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菜和擇菜,是漢語裡的兩個經常用到詞語,讀音略有差異,意義完全不同。在一些網文裡,卻傻傻地分不清,從頭到尾都寫摘菜,不分語境不分意義摘菜到底。
擇菜(zhái cài)是動詞,意思是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比如:今天,你負責炒菜,我負責擇菜;該做飯了,先擇菜吧。如下圖:
摘菜(zhāi菜)則是個動賓詞組,意思是采摘、收割蔬菜。比如,先去菜地摘菜,趕快回來做飯。如下圖:
那為什麼有人總是在文中摘菜到底,而不知道很多時候需要寫作擇菜呢?可能是我們經常看到擇這個字,大部分時候都讀zé,比如選擇、饑不擇食、擇偶、擇善而從等等,想當然地以為擇和菜連起來就念zé菜了,不符合日常生活的讀音啊,就隻好寫成摘菜了。其實,擇這個字還念zhái,而且在一些地域的口語中,還隻念zhái,并沒有zé這個讀音,如果用方言念就是zhái菜了,很标準的普通話了,呵呵,不是嗎?
仔細地想想,擇念zhái時,就像英語裡的及物動詞,念zé時,更像英語裡的非及物動詞。念zhái時,擇還可以單獨用作動詞,比如還可以寫擇韭菜、擇線索、擇頭緒等等,而念zé時,擇基本不會單獨做動詞使用,都是出現在詞裡,比如擇期、擇業、擇優等等。好好想想,日常裡我們讀書的時候肯定不會念zé韭菜、zé線索、zé頭緒,是不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