于:
第一,作為女兒,她應該力挺父親,維持清高的父親李格非;
第二,作為媳婦,她不能違抗公公李挺之;
第三,李家和趙家各自壓力都很大,單純的李清照寫信給公公趙挺之請求出手相救父親李格非,然而卻遭到拒絕。
最後,李清照雖然頗有微詞,但依然顧全大局,選擇了獨自離開。
于是,李清照做為罪臣之女離開京城,從此夫妻分居兩地長達2年。
與丈夫分開後的李清照因思念寫下了脍炙人口的《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段分離不僅沒有瓦解李清照的鬥志,反而使李清照和趙明誠更加缱绻,情深意重。
關鍵的是,在重要的選擇關頭,李清照清醒的選擇了斷舍離,不管是出于自願還是情非得已,都以大局為重。
03 才女李清照坎坷的經曆24歲的李清照和趙明誠由于生活的變故,被遣返至青州老家,從此一待就是10年。
這10年裡,趙明誠完成了著作《金石錄》,李清照依然陪丈夫在清苦的生活中依舊烹茶煮酒,讀書作詩。
10年後,趙明誠又出任萊州郡守,李清照陪同,上任後的趙明誠非常忙碌,無法時時陪伴左右。反而讓李清照生出寂寥之情。
因為趙明誠公務繁重,心思早已不在兒女情長上,而李清照還和年輕時一樣充滿情趣。
但趙明誠一是才華不及李清照,二是生活所迫,早已不再擁有少年的肆意灑脫。
就像經曆了7年之癢的夫妻一樣,感情從如火的熾烈到白開水平淡,再到心情的無處安放。
苦悶的李清照後來寫下了《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寫下這首詩句的同年,趙明誠在赴任途中病逝。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和平靜如水的婚姻結束。
安葬完趙明誠後,李清照體力不支,大病一場。
04 李清照與張汝舟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帶着夫妻畢生收集的文物經過颠沛流離,先後投奔妹夫和弟弟,最後49歲時來到杭州。
在杭州生病期間,她遇到了花言巧語的張汝舟,出于生存需求,在趙明誠去世3年後,李清照改嫁張汝舟。
而婚後不足100天,李清照就發現張汝舟娶她的動機是觊觎她手中的文物。
于是才女李清照果斷的準備離婚,而且要狀告張汝舟。李清照既想結束這段圖謀不軌的婚姻,又想保全手中的财産。
于是李清照以“妄增舉數入宮”為名,狀告張汝舟虛報考試次數,犯了欺君之罪。
雖然按照宋朝法律,假使妻子要起訴離婚,女方都要坐牢2年。
可是李清照一方面甯可坐牢,也要堅決離婚,并一方面搜集張汝舟的罪證。
于是一代才女以強有力的斷舍離和膽識過人的鬥智鬥勇離婚成功,并在關押7天後重獲自由。
05 懂得斷舍離的女人最好命中國自古以來才女衆多,但第一才女隻有李清照。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活潑灑脫、豔麗多姿;青年時代的李清照溫婉靈動、嬌媚可人;晚年時代的李清照境地凄涼、淡然随喜,但才華從來都是滿溢。
李清照為什麼能在風風雨雨後,還能平靜的面對生活呢?
我不由想起了山下英子的《斷舍離》,而李清照的一生正是不斷斷舍離的過程。李清照的斷舍離體現在3個方面:
第1個方面是,李清照在少女時代與趙明誠的婚姻抉擇上,明确趙明誠是對的人,就迅速斷舍離了不喜歡、不匹配的追求者;
第2個方面是,當19歲時的李清照遭遇了父親的被貶職,迅速舍棄無法改變的事實,而去學會接受和适應現實;
第3個方面是,當遭遇渣男張汝舟時,李清照瞬間具備斷舍離的謀略與勇氣。
晚年的李清照雖然生活貧困交加,卻異常從容,這是因為她的一生都在做正确的選擇,都在斷舍離,斷掉所有無關的雜念、雜事與渣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活着。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究竟,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這句話也很好的诠釋了李清照的一生,詩詞歌賦對于讀者來說是欣賞和品味,對于李清照來說是一個人的寂寞與狂歡,它可能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羅曼蒂克,但卻镌刻了李清照精彩的一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