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這句話乃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遺訓。大意為訓誡後世子孫,如果為官一定要清廉自守,違者生時要逐出家門,死後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中。如果後世子孫不遵從這條遺訓,那麼就不是我包拯之後!
與那些篇幅頗有規模的家訓相比,包拯的家訓可謂短之又短,而且隻論述了一點——清廉。
在後世傳說中被神化為“包青天”的包拯,為何隻留下如此一句家訓?是否與他所經手的那些貪腐案件有關?還是家風傳承使然?
舉世皆濁我獨清
包拯出生那一年,正碰上遼軍大舉南侵。當時北宋第二代帝王宋太宗剛剛去世,繼位的宋真宗還沒怎麼熟悉情況,遼軍趁機來犯,騎兵長驅直入,北方宋軍大多隻能退守城中,任其鐵蹄蹂躏大地。
遼軍兵鋒一度深入山東濟南一帶,離包拯的故鄉廬州并不太遠,如果繼續打下去,那麼包拯有可能小小年紀就夭折于戰火之中,也有可能離鄉背井成為一個流民。
幸好這場戰争結束了。包拯五歲時,宋遼締結澶淵之盟,此後一段百年和平降臨。包拯遇上了一個太平時代。
雖然澶淵之盟的本質就是給人家付錢消災,對于大宋王朝而言,這種方式很有些傷顔面,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宋遼兩國的老百姓确實因此逃過了戰禍之苦。
太平時代與戰争年代的區别,太多太多。“甯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總的來看,當然是太平遠好過戰争,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這些都是太平年代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凡事有利有弊,封建王朝的太平日子過久了,也會有一些毛病,比如社會風氣會逐漸變得奢靡浪費,官員隊伍的腐敗指數也會有顯著上升。尤其是喜好享樂、手拿高薪的北宋官員,更是很快就變成了遍地的貪官污吏。
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成長起來的包拯,可以說自小便接觸到了繁華,也看到了繁華之下的污穢。
包拯的家世還算顯赫,祖上雖然沒有什麼明顯的仕途經曆,但比較有錢,算是中等規模的地主。到父親包令儀時,便開始出入朝中,在多個職位上幹過,其中包括敏感的錢糧财政事宜,為官當是頗為清廉,讓出身大戶人家的包拯并未生來驕矜,而是深受父親的言行熏陶,很小便有了明确的善惡判斷。
包拯家教也十分優良,在四書五經上的訓練也早就展開,故而天資不錯的包拯得以在二十九歲時便一舉考中進士,還是名列前茅。仕途的第一份官職就是差不多等于六品的縣令,在當時算得上罕見,前途不可估量。但包拯卻因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古訓而暫時放棄了這段錦繡前程,回去侍奉他那多病的雙親。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拯根本就非貪圖功名利祿之輩。
這一暫停就是十年。七年之後,父母離世,包拯按禮守孝三年,之後,他再度踏入仕途。
在這十年時間中,看似遠離仕途的包拯,其實一直在思考自己将來的官要怎麼當,并寫下一首詩來明鑒自己的思考結果,其中便有“毋遺來者羞”一句,意為做官不能留下罵名讓後人蒙羞。已有幾分開篇那句家訓的精神。
包拯做了差不多二十六年官,地方、中央都幹過,一度還做得頗大,到了副宰相級别。雖然後世各種傳說中,他化身為一個能斷各種疑難案件的神探,但在曆史上,斷案其實并非包拯的主要工作,更多的時候,他是作為一個類似魏徵的谏臣而存在。
當時北宋皇帝乃是宋仁宗,治國也不能算是無方,各方面都很有成績,從他死後那一長串谥号就看得出來: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全是好詞兒。在曆史上,他所在位的時間也被稱為“仁宗盛治”,真是一個太平盛世呢。甚至還有記載稱,這位太平明君的威望讓那遼國皇帝都極為仰慕,聽聞其去世的消息,遼國皇帝痛哭流涕,不僅為其在遙遠的北方修了一個衣冠冢,還遺令後代遼國皇帝都要将這位宋朝皇帝當祖宗一樣供奉……
但事實上,在這位明君治國期間,北宋官吏隊伍的腐敗問題極其嚴重,最嚴重的問題則是他對嚴重的貪腐問題根本無法解決,乃至索性聽之任之——随便你們混,反正這是太平盛世,不缺錢讓你們貪。
太平盛世的富裕能不能填飽天下貪官之胃口?宋仁宗或許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有一個人覺得很有問題。這人就是包拯。
包拯做監察工作時,多次就一些貪腐問題直接向宋仁宗發起建議乃至批評,有時這種批評強烈到了“逆龍鱗”的危險程度。如當時有一個貪官名叫王逵,所到之處不僅橫征暴斂,還用殘酷手段對待起來反抗的百姓,乃至激起了武裝暴動。王逵一調走,當地老百姓就張燈結彩,歡呼送走了瘟神。對此,上級不但不予以查處,反而還讓王逵連連高升,甚至将多個重要官職都弄給他來兼任。
王逵顯然朝中有人。此前也有人檢舉揭發他,但都是不了了之,到了後來“識趣”的人也學宋仁宗,聽之任之了。包拯對這個土匪一樣的官員連續發起七次控告。之所以次數如此多,就因為那王逵也不知哪裡來的本事,找了一個什麼樣的神秘後台,每一次被控告後,宋仁宗都是打哈哈了事。實在是糊弄不過去,就草草地撤兩個職了事,不久卻又給他添加上更多的職務。
按照北宋官場的規矩,如此一個明顯很有來頭的官員,包拯你就不要繼續糾纏下去了。但在包拯看來,正因為你是一個如此有來頭的貪官污吏,我才非要将你告下去。但最終還是沒有告下去,包拯應該灰心了吧?不可能。
包拯之所以留下那樣一番家訓,就因為他對清廉的看重,讓他不會因為帝王的昏庸而封起自己的嘴,他要盡到他對清廉的那份責任和義務。此後他依舊是本性不改,屢屢向宋仁宗“發難”,甚至有時争論到君臣二人面紅耳赤,口水都噴了人家一臉。
在監察工作之外,那些貪官污吏、達官貴人更是一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渾身不爽。包拯過得清廉儉樸,兩袖清風,行賄送禮通通不管用。對于同僚那些“生财之道”,則是深惡痛絕。須知當時官員貪腐嚴重到了一些壓榨百姓的事情,竟然都變成了一種公開的制度在施行,如名為科配的雜稅,就是地方官員在征收常稅時可以随意加派,流入自己腰包。包拯不收這種民脂民膏,也容不得那些貪殘官吏收。在成功勸說宋仁宗罷免幾個地區的科配雜稅後,進而要求罷免全國範圍内所有此類貪污項目,引得朝野震動,貪官污吏無不咬牙切齒。
當這位清正嚴明的官員出任相當于首都市長的權知開封府時,更是以雷厲風行的手段給那些為非作歹的權貴好好地上了一課。天子面前權貴多,開封便是如此,這些人喜歡附庸風雅,便在城内河流上修起不少亭台樓閣,以在那裡嬉戲打鬧、吟詩作對,結果多到了堵塞河道的程度,一來大雨,河道便形成洪水,禍害極大。
這些違章建築因為主人的身份高貴,曆任首都市長都很“識趣”。等到不“識趣”的包拯一來,立馬拆了個幹淨。知道這是個連皇帝都敢批的棘手人物,便有權貴想“依法辦事”,拿出地契稱這是朝廷批了的。不拿出來還好,一拿出來就被包拯識破真僞,還進而直接告到了皇帝面前去,吓得生事者趕緊跑到宮中求饒去了。
其為官如此,其所經曆的北宋官場又是如此腐敗,也難怪他會在家訓中嚴厲告誡子孫不得違背清廉二字。他擔憂子孫在這種環境下淪為貪官污吏啊!
子孫代代傳美名
包拯有子二人,不過長子包繶早逝,繼承者乃是其次子包绶。
包绶乃是包拯老來得子,包拯去世時,包绶年不過五歲。雖然家中人丁不旺,但包家門戶頗大,按照當時的風俗,過繼一兩個子嗣給包拯不成問題,但事實卻是包拯死後喪事都很清寒,未見有親戚好友前來幫襯的記載。大約與包拯的這些親戚曾經仗着包拯的名頭在家鄉為非作歹,卻被包拯嚴懲有關。看來不僅包拯立下的家訓并未被這些人所接受,甚至連起碼的親人之情都沒留住幾分,真是遺憾。
但包拯有一個好兒媳。包拯兒媳乃是崔氏人家,在自己的夫君也就是包拯長子早逝後,她并不缺少改嫁的條件和機會,但她似乎不忍見如此一個清廉好官孤獨終老,自願留于包家,更将年幼的包绶視若己出,辛苦撫養,更悉心教導其不能忘了父親的教誨。
不過包绶并未有饑寒交迫的童年。因為宋仁宗前來吊唁這位老臣之時,發現其雖然位高權重,卻是那樣清貧,留下孤兒寡母,更加顯得可憐,于心不忍之下,便厚賞了許多财物,還直接讓小小年紀的包绶享受他哥哥的官職待遇。
與同齡人相比,不用考試便能自幼當官的包绶,可算是“官二代”了,但他卻不會長成當時許多腐化堕落的“官二代”那樣,因為他那監護他的嫂母,一直以他父親的精神特别是父親的家訓,在訓誡他、指引他。
北宋取才,注重科舉,像包绶這般直接繼承而來的官員,其實并不為朝廷所看重,隻是在經濟上、名譽上的一種特殊待遇。但包绶得到了父親生前好友、宰相文彥博的幫助。這位文彥博是曆經四朝、為官近五十年的資深朝廷人士,有精深的從政智慧和廣泛的人脈網絡,特别是性情謙和,待人接物很有賢者風範,對于包绶更是指點甚多,是他的一位良師。而成人之後得以出任地方官員的包绶,在真正踏入仕途時,也沒有讓人失望,一到任上,便展現出清廉嚴正的包氏風範,既不會擺“官二代”的架子,也不會對人逢迎,在幹出了一番政績的同時,也為自己博得了一番好聲名。
在多人推薦之下,包绶又調入朝中為官,經過一段時間考察,再度外放,多有政績,清風所至,無不贊歎這是“名臣之後”!遺憾的是,這位頗有其父之風的好兒子,卻在四十七歲時就匆匆離世,當時他還在赴任的路上。遺物除了朝廷任命的文書和一些書籍外,錢财部分竟然隻有四十多枚銅錢!
當時北宋官員普遍腐化,史稱“廉吏十一,貪吏十九”,也就是十個官員九個貪。連區區一個小縣的縣令,搬家都要大船七八艘裝上金銀财寶。死前掌管一州錢糧事宜的包绶,卻隻随身帶了如此少得可憐的銅錢。
這樣一位好兒子,死後卻未能歸葬父親身旁。他沒有違背家訓啊!正是因為他嚴格遵循,甚至可以說是發揚光大了包拯的家訓,才窮到死後家人無錢财将其遺體送回故鄉歸葬!直到其子孫長大成人之後,才湊得錢财,将父親葬回故鄉。
包拯的孫子包永年,也是深得家訓精神的一位好子孫。雖然這位子孫并未做什麼大官,都是縣級左右,但清廉美名卻是廣為人知。由于對地方百姓多有造福,其調任之時,百姓自發起來送行,拉住其車馬,依依不舍,這一幕經典的古代百姓送别好官場景,會發生在他身上,就是因為百姓都覺得此人真不愧是包拯之後:“包公之後,信乎有是賢孫也!”令人歎息的是,這位包家子孫走得也頗早,四十來歲就離世而去,否則以他的才幹和清廉,在北宋政壇當有進一步的發展。
包永年去世之時,也是極為清貧,史稱“了無遺蓄”,其喪葬事宜,還是親朋好友襄助才得以歸葬。此後,包氏子孫曆代皆有出仕為官者,且世代清廉,一直牢記先祖的遺訓,貪腐二字在這個家族找不到半點生根發芽的空間。延續到今天,這股精神已經化為中華民族廉政文化的一部分,包拯也從一個主管監察的官員,演化為家喻戶曉的正義代表。
(内容授權節選自《中華優秀家風故事》,中國方正出版社2022年出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