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食材界的“百搭”頂流,雞蛋一定榜上有名。它不僅完美融入各大菜系,自身也有多樣吃法。
雞蛋營養豐富、價格親民,但一些人擔心膽固醇超标,糾結于“每天能吃幾個”。
近日,一項新研究顯示,雖然雞蛋攝入超标和心血管病相關,但亞洲人可能無需擔心。
《生命時報》結合研究采訪專家,解讀國人吃蛋的注意事項,并推薦它的6個好搭檔。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徐桂雲
中國注冊營養師 劉萍萍
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 周春淩
每天超過1個蛋,心血管風險增加?
近日,一篇發表于國際心血管領域首席期刊《循環(Circulation)》的研究顯示,每天多攝入一個雞蛋,與全因死亡風險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增加顯著相關。
該研究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院黃佳琦團隊完成,共納入41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對超48萬人進行健康數據跟蹤,結果表明:
經過多變量調整後發現,較高的血清總膽固醇濃度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相關。具體而言,總膽固醇濃度每增加一個梯度,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14%。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上述結論并非适用所有地域人群。
比如在地理區域的亞組分析中發現,美國和歐洲人群中,雞蛋消費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正相關;在亞洲人群中,雞蛋消費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不相關。
無獨有偶,2020年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BMJ)》的一項研究同樣發現,在亞洲隊列中,每天增加一個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存在相關性;而在美國或歐洲的隊列中則沒有這種相關性。
3類人吃雞蛋要“減量”
對國人來說,建議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吃1個雞蛋,蛋白蛋黃都要吃,偶爾一天吃3、4個問題也不大。對于下述人群,則要根據體質減量:
需要注意的是,孕期女性/哺乳媽媽/健身增肌人士/青少年/蛋奶素食者,如果不存在血糖和血脂異常問題,可以一天吃兩個雞蛋。
挑選雞蛋也是個技術活,給大家幾個建議:
雞蛋與6類食材更“适配”
從營養角度出發,雞蛋和以下蔬菜組“CP”,可能效果翻倍。
雞蛋 西紅柿
西紅柿炒雞蛋簡單易做,基本上适合所有人群食用。西紅柿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與雞蛋同炒,是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完美結合。
雞蛋 青椒
這對黃綠搭配,色彩美觀,口味鮮香,營養豐富。青椒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二者搭配可彌補雞蛋維生素C含量較低的缺陷。
雞蛋 洋蔥
羅馬醫生将洋蔥用作開胃良藥,近代醫學還發現,洋蔥具有消炎抑菌、幫助降血脂的調理作用。
洋蔥炒雞蛋十分适合中老年人食用,洋蔥炒熟後能減少對胃部的刺激,與雞蛋搭配又可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雞蛋 韭菜
韭菜炒雞蛋是非常好的“補腎”菜肴。韭菜中的膳食纖維比較粗,容易刺激胃,而與雞蛋同炒能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
從口味上來說,雞蛋味淡,和韭菜一起烹制,中和了韭菜的刺激味。
雞蛋 苦瓜
苦瓜味苦,但搭配雞蛋則輕松解決了這個問題。烹制前先将苦瓜稍微用熱水焯一下,再與雞蛋一起炒,能起到提香、中和苦味的作用,二者同食還能清熱解毒、養血益氣。
雞蛋 蝦仁
由于二者都富含谷氨酸,會生成谷氨酸鈉,同炒可以說是鮮味疊加。此外,它們都是蛋白質大戶,更适合缺乏蛋白質的人群食用。▲
本期編輯:張宇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